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部金融产品组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叫违约风险。大部分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银行名义上是不承担保证本金或预期收益责任的,虽然目前银行基本上施行隐性保本政策。现在理财产品规模扩张很快,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品组的测算,目前主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占存款的平均比重达15%,部分银行(特别是城商行)超过20%。如此大规模的理财产品对银行的资金压力着实不小。
而且理财产品在银行负债项中的地位在法律上没有明确,一旦出现极端情况,比如某家地方性银行不幸面临重组或者倒闭,理财产品投资者的权利很难得到保证,可能要排在其他所有债权人之后。当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低。
投资风险
理财产品的收益源自银行对理财资金的投资收益,其中也蕴含着相应的投资风险。对挂钩性(如挂钩于黄金、Shibor等)结构性产品而言,挂钩标的的表现直接影响理财产品收益。非结构性产品中,投向股票(比如QDII产品)等方向产品的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其收益与证券市场波动密切相关。而投向信贷资产、票据、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相对较低,主要取决于资产池中各类资产的配比情况。
汇率风险
对人民币持有者来说,外币产品的汇率风险不可小觑,特别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大部分外币理财产品到期出现汇率损失,平均年化损失为3.3%,其中欧元产品平均年化损失达5.1%。在外汇市场动荡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考虑暂时回避外币理财产品。
利率风险
你可能会问,理财产品的利率基本是固定的,为什么会有利率风险?恰恰是因为利率固定,所以才会有利率风险。比如理财产品发行时预期收益率为5%,与市场利率水平持平。如果央行加息,市场利率上升到6%,理财产品的利率就会低于市场收益率水平,这也是一种投资损失,因为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此外,市场流动性紧张也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加大理财产品的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和期限正相关,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因为利率变动的可能性和可能波动的幅度更大。
去年11月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出现放松迹象。长期看,市场利率有望缓慢下行,因此利率走势将有利于理财产品投资者。因为产品发行时已经锁定较高利率,市场利率越低,产品相对市场的收益就越高。
政策风险
银监会的政策导向给理财产品的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展历程。2009年股市泡沫破裂后,股票类产品锐减。经济危机之后政府推出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引发信贷规模膨胀,投向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急剧飙升,一跃成为市场第一大类产品,占据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快速扩张引起监管部门注意,2010年7月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2011年6月又叫停六类融资类银行理财产品,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数量急转直下,进入冰河时代。
最近监管力度在逐渐加强,去年9月银监会紧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新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也于今年1月开始实施。预计资产池投资模式将逐渐转向单独核算、类似一对多专户的运作模式,整体收益率可能会受到影响。
系统风险
目前,银行将所有理财资金汇集到一个“资金池”,统一进行投资,单个产品的投资风险无法单独测算与控制,因此部分资产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殃及其他理财产品。而资金池中银行同业存款、票据等资产占比很高,如果理财产品市场总规模过于庞大,银行互相持有的资金规模过大,风险将可能传导到整个银行体系,这就是系统风险。根据我们的测算,2011年底银行理财规模超过5万亿元,接近银行存款总量的15%。
现阶段的银行理财产品以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为主,主要投资于银行的优质资产,因此当前银行业理财市场的整体风险不高。但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创新业务的不断深入,系统性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当前信托市场风险积聚的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信托产品风险向银行理财产品的渗透。
由此看来,购买理财产品承担了种种风险。投资人在选择时需注意阅读产品说明书,关注理财资金的保本条款、币种、期限、投资方向等信息,对投资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收益率的高低,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关注一下市场利率和银监会的监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