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汇总十篇

翔英 旅行度假 2024-12-10 14 0

科学方法汇总十篇

3、蜜蜡。可以比较迅速地大面积脱毛,而且维持时间较久,但最长不超过8周。缺点是会比较痛,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皮肤内毛根、毛囊的扭曲,导致毛发内生,容易继发毛囊炎或其他类型的皮肤感染。糖尿病、静脉曲张、痣、疣、皮肤破溃及炎症等病人不宜使用该法。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4)01-0071-05 方法论研究一直是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科学世界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科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或“必不可少的要素”[2]80。系统科学是一个具有较强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系统科学方法在诸多学科领域(如管理学、教育学、生物学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对系统科学方法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混乱,本文在结合学界观点的基础上,将通过对内涵与外延的探讨全面分析系统科学方法,为它的广泛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一、方法与方法论 方法与方法论在国内外学术界经常被混用。吴彤把方法定义为:“探索事物的一种途径,其字面的含义也是‘论述行动的途径’。方法也是一种运用手段的认识活动过程。”所谓方法论,“就是讨论、研究方法的理论,也是关于方法的合理性的理论,即关于方法的哲学。”[3]李志才用“五个有机联系着的层次或要素”表征方法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系统。它的原理应包括方法的内在结构、方法的本质特征、方法的来源和发展、方法的分类、方法的功能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等一系列问题”[4]。这两个概念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在国内外学术界经常被混用。 Klir在探讨系统方法论时,“把系统方法论定义为研究各种类型的一般系统类别及其处理与这些类型系统相关问题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方法的集合”。简单讲,他把方法论看作是方法的集合,另外,他进而提出了“系统元方法论”概念,“即对系统方法和方法论(整合的诸方法之集合)的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确定一种方法(或方法论)的一些专门的特点”,“系统元方法论的主要功能是评价和比较处理系统问题的各种类型的方法,同时去除那些不适宜的方法”[5]。从物理学的量纲来讲,方法的集合一定只能是方法,因此可以看出,在Klir这里的方法论更接近于通常意义上的方法,元方法论接近于方法论。国内的几本科学方法论史的著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几乎每本方法论史准确的说都是方法的历史。在系统科学领域,这种方法与方法论的混乱更加明显,诸多冠之以方法论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方法范围之内。比如,硬系统方法论、软系统方法论等,以及国内学者钱学森、顾基发、吴学谋等人的方法论,某种程度上更像某种研究方法,后文会具体说明这些方法。但事实上,对于方法和方法论这两个范畴的说明在国内还是比较清晰的,如上文吴彤的观点,再比如的观点:“方法就是人们看事物、想问题、办事情的思路、原则、程序、步骤和技巧。……方法论则与方法不同,它表现为一系列方法论原则,是比方法高一个层次的东西,方法论要回答的问题是方法的客观基础,以及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等等。……方法论研究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获得好的方法。……方法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即体系结构。”[6]612-613另外,朴昌根论述系统方法和系统方法论所提出的观点,也是笔者所赞同的,只不过他称方法论为方法学。[7]79-81 笔者同意吴彤、等对一般意义上方法以及方法论的界定。诸多学者探讨过的实验方法、观察方法、归纳方法等,或者各种方法的组合,观察实验―归纳方法和假说―演绎方法等都是科学方法,并非方法论。这种界定的直接结果就是当前许多书名为方法论的著作可能都要改称为方法的研究,这种研究本身即是方法论,或论方法。如果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6]613,那么方法论研究就应该是对“关于方法的理论”的研究,笔者认为这种研究尚不存在,因为研究方法的理论还不存在,谈何对之进行研究。Klir的元方法论在这种意义上很明显更应该称之为方法论。因此,很多文献中提到的方法论研究、方法论变革等也就失去了指代的意义。换个角度说,当前学界提到的方法论变革指的主要是方法的变革,是在做方法论,研究方法,理解其意即可。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本文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做方法论研究。 进一步讲,与科学发现相对应的是方法,与科学辩护相对应的一般是方法论。以波普为例,他提出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四段图示[8],是向人们展示他提出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告诉人们如何做,即方法;他进而把这种思想上升为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证伪主义观点,即进入了科学辩护的层面,即方法论。因此,包括库恩的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等都属于方法论,或者说是通过对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的思考总结出的一些思想理论。 二、系统科学方法的内涵 (一)系统方法与系统科学方法辨析 当前学术界提到最多的是“系统方法”,所指的含义却有所不同,事实上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该术语。一是以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形成的系统方法,魏宏森的观点是其典型代表:“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9]另一种含义是在系统科学方法意义上使用的系统方法,如朴昌根即是如此。[7]80丁把它总结为:“以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理论等众多现代科学理论为科学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0]19-22或者说,是以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方法的集合。为了避免混乱,后文把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为基础的系统方法称之为系统论方法;把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系统方法称之为系统科学方法,前者是后者的真子集。 国内第二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体系是由顾基发、朱志昌等人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SR)”,它是把物理、事理、人理有机融合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的方法体系。 [22]8在该方法体系中,“‘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它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通常运用运筹学与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去做’的问题。