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视剧中,皇帝自称“朕”的用法正确吗?

宣儿 健康养生 2024-12-14 5 0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社会最高的统治者是皇帝,而关于“皇帝”这个名词的来历,应该是始于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在这一年,秦朝灭掉了六国,统一了全国,大臣们聚在一起,认为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嬴政的功劳前无古人,那些曾经流行的称谓,都不足以赞美他“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寰宇的功业。怎么办?只好想办法重新创造一个新词来赞美歌颂,大臣们提出了很多称谓备选,经嬴政裁定,采取了古代三皇五帝中“皇”与“帝”两个字,合起来称之为“皇帝”。“皇”乃“大”的意思,而“帝”则是“王天下之号”。 从此以后,“大王之号”的“皇帝”这个词汇,便被历代朝廷所沿用,整整持续了两千多年。而对于中国人来讲,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无论男女老幼聪明呆傻可以说人人皆知“皇帝”了。 其实,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中国早已经建立起国家,譬如夏、商、周诸王朝。假如再往前推,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五帝时期,也属于国家,虽然它只是原始的部落国家。既然有国家,必定有统治者,当时的统治者的称呼,古籍之中也有记载。譬如夏禹的儿子夏启,就被称为“夏后启”,与夏大约同时代的东方部落首领称之为“后羿”。 舜的时代,周的祖先称之为“后稷”,甚至进入奴隶制社会之后,殷商的末代君主殷纣王亦沿用古代称呼为“后辛”。屈原在《楚辞·离骚》中写道:“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诗中的“后辛”其实就是指的殷纣王。《尚书》里的《大禹谟》有:“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其臣,政乃乂,黎民敏德。”这句话用现代的白话来说其意思就是:君臣都能知晓为君为臣的艰难,如此,则政治也便修明了,百姓也都能很快的修养德性了。 这些古籍中的“后”便是当时对于统治者的称呼,但是,古代部落并立,部落或者部落长并非一个人,故而古书中对于众多的部落首领则泛称为“群后”,而对于地位和权力高出群后之上的部落长则称之为“元后”。“元”乃大或初的意思。除了“后”的称谓,“君”亦是当时对于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称谓。《说文解字》中解释“君”字,说“君,尊也,从尹口。口以发号。”段氏注释指出:“尹,治也。”即统治者的意思。此外《尔雅·释诂》、《毛诗故训传》也称:“后,君也。”可见“后”、“君”在当时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称呼。 到了战国时期,“君”的涵义已经没有从前的意思,变成了贵族的一种尊号或者爵号。譬如秦朝商鞅称之为“商君”,白起称作“武安君”,齐国、魏国、赵国、楚国还有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之类的封君。 “王”的出现与“君”扩大普及有关系。当“君”已经用来称呼普通的贵族后,“王”便成了一国之主统治者的称呼。春秋战国时期,凡是有点军事实力的诸侯国家的统治者,在本国多称“王”,这其实是僭越,故而孔子看到认为春秋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言外之意是不当称王者,也开始公然称王。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个个都在称王,不仅大国,连小国都不将周王放在眼里。这其实也显示出当时周王室权威尽失,各诸侯国争相称雄的局面。“王”按照《说文解字》解释:“王,天下所归往也。”汉代的董仲舒曾经进一步解释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唐代的法典《唐律疏议》中也说:“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为子为臣,惟忠惟孝。”这些说法都是把“王”看成帝王,皆指君临天下的最高统治者。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王”越来越失去原有君主地位,反而沦为皇帝统治之下的臣属,这个“王”也变成了皇帝分封的一方之主罢了。 秦朝之前,周王也称之为“天子”,这个称呼仅为周王自己所独有。“天子”顾名思义就是天帝的儿子。按照君权神授的思想,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主宰人世间的天帝,天帝的儿子接受了天帝的旨意来治理天下的百姓。《礼记》中有:“君天下曰天子”,这种思想一直贯穿整个中国历史,变成中国社会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甚至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中国人。 除了以上几种称呼,还有一种“九五之尊”的称呼。 这个称呼的典故出自《易经·乾卦》中的:“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注疏曰:“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德备天下为万物瞻睹,故天下利见此居王位之大人。”后来人们便根据“九王至尊”来称呼皇帝了。为什么要“九五”而不说别的数字呢?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对于“九”与“五”两个数字特别喜爱有关。“九”,属于数字中最大的,十虽然比九多了一,但是它是两位数中最小的,所以古人特别喜欢代表最大的九。譬如称天之高,为“九天”,形容器物之美称之为“九华”,朝廷要设置九卿,京城以外的地方称之为“九服”等等。而“五”则是一到九中的中间数,古人讲究中庸之道,所以这个中间数便被偏爱。人与人的关系称之为“五伦”,博学之人,称作“学富五车”等等,这个两个数字合在一起,放在易经中,除了显示“阳气盛制于天”,还显示出富贵到了极致的程度,封建社会,做了皇帝的人,对于这样的尊称当然是高兴的,也认为理所当然的,所以历代都在沿用。 “九五之尊”虽然是皇帝的称谓,但是大臣面对皇帝时一般不用这样的称呼,习惯上还是用“陛下”称呼的多。“陛”,是“丹陛”的意思,也就是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来是指皇帝设在丹陛之下以防不测的近臣。 汉代擅长考证旧制的蔡邕在其《独断》一书中写道:“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后来“陛下”转变成对皇帝的称呼。至于改变的时间,应该是在秦代,因为在《史记》中,秦始皇君臣对话中已经出现这样的称呼。 大臣称呼皇帝为“陛下”,而皇帝自称则大多是比较熟悉的“朕”、“寡人”、“孤”等几种。“朕”,原本是一种贵贱并用的自称,如同“我”、“余”等等一样。《尔雅》中有“朕,身也。”的说法,郭璞注曰:“上古贵贱皆自称朕。” 也就是说,凡是有身体的活人,都可以用“朕”来自称。可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令群臣议论尊号时,李斯等人建议“天子自称曰朕”,硬生生的把贵贱都能自称的一个“朕”字,让皇帝一个人独享了。 不过,秦始皇也曾经一度废除这个自称,当他听了卢生的欺骗,说有一种“真人”,能“入水不濡,入火不爇”的时候,秦始皇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寡人”和“孤”,这两个称谓,原本是诸侯国和小国的君主的自称。从字面来理解,就明白这两个词是很谦卑的。“寡人”,其实就是“寡德之人”的意思。“孤”,“独”也。《 “朕”、“寡人”、“孤”等称呼,虽然随着时间流逝,都转变成皇帝的自称,但是归根结底这些称谓还不是皇帝真正的自称,那么皇帝的自称究竟是什么?《礼记·玉藻》中有:“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这应该是皇帝或者天子最“正宗”的自称。“予一人”,按照孔颖达的解释是:“予,我也。自谓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与舞不殊,故自谦损。” 不过,“予一人”这种自谦的称呼,不管正史,或者野史以及文艺作品,乃至现在层出不穷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都很少看到。为什么皇帝们不这样称呼自己?可能念起来不顺口,也未可知。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宣儿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