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体育的参与特点老有所为

艺娓 健康养生 2024-12-14 5 0

老年体育的参与特点老有所为

  【专家点评】   作者:蔡之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不仅是让老年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方面,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接近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21.1%,整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甚至是重度老龄化社会已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与中青年人口相比,老年人的生活模式、思想特点与行为习惯都有特殊的群体特征,也就必然需要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较为齐全,但在如何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方面,尚面临较多不足。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银龄行动”等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发挥作用的平台,弥补老龄化社会治理体系的缺口和短板,进而增强老龄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另一方面,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也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必然要求。凭借长期的经验和熟练的技艺,老年人的人力资本质量在很多领域可能比青年群体更高。在我国劳动人口规模逐渐下降的情形下,在各个领域大规模地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既有助于缓解我国劳动人口下降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又能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人力资本,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从当前各地具体实践看,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在认识上,还存在轻视甚至忽视老年人积极作用的思想观念,甚至还有人将老年人与劳动能力退化、劳动生产效率低等负面评价联系在一起,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老有所为”理念在全社会的扩张和普及。在实践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数量不多,类型也不丰富,难以满足各行各业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差异化需要。同时,当前缺乏能够引导和帮助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舆论宣传和职业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发展。在保障上,当前关于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如在管理服务上,老年人管理服务职能相对分散,缺乏具有约束力的牵头部门和统筹部门,这也导致老年人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长期缺失。又比如在法律体系上,老年人如何在保留与原单位退休关系的基础上,又与其他单位建立合适的新劳动或劳务关系,这同样需要相应的法律或制度作为支撑。   通过老年人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为此,应从认识改变、实践创新、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同时着手,共同营造有助于老年人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系统环境。在认识上,要从整个国家的人口格局尤其是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的长期演变趋势出发,准确认识老年群体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从舆论引导、氛围打造、宣传典型等角度,扭转关于老年群体的负面印象和错误认识,真正在全社会树立起“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上,结合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发展规律,立足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实际情况,从多样化老年人志愿服务类型和平台、便利化老年人志愿服务入口和机制、强化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专业能力等方面着手,构建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的老年人志愿服务体系。在保障上,加强老年人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制定和完善系统性的老年人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体系,持续针对性地破解制约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劳动关系调整、合法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难题,免去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   作为曾经的先行者,老年群体已为国家的兴盛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前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老年群体同样能够通过“银龄行动”这样的志愿服务发光发热,继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贾月洋、吴春燕、李洁、张哲浩、王冰雅、尚杰、徐鑫雨、刘华东)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09日 07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艺娓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