……‘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么做’的问题”[22]15。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的实践准则是“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22]16,它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综合原则、参与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迭代原则。[22]20苗东升通过对这种方法或方法论进行分析,把它归于软系统方法论名下。[23] 邓聚龙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在国内外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该理论中的灰或灰色指“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或者二者皆有的现象。灰或灰色亦可称为贫信息现象”[16]231。“灰色系统是指信息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或二者兼有的系统。”[16]239以此为基础,灰色系统理论就是“处置少数据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24],“灰色系统理论属系统论范畴。灰色系统理论以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系统的行为表现、行为内涵、行为关系、行为环境的层次性、动态性、信息性、量化性……为主要研究目的。”[16]239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灰观念、灰生成、灰建模、灰预测、灰决策、灰控制、灰数学、灰哲学等。[16]240相对应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处理灰色系统各种问题的方法就构成了灰色系统方法。 吴学谋创立的泛系理论与方法也已经在国内外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泛系方法论是“泛系哲学的主要组成之一”,它是将“泛系理论(泛系哲学、泛系数学、泛系工学等)运用于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过程,运用于认识与实践”形成的各种泛系方法的总和。[16]112或者可以把泛系理论与方法简单总结为“研究广义系统、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它的特点是宏观、微观兼顾并具有多层次网络体系”[25]。 (二)国外提出的系统科学方法 国外提出的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或方法论体系,主要包括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系统动力学等方法在内的硬系统方法或硬系统思考,切克兰德提出的软系统方法论,Ulrich的“批判系统启发法”(CSH),还有“全面系统干预”(TSI)和“批判系统实践”(CSP)等在内的批判系统思考(CST)方法,以及Klir创立的被称之为“一般系统问题解决者”的方法体系等。 系统工程自从20世纪中叶由贝尔公司提出以来,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发展,已经成为管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方法。系统工程可以简单总结为:“系统工程是一门纵览全局,着眼整体,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从不同方法和视角来处理系统各部分的配合与协调,借助于数学方法与计算机工具,来规划和设计、组建、运行整个系统,使系统的技术、经济、社会效果达到最优的方法性学科。”[26]7当前系统工程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格的、可操作的程序处理复杂的系统问题。系统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经常被认为是包含在系统工程大的方法体系内部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关于系统工程的具体操作与实践问题,在任何一本系统工程的教材和著作中几乎都有详细说明。在国内外各个高校的相关院系也都开设了相关课程,表明了这一学科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管理学中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这些切克兰德笔下的硬系统方法论主要是解决问题比较确定的问题,随着系统分析方法在诸多领域的广泛运用,问题本身就成为了问题。[26]27-28用切克兰德的话讲,软系统方法论是专门处理不良结构的问题[27]161,或者说为这种问题本身不确定性的问题的解答提供一种方法论的指导。切克兰德提出的七个步骤的方法循环图是其方法思想的集中代表。[27]163切克兰德虽然也给出了他的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但是也正如他所说,他的方法更多的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27]161-162 近些年的学术界,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以及诸多系统思考相关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多种应用于管理学的系统科学方法。其中Ulrich提出的“批判系统启发法”、Flood和Jackson创立的“全面系统干预”以及在这些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批判系统实践”是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和方法。后两种方法是“批判系统思考”(CST)的典型代表,Jackson用“创造性整体论”一词表示这些方法或方法论思想。[28]在Jackson的《系统思考》中对这些方法的形成与发展、方法及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哲学根源与影响,以及对实践管理人员的具体价值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此处不再重复。Klir为了处理各种具有关系性的系统问题,提出了他称之为“一般系统问题处理器”(GSPS)的方法论体系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概念框架的执行部分、操作部分和两个交界面。[29]该方法论可以被应用于诸多一般系统问题的处理与解决。Klir和Elias专门撰写《系统问题解决的体系构建》,详细阐述了该问题。 例1 寒暑表是温度计之一,寒暑表是测量气温的工具,图1所示寒暑表的读数是( )。 A. -4℃ B. -6℃ C. 6℃ D. 16℃ 解析:空气温度人体只能感觉到,但不能准确说出,只能由温度计来测定。由图1可以读出当时的温度为零下6℃。 答案:B。 2. 比较法: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1)在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或凝固的特点时就用到了比较法。晶体熔化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熔化则没有固定的熔点。同样,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而非晶体则没有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等都是通过比较得出的。(2)在研究熔化与升华、凝固与凝华时用了比较法。熔化是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而升华是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凝固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而凝华则是气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3)蒸发和沸腾的区别。