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 > 正文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 商业
  • 2025-04-14 19:57:06
  • 6
  • 更新:2025-04-14 19:57:06

  从“玻璃女王”到“电池破局者”,她以三十年科技革新为墨,在制造业版图上书写了两大领域的王者传奇。

  4月14日,港交所的钟声为一家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敲响——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以8.27港元/股的发行价正式挂牌上市,开盘涨幅超2%,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站着一位66岁的女性掌舵者:曹芳。

  她也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胞妹,曾是福耀玻璃的销售部经理、董事及副总经理,退休后却以“二次创业”的姿态,在动力电池领域杀出一片天地。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从福耀“退休”到正力新能崛起

  从玻璃行业的“女王”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者”,她用6年时间将正力新能推至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商,提供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拓展电化学产品在陆海空互联全场景(“LISA”)下的大规模应用。

  在竞争激烈的锂电池赛道,正力新能被称为行业“黑马”。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中国市场,按动力电池装机量计,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其中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在三元动力电池市场排名第9名。

  正力新能的掌舵人正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曹芳。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曹芳的职业生涯始于1987年加入福耀玻璃,从销售部经理一路升至董事及副总经理,见证了福耀从一家小厂成长为全球汽车玻璃巨头的全过程。这段经历不仅赋予她深厚的制造业管理经验,更让她深刻理解汽车产业链的运作逻辑。

  2014年4月,福耀玻璃发公告称,曹芳因个人年龄原因从公司离职,曹芳当年56岁,已经到了当时法定的女性退休年龄。而在“退休”前,曹芳已经悄悄布局动力电池产业。

  据悉,2013年,曹芳就与福耀玻璃另一位高管陈继程,一起创立了常熟新中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当年新中源创投便与丰田合资,创立新中源丰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为丰田的混动、插混车型提供电池系统。

  2016年,曹芳和陈继程在常熟成立正力投资,借助常熟在动力电池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充足等独特优势,在常熟先后投资了三家公司,分别是正力新能源、正力芯控和塔菲尔新能源,其中正力新能源是正力投资和蔚来汽车的合资公司,蔚来首款量产车ES8的电池包由正力新能源设计。

  2019年2月,正力投资以1.6亿元投资动力电池厂商塔菲尔。双方合资正式成立正力新能,负责塔菲尔的产能扩张。塔菲尔的背景与宁德时代关联颇深。

  据悉,塔菲尔创始人龙绘锦与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曾是同事。2011年,曾毓群从ATL带走一批员工,创办宁德时代(CATL),2015年,龙绘锦则与一批员工,在东莞创办塔菲尔。

  依靠押注塔菲尔,正力新能逐步在行业内崭露锋芒。正力投资入股塔菲尔9个月后,就跻身中国动力电池20强,成为锂电行业的后起之秀。

  2020年1月,塔菲尔排名第8位,首次挤进国内前十大动力电池厂商,2020年2月排名第七位。2024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场份额达1.8%,排名国内第九;而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其装机量同比增速位列第一。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从巨亏到盈利的资本博弈

  作为中国动力电池赛道中罕见的“跨界黑马”,正力新能从2019年成立到2025年港股上市,经历了从巨亏27亿元到盈利近亿元的资本“过山车”。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动力电池产品,2021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高达96.6%、94.7%、80.7%、90.9%。其电池订单主要供应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五家车企。

  2021至2024年,正力新能从上述五家车企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13.37亿元、29.73亿元、32.38亿元和45.30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89.1%、90.4%、77.8%和88.2%,客户集中度较高。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整体来看,正力新能虽然发展迅猛,但也经历了业务亏损的重创。

  正力新能的亏损集中爆发于2022年,当年净亏损达17.2亿元,其中超10亿元源自第一大客户威马汽车的破产风险。威马的订单取消导致公司三元锂电池销量腰斩,同时计提存货减值6.01亿元,贸易应收款项损失4.22亿元。叠加2022年锂价暴涨(碳酸锂价格突破60万元/吨),原材料成本占总销售成本比例达78%,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这一事件暴露了公司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隐患,但也倒逼其优化客户结构。继而,正力新能引入一汽、上汽等国企客户,将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90%降至80%。

  据悉,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正力新能成功完成了2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34亿元。投资方涵盖新中源创投、东南投控、苏创能源投资、窦玉林、吴雅凤,以及华福投资、东南产投等。

  2022年,正力新能完成了24亿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144亿元,成为常熟市第一家独角兽企业。

  2024年7月,正力新能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10亿元,公司投后估值182亿元。同月,公司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踏上赴港上市之路。

  截至IPO前,曹芳和陈继程二人通过正力投资、新中源创投、正力咨询等,控制公司48.56%的股权,又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16.04%的股权,合计控制正力新能64.60%的股权。

  此外,曹德旺也出手帮了妹妹,通过福建耀华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权。

  此次IPO,正力新能发行1.22亿股H股,募资净额约9.275亿港元。其中80%用于常熟新工厂建设,10%投入研发,10%补充流动资金。基石投资者包括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显示出地方资本对本土企业的支持。

  尽管面临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垄断压力,但正力新能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技术迭代,在细分市场站稳了脚跟。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为什么是常熟?

  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制造业重镇,苏州常熟市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极。

  当前,常熟正以牵头苏州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着力点,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

  凭借着转型之势,常熟市2024年GDP突破3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五个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县级市。换言之,这一苏南小县城,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超过全国千分之二的GDP。

  这当中,常熟的新能源产业更是乘势腾飞。例如氢能产业基本形成“制、储、运、加”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光伏产业则汇聚阿特斯等行业领先企业 38 家;车用锂电池产能占苏州 90%以上、在动力电池材料生产领域形成了江苏省最具特色的氟化工园区、生产全球市场 95%的锂电级PVDF、六氟磷酸锂等关键材料市场份额全球前五。

超200亿!她在苏州冲出一个超级IPO

  常熟市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拥有丰田研发中心、观致汽车等企业。正力新能落户于此,可便捷对接上下游资源。

  纵观常熟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常熟编制印发了《常熟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025行动计划》《常熟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九个一”重点工作任务,与苏创投合作成立5亿新能源产业集群专项基金,全面保障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而在《苏州市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后,常熟市也提出,将全力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聚集重点企业超150家,产值规模达到1100亿元,有力支撑苏州新能源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或许,正力新能的故事不在于“颠覆巨头”,而在于证明:在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区域资源、家族资本与战略韧性的结合,仍能为后来者撕开一道裂缝。

  而常熟,这座GDP超3000亿元的县级市,正试图通过一个个“正力新能”,书写属于自己的新能源版图。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