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募基金自购热情依然不减,年内近80家公募进行自购,总金额接近46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是公募自购大热门,自购金额占比超一半,同比增长逾八成。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79家公募基金进行了自购,合计自购416次,自购总金额为45.67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总金额为25.15亿元,占比达55.07%;与去年同期13.53亿元的自购金额相比,年内公募对股票型基金的自购金额增长了85.88%。此外,混合型基金自购总金额为19.88亿元,占比不足20%;债券型基金、FOF基金自购金额均超过9亿元;QDII自购金额为3.29亿元。
公募机构中,年内自购次数最多的是天弘基金,自购34次;华夏基金、华安基金与易方达基金自购次数均超过20次;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中欧基金、广发基金等11家公募至少自购10次。金额方面,年内自购总额第一的是华夏基金,自购近4.71亿元;易方达基金自购3.48亿元,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自购金额超2亿元;汇添富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11家自购金额超亿元。
公募年内自购涉及超400只产品,其中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数量多达210只,自购金额合计23.05亿元。单只产品方面,自购金额最高的是嘉实A500指数ETF,自购金额达到20001.46万元;华夏养老206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的自购金额为20001.04万元;A500ETF工银自购金额上亿元。此外,国泰君安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中证A500ETF南方、yyi易方达中证A50E等5只产品自购金额超过5000万元。
有公募人士指出,震荡市中,自购潮往往出现得更为频繁。历数此前5次基金公司自购潮发生的时点和中证混合型基金指数走势,多数时候自购潮发生在市场的相对低位,投资者情绪也较为低迷,公募自购行为能够为投资者打上“强心针”,市场信心也有望得到提振,不少人也会把基金公司自购潮作为市场见底信号之一。综合来看,考虑到公募自购潮往往出现在市场低位,此时买入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再下探的空间相比高位下探的空间小,而未来上涨空间相对较大,若投资者手握富余筹码,或可以通过低位布局的方式拉低持仓成本,待市场回暖收获“贪婪”的果实。
著名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认为,自购行为增加了投资基金的份额,有利于增加投资基金的力量,但同时表示,基金自购必须告别“忽悠式自购”。“正因为基金公司的自购通常是以一种营销的方式出现的,所以不少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他表示,部分公募在自购时,相关的宣传铺天盖地而来,但实际上自购的金额却很少;更重要的是,基金成立后不久,基金公司及基金管理人又静悄悄地赎回了自购的基金,“自己提前走人了”。他认为这种“忽悠式自购”极大地损害了基金公司自购的名声,也是最受投资者诟病的。
皮海洲呼吁对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份额赎回时间进行限制。例如,规定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人自购基金份额的锁定期不少于3年。3年内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人不得赎回自购的基金份额。作出这样的限制,不仅有利于基金份额的稳定,而且也有利于基金管理人的稳定,进而有利于基金的稳定发展。他还建议,在赎回自购的基金份额时,基金公司与基金管理人应提前进行信息披露,具体做法可参照大股东减持的信息披露方式,提前15个交易日进行信息披露。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