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而沸腾则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从温度、位置、程度上去认识。通过这样的比较能更清晰地认识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例2 图2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状态。 解析:由图2比较可知,A有确定的熔点,B没有确定的熔点,因此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A物质的熔点为80℃,在5到10分钟A物质处于熔化状态。因此,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A,80℃,固液共存。 3.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当某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时,通过控制某几个因素不变,只让其中一个因素改变,从而转化为某一物理量受多个单一因素影响问题的研究方法。如,在探究影响水沸腾因素时就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例3 小明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1标准大气压强______;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图3所示可知水的沸点为98℃,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表明此处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沸腾的快慢与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大气压高低、供热情况等有关。因此,研究水沸腾时间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所以在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大气压高低都相同时,供热量越大,沸腾时间越短;在水的多少、水的初温、供热情况都相同时,气压越大,沸腾时间越短;在水的多少、大气压高低、供热情况都相同时,水的初温越高,沸腾时间越短;在水的初温、大气压高低、供热情况都相同时,水量越少,沸腾时间越短。 答案: 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大气压高低都相同时,供热量越大,沸腾时间越短; 1、化学治理法:使用化学喷雾或喷粉进行大面积喷洒,如马拉硫磷、二线油、锐劲特超低量喷雾剂等用机超低量喷雾,卡死克、马拉硫磷原油、来福灵等用于地面超低量喷雾。 2、生物治理法:在有蝗虫群的地方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通过家禽捕食的方式来消灭蝗虫,也可以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来源:文章屋网 )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浅谈一下科学记单词的方法。 一、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在教新单词时,应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比如:在学习一个单元的单词时,在教完学生后,给学生一两分钟或几分钟时间,让学生马上快速记忆,可以通过小组抢答、听写、英语单词接龙等等游戏,这种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瞬时记忆后一定要在短时间内重新再记忆一次,把它转为长时记忆,这样单词才不会记完就忘。 二、联想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见到、摸到的事物,联想相关的英语单词。例如:打球时联想到ball,basketball, volleyball,football, playground等等;看到叔叔联想到uncle, aunt,sister,brother,cousin,son,daughter,mother,father等等;看到职业这个单词时联想到teacher,driver,worker,nurse,doctor,farmer,lawyer等等。 三、理解记忆法 顾名思义,记每个单词要在理解了单词的意思后再进行记忆。一般来说,理解越深刻,记得越牢固。所以我们在记忆单词的时候首先应该把单词的音、形、意等搞清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单词,这样才能记得牢固。就像中文的古文一样,在不知道什么意思以前,可能觉得这篇文章特别生涩拗口,死记硬背了以后也容易遗忘,但是当理解了意思以后再记忆就会变得容易很多,而且记得更加牢固 持久。 四、口诀和顺口溜记忆法 例如Be的用法口诀:“I用am, 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He,She,It);单数形式用is,复数形式全用are;变疑问,往前提,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在学基数词变序数词的时候,如果我们死记硬背,不找规律,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词汇量,但我们如果善于观察和总结,就会事半功倍。你会发现12以内的基数词变序数词可以用下面这句顺口溜轻而易举地记住:“一 、二 、三全变,八去t,九去e,f代ve”。one―first, two―second ,three―third,four―fourth,five―fifth,six―sixth,seven―seventh,eight―eighth nine―ninth,ten―tenth,eleven―eleventh,twelve―twelfth。 总之,记忆单词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一定要在实践中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科学记忆法,因为在英语学习中,只 有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学习英语才会事半功倍。 1、四平马步。练功时两腿并立,两脚平行站好(距离约为自己脚长的三倍)。两膝弯屈半蹲,两大腿微平,脚尖内扣,五趾抓地,重心落于两腿正中,膝部外展与脚尖垂直。裆部撑圆,同时注意保持头正、颈直、含胸、收腹、提肛、立腰、开胯、沉肩、收臀。双手合掌,放于胸前,目视前方。 2、脚上宽马。其它与姿势一相同,双手环抱于胸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放松自然。 3、双掌前推,四指弯曲。仍旧采取姿势一站法,双臂平举于胸前,掌心向外,四指弯曲食指直立,似按似推。 (来源:文章屋网 ) 科学经验方法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实际操作,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方法: (1)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运用感官或者科学仪器,有目的、有步骤地考察自然现象和研究对象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在化学领域使用观察方法表现在:观察物质的颜色、气味、形态,各种化学变化的反应现象,如火焰、热效应、生成物的状态、反应快慢等。化学观察要求客观、全面、深入、细致入微,现代科学仪器为化学观察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手段。 (2)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方法是人们通过科学仪器和设备在有目的地干预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条件下,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方法是化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化学实验一般可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其中定性实验用于判定对象物质是否存在及成分是什么,或者用来检验物质的性质,证明化学规律等。