近期,随着年报的持续披露,叠加市场的震荡调整,被券商分析师调整评级的股票数量出现一个小高峰。
4月以来,十余只个股评级获券商上调,覆盖消费、计算机、自主可控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包括贵州茅台、中国中免等多只龙头股遭券商下调评级。
从周末各券商推出的最新策略观点来看,经历近期市场调整后,多数券商对于A股后市保持乐观,认为A股短期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本月以来12股评级获券商上调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4月以来,券商上调了12只股票的评级,包括福斯特、华海诚科、华大九天、一致魔芋、航天电器、柳工、鸿远电子、华电国际、金盘科技、云南白药、益生股份、民士达等。
在消费领域,中国银河证券近日上调云南白药评级。云南白药2024年净利47.49亿元,同比增长16%。中国银河证券认为,该公司是国内中药龙头企业,短中长期布局清晰,战略定力强,近年来维持高分红比例,上调为“推荐”评级。
江海证券近期上调北交所股票一致魔芋的评级至“增持”。江海证券称,公司魔芋粉、魔芋食品和魔芋美妆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其中受益于下游魔芋休闲食品的放量,公司魔芋食品去年增长63.22%。考虑到下游魔芋食品高增长有望延续,上调公司评级。
在计算机、国防军工等领域,也有多只个股被券商上调评级,尤其是在一些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关键领域的标的获券商看好。
例如,中原证券近期上调华大九天评级至“买入”,华大九天近日发布了购买芯和半导体 100%股权的收购预案。中原证券称,公司作为国内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龙头,正在迎来基础软硬件国产化替代的历史机遇。考虑当前全球国际局势等影响,公司作为EDA龙头的地位重要性在持续提升,此次的并购将更有助于公司实现全流程和全领域覆盖,并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
国元证券上调鸿远电子评级至“买入”。对于上调理由,国元证券称,多层瓷介电容器作为目前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电子元器件之一,在高可靠领域和民用领域应用广泛,公司作为高可靠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核心供应商,未来有望充分受益高可靠领域下游订单恢复增长。
华源证券上调蜂窝芯材评级至“买入”。华源证券称,该公司的基本盘产品芳纶纸地位领先且加速国产替代,在航空航天、电网改造、数据中心等领域高增长值得期待,同时公司正在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看好公司长期业绩持续增长。
多只股票评级遭下调
另一方面,也有十余只个股在本月被券商下调了股票评级,包括贵州茅台、锦江酒店、中国中免、明阳科技、浙江鼎力、新兴铸管、瑞华泰等。
中国中免在本月初被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太平洋证券下调评级,二者给予的最新评级分别为“中性”“增持”。整体来看,券商下调评级的原因主要是该公司2024年报营收净利双降。太平洋证券称,该公司海南地区营收大幅下滑27.13%,境内出入境门店则受益于免签国家范围扩大等因素表现亮眼,关注政策催化下的需求回暖以及中免市内免税店运营情况。
贵州茅台也在本月初被中国银河证券下调评级至“谨慎推荐”,下调评级的理由为预期增速放缓和估值水平略高。中国银河证券指出,2024年贵州茅台稳健达成整体业绩目标,但增长动能有所变化:2024年茅台酒放量较多对价格造成压力;从渠道层面看传统批发渠道取代以往的线上直销渠道贡献主要销售增量。需求疲弱下增长空间在收窄,虽然公司有实力达成2025年整体营收增长目标,但需要在量、价和渠道结构上做更精细的平衡工作。
此外,民生证券下调新兴铸管评级至“谨慎推荐”,主要是该公司业绩下滑。公司日前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去年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87.6%。民生证券认为,公司是球墨铸铁行业龙头,受益于国内城市管网改造,公司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A股短期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周末,各券商纷纷推出最新策略观点。经历过去一周市场大幅调整后,多数券商对于A股后市保持乐观,认为A股短期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中银证券指出,随着政策预期升温,A股有望展现相对优势。近期即将迎来一季度经济数据的披露,4月重要会议也即将召开,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发力的预期再度升温。关税政策波动下,A股短期有望走出独立行情:一方面,中美经济周期定位差异下,本轮美国滞胀、衰退风险增加,而国内政策空间更足,给予基本面的支撑更强;另一方面,当前中国资产本身具备估值优势,弱美元有利于中国资产的估值重塑过程。
信达证券策略首席樊继拓在4月13日研报中明确指出,“杀估值后可能没有杀盈利了”。大多情况下,较大的利空冲击往往会带来先杀估值再杀盈利,持续过程较长。但由于这一次关税冲击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整体估值位置较低,这一次对指数的冲击可能是一次性的杀估值。
樊继拓进一步认为,当下的关税冲击,是较大的黑天鹅,但由于出现在牛市初期,市场估值位置较低,对指数冲击(杀估值)可能已经完成,后续即使有盈利的冲击,指数受影响也会较小。不过对行业的影响还会继续,建议季度内配置偏价值,寻找价值中可以进攻的方向,如价值主题、稳增长政策变化、国产替代等。
财通证券策略首席李美岑认为,当前配置上应“以我为主、以内为主”,重视内需支撑及政策预期的大金融地产链、新消费、央企重组三大权重方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