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全景财经
作为国内汽车热管理领域主要企业之一的松芝股份,近年来本可趁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火热成为资本市场焦点,奈何其业务结构单一且产品竞争力逐步式微,毛利率连续多年下滑,近期更是暴露出合规风险,以及多位高管集体计划最大额度减持公告,使得投资者对其信心一崩再崩。
01
产品竞争力连年下滑
松芝盈利能力一削再削
松芝股份主要从事移动式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汽车热管理相关产品企业之一。公司的产品覆盖范围较为全面,应用于大中型客车、乘用车、专用车、货车、轻型客车、轨道车及冷冻冷藏车等各类车辆。
此外,公司近年来进一步拓展储能温控领域业务,从事储能电站电池热管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展示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目前公司产品中大中型客车热管理产品、小车热管理产品是最为核心的两项业务,2024上半年分别占据营收比重的21%和65%,公司现主要客户包括大众、本田等传统车企以及比亚迪、蔚来等新能源品牌。
尽管公司为华为阿维塔12系列提供热管理产品,由于热管理行业门槛较低,竞争者如银轮股份、三花智控等已形成规模优势,松芝股份在电池热管理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有限;过度依赖少数大客户(如华为、奇瑞),一旦合作生变或行业竞争加剧,收入稳定性将受冲击;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行业增速放缓,直接压制热管理产品的需求增长,所以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仍显被动。
Wind数据显示,公司整体毛利率由2015年的29.48%跌至2023年的16.61%,尤其是2020年开始,毛利率跌速显著增快。
此背景下,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呈现显著的下行趋势,其中2021-2023年的盈利能力已然跌落至了历史谷底。
虽然2024年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了29.43%,但1.29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2020年一半的体量,相较2017年高点只剩三分之一。并且拆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08%至1.42亿元,意味着公司第四季度还亏损了0.13亿元。
02
各路风险聚集
未来压力依旧
展望未来,松芝股份行业竞争风险仍在不断加大。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低迷、主机厂成本压力的增大、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中小型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大中型客车热管理行业在局部区域竞争会持续提高。在小车热管理领域,外资品牌汽车空调企业凭借其与主要合资品牌车企多年的合作关系、全球化配套布局以及优秀的体系能力,占据大部分外资品牌车企份额,松芝股份如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实现全球化生产制造能力布局,与外资汽车空调企业竞争,其市场空间、盈利能力将会继续受限。
此外,公司曾在2024年11月27日突发多位高管减持预告称,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纪安康、副总裁黄国强、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陈睿、监事会主席谢皓先生,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2024年12月18日至2025年3月17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的股份,拟减持各自持有股份比例不超过25%。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东在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承诺: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本公司股份;在任期届满前离职的,应当在其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六个月内,继续遵守上述限制性规定。这意味着公司预告减持最大比例是按照各位高管能卖最大比例计划的,不少投资者这一举动产生了不小的疑问。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不久之后的12月15日,松芝股份公告称因未及时披露2023年度2987万元的资产减值准备,被上海证监局出具警示函。这一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近三成,暴露了公司资产管理的重大漏洞和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
经此一役,市场对松芝股份的信心再遭重创,结合其多年来竞争力的不断式微和盈利能力仍在历史底部徘徊来看,公司想要迎回资金信任,只能说是道阻且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