定量实验是在定性实验基础上,利用化学仪器测量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及探索化学规律的数量特征等。 (3)科学测量 化学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许多科学数据需要准确的测量,例如各种化学物质的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相对原子质量、电极电势、反应热等,需要运用仪表工具进行科学测量和统计。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不断提高,化学测量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仪器越来越精密,测量数据越来越准确。 2. 科学抽象方法 科学抽象就是在思维中排除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抽取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的一种科学方法,是透过现象获取本质的过程。化学研究的是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感官直接感知不到,化学反应的过程也是转瞬即逝,很难把握。所以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透过物质的外观和反应现象,解释物质的组成和反应机理。例如,元素、原子、分子等化学概念是具体的微观物质存在,并不能直接感知,需要运用抽象的方法进行提炼。而象分子—原子学说、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化学原理也是在经验材料和实验事实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化学规律。 化学符号是描述具体化学物质、状态、反应、过程、操作等标志性的化学用语,其形成就是一个抽象过程。现代化学符号体系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子式、结构式、原子和分子轨道表示式,及一些辅符号,如===、、、、等,是国际通用的,具有交流和传播化学信息的功能,使化学研究变得方便、快捷。 3. 逻辑推理方法 归纳和演绎是两种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归纳是从实验和观测事实材料出发,推导出理论性的结论,是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例如,拉瓦锡根据h2so4、hno3、h3po4都含有氧元素,便归纳出酸中都含有氧元素的结论,是归纳在化学中的最早应用,后来化学家发现hcl、h2s等属于酸,才进一步归纳出氢元素是酸的本质。 演绎是一般规律推导出科学事实的方法,是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过程。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之后,指出元素镓的密度并不是当时所公认的4.7,而是在5.9—6之间,这令远在法国的科学家、镓的发现者瓦博布朗十分诧异,当他带着怀疑的态度进一步测定镓的密度,结果是5.96,完全证实了门捷列夫的演绎推理结论是正确的。 4. 分析与综合方法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几部分,并分别加以认识和研究的方法。波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中写道:“化学的目的就是认识物质的结构,而认识的方法就是分析”。分析内容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的组成,而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与分析方法相对应的是综合方法,它是把研究对象的各部分的特点和性质联系起来考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方法。化学上,当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需要一一分析所含的每一种元素,再把这些元素和结构信息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确定物质的构成。分析和综合虽然是两个相反的思维过程,但它们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5. 比较方法 Abstract: The 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engineering, city development is a constantly updated,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upersedes the old.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resident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planning, but also the future of a period of interna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Key wo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city,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更新改造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城市发展过程 中不容回避的问题。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和经济规律的作用下,旧城改造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变城市面貌、提高人 民居住水平、挖掘城市用地潜力等多方面 的因素,使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中显现重大意义并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旧城改造又是城市建设中一项很棘手的工作。 1.旧城改造的必要性 作为人类定居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寄托梦想和希望的场所。在科学技术高度进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旧区的土地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地域分异不明显,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混杂,相互干扰,严 重制约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再加上环境恶化问题 日益突 出,城市衰落老化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区都存在着市政和公共设施短缺,名胜古迹绿地遭受破坏等严重问题 ,影响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旧城改造就成为除少数新兴城市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面 临的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旧城改造,也就是旧城区的再开发,是指对旧城 区中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旧城改造的主要 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旧城 区存在的各种城市问题,进行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可以说,旧城改造是以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强化城市整体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计划地实施集再开发、修复和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改造建设。可见,旧城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建设的永恒课题,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观念,创新建设模式,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之路。 2.科学合理地搞好旧城改造 2.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旧城改造的内涵 面对新形势下旧城改造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政府应有相应的旧城改造政策作引导,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并对旧城改造的经济效益方面加强社会经济分析,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出发,政府实行宏观控制,使旧城改造逐步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旧城改造又称城市再开发或城市更新,是指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老化地区有计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包括再开发、修复和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城市再开发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完全丧失、城市环境严重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全部建筑物和构筑物,拓宽城市道路,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重新安排合理的城市土地,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彻底改变原有地区景观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修复是指在布局混乱、城市功能部分丧失、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拆除不良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尚可使用或具有保留价值的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保护性修缮、改造、新建各种必要的城市设施,重新安排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环境质量,部分改变原有城区景观的中等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保护是指在现状良好,但将来可能恶化的城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具有保留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街区进行保护性修缮、强化城市功化、保护城市环境和原有地区景观的小规模城市改造建设。 2.2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高效利用城市各种资源,促进城市合理布局和有序建设的战略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工作。应遵循《城市规划法》中的规定,旧城改造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要制定一个系统科学的旧城改造和建设规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旧城改造进行规划控制,形成明确的评价体 系、目标体系及控制体系,同时要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 ,以避免因规划控制不力而造成旧城改造中的混乱和矛盾。旧城改造的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生活的综合效益,城市生活的多种功能同样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 :道路交通、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人文景观、空间形态、园林绿化等均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旧城是城市的一个部分,它与整个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把旧城改造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割裂开来。目前运用较广的控制性细规划,控制的要素主要为土地的使用性质和土地开发强度,其中开发强度的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 、绿地率等虽在一定程度从总体上决定城市建设的环境效果,但基本还是对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旧城改造要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相结合,与整治 “城中村”环境相结合,与保护历名文脉、历史建筑、历名街区相结合,与城区的产业提升相结合,拓展城区服务产业的发展空间。对道路、给排水、燃气、供 电、通信、有线电视、绿化和照明等基础设施,要同步建设。各改造区块要按照规划要求成片开发 ,限制零星开发、沿街开发和低档次重复开发建设。 2.3 遵重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文脉 一个城市的发展史,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历史。旧城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传统文脉,保护历史对于保护人类文明、体现城市特色有着重要作用。在旧城改造 中,我们要以历史保护为前提,在确定保护对象和范围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使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共同协调发展。要把改造旧城与保护历史文化古城风貌结合起来,对重要文物、古迹及古建筑物重点保护,不得改变原有风貌。建筑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记录,城市文脉的演变有建筑的历史性贡献。如北京的胡同及四合院、上海的石库 门、青岛的里弄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及建筑艺术价值,这些建筑一旦拆除就不可恢复。当然,保护并不是一切原封不动。除列为文物的历史建筑外,其他建筑还是可以更新改造的。在这里,房屋是旧的,但内部的设备可以是现代的、意念是新的,给来到这里体验时尚的人们感觉当然也是全新的。发掘旧城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与空间形态密切相关,文化特色的体现又是在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场所、感受、文化脉等文化性的要求,因而有着更为深入和丰富的内涵。因此,在保留旧城有价值的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城市建设当中的体现。 2.4有效利用旧城区的各种条件,创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当前,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政府应把创造一个安全、健康、优美的城市环境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越快,旧城改造规模越大,越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考虑生态环境质量因素。旧城改造方式与旧城发展轨迹相适应,应与旧城发展阶段相适应,选择最适合旧城可持续发展及其旧城生态系统自我完善的改造方式。 3.结束语 旧城改造的任务艰巨而复杂, 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旧城改造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创新的地方,不少城市制定并实行许多扶持和鼓励旧城改造的灵活政策。制订实行灵活的政策,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旧城改造的步伐,我们要继续探索,找出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旧城改造之法。 归纳总结就是把分散的知识通过整理变成知识串、知识块,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脉络清晰,便于掌握。例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可用图表归纳总结,一张图表就可概括某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法、用途及相关的化学反应,既直接又简明扼要。 再如,用简化知识点法,把过滤操作概括为:“一角、二低、三碰”;把用量筒、容量瓶、滴定管量取液体体积和操作概括为:“三点一线,保持水平”;把化学实验室操作可原则地概括为“安全、方便”;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复原”等等。 将知识按照一定要求归类总结,既能使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比如,容易当作纯净物的混合物;容易当作混合物的纯净物;容易当作物理变化的化学变化;容易当作化学变阶级的物理变化;可生成氧气的反应;能用于制取氢气的反应;有水参加的反应;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的反应等等。 二、联想比较 联想比较就是当遇到某一概念(或知识)时,要想到已学过的跟它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概念(或知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例如,学到热化学方程时,联系一般化学方程式进行比较。相同点: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同点: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于个数,因此,可用分数,而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用分数。化学上容易联想的知识很多。诸如由同分异勾体联想到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由胶体联想到溶液;由化合联想到分解;由碱能腐蚀玻璃,联想到碱溶液不能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里等等。正确使用联想对比的方法,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不但能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容易使知识网络化,建成便于提取和灵活运用的新的知识结构。 三、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是科学发现的基础,牛顿观察到树上的苹果往地上掉而不是往天上掉,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到炉子上的水壶盖于被水蒸气冲起,发明了蒸汽机;……所以,要学好化学,一定要学会科学观察,善于观察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表,以及观察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所谓科学观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注意观察:要有科学观察的强烈意识和兴趣,对能够且需要观察的,要主动去观察,不能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 二要善于观察:(1)细心地观察。例如,观察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不仅要看到当迅速推压注射器活塞时,管内混合气体颜色先变深又逐渐变浅,还要看到变浅后的颜色比推压前管内颜色深。(2)对比观察。例如,集气瓶和广口瓶的大小、外形都相同,但集气瓶口上端磨砂,而广口瓶瓶口内壁磨砂,前者便于盖玻璃片,后者便于加盖玻璃塞。(3)耐心观察。有的反应速率很慢,需长时间观察才能得到真实的结论。例如,拉瓦锡研究空气的组成,他在曲颈甑里装入水银,把曲颈甑的长颈通入钟罩里的水银面上,用炉火加热曲颈甑里的水银。日夜不停地观察了12天,终于证实空气是由约1/5的氧气和4/5的氮气组成的混合物,澄清了当时化学界把空气当作元素的模糊认识。(4)全过程观察。例如,观察切下的一小块钠放在空气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5)全方位观察。例如,观察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要观察到产生耀眼的白光,又要看到上冒白烟,下掉白色粉末,还要用于承接掉下白色粉末的石棉网。(6)比较观察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和纯氧中燃烧有什么不同?等等。 三是观察与思考相结合:思考观察到的现象如何解释。如乙烯制取实验中出现反应液变黑的现象,得到有制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为什么?气体的成分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验证? 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承担着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等知识的教学,在这些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首先,在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如在学习“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时,可采用事实―分析一雅论―实验验证一^结论的科学方法模式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力卩以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性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和物质的内在联系等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经过实验多次验证后,便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 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可以通过课题讲座或教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元素周期律;再如学习酸、碱、盐性质时,可以先研究单个物质的每一个具体性质,然后再综合为物质总的性质而得出该类物质的通用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结合化学概念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化学概念是从大量同类化学现象和化学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所提示的是客观事物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是构成化学理论的基础。因为每一化学概念的形成都必然包含着科学方法的因素,形成概念的过程就是应用化学科学方法思维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给学生形成概念的科学方法。即化学概念的形成一般经过这样的过程: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演绎-化学概念。同时,可以根据化学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融入科学方法教育。如:在许多意义相近或相反化学概念的教学时,就应用对比方法教学,像分子与原子、原子与元素、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等意义相近,而像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意义正好相反。 最后,在化学理论和化学规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化学规律是化学现象或过程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反映,是构成化学大厦的砖石和框架结构。和化学概念教学一样,在探索、总结化学规律时,也应重视科学方法的传授。即教会学生:①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归纳、演绎-化学规律;②已有概念和规律-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化学规律;③已有概念和规律-数学或逻辑推理-得出化学规律。 2剖析历史案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化学家们在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构思精妙绝伦,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科学方法教学素材。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史料,将化学概念、定律的历史发展过程展现给学生,使之熟悉化学家发现规律的思维过程和科研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科学方法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科学的思维模式。 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对学生的科学方法教育是非常有益的。在学习化学时,我们对科学家们开始为何会’’古怪’’地思考问题疑惑不解。如卢瑟福在当时无法验证的条件下,怎么会想到原子的模型是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罗蒙诺索夫何以会向当时化学家权威们都相信了80多年的斯塔尔的燃素说提出疑义;凯库勒怎么将梦见的几条蛇的缠绕现象与苯分子的结构联系起来;在100多年前发现了几十种元素时,人们就开始寻找元素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将元素进行分类的各种学说。先是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紧跟着是迈耶尔提出”六元素组”和纽兰兹提出”八因律”,最后在此基础上,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他们是如何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发现了在科学技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规律,有力的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联系曲折发展的化学史实,介绍化学家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就能使学生从化学家的成功和失败后面获得方法论的启示,并通过训练,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在这个追根溯源、回顾观念更替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念也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改变,这比直接从理论和规律入手去学习当然要生动形象得多,而且印象也深刻得多。 化学史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根据教材课文中提供的事例。金属钾的发现、氯气的发现、苯的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形成、何氏制碱法的建立等化学史内容在教材中均有介绍,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来介绍科学发现的历程,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来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2)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关于科学发现的阅读材料。例如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勒夏特列原理的形成等。 3借助实验探究,强化科学方法教育 所谓实验探究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法,如“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等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探究酸溶液、盐溶液分别跟金属发生转换反应的规律”“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纷纷和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等。实验是科学研究过程的一个缩影,是科学研究方法得以应用的一种体现,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都有所体现。 在新课程中,把实验探究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手段。与之相应地,在教材内容设置方面给予充分地体现。 在初三化学教材中不仅特意安排实验探究的专门章节,而且还在每一学习主题里都嵌入了实验探究的内容。所以在实验探究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例如,初中化学教材(上教版)第194页“活动探究2”的实验探究中,就涉及到了观察法、假说法、比较法、实验法、推理法等;在物质反应前后变化情况的实验探究中,实际上就嵌入了科学假说、逻辑推理、数学方法、观察等基本方法,第152页的食用油在洗洁精的溶解实践,则要运用到实验的一般方法。这一系列做法由于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科学方法教育的自由度和灵活性。由于科学方法的培养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学生就能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实践中体验和领悟科学方法,这些科学方法知识也就能动态地存储在学生的意识中。 4设计化学习题,夯实科学方法教育实践内容 化学习题也是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习题要坚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性原则,这里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设计化学习题时要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通过让学生在解决这类化学习题过程中,体验和学习科学方法。 例1:请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学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的含义,用图表表示各概念间的关系,并将下列物质列入相应物质属类。①铁矿石;②冰水混全物;③清新的空气;④铁粉;⑤氧化镁;⑥液氧;⑦干冰;⑧氖气;⑨汽水 例2:把一只新鲜鸡蛋入入水中,鸡蛋深入水底。加入浓盐酸后,鸡蛋会出现上浮、下沉、再上浮、再下沉的现象,反复多次。 (1)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鸡蛋上浮、下沉多次的原因。 自己在家里用食醋代替盐酸试一试(先鸡蛋后放醋),观察实验现象,并与鸡蛋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比较。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翔英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