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人是欧洲的主要人种之一,在罗马时期,他们和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并称为欧洲3大蛮族。不过罗马人伴随着罗马帝国的覆灭,逐渐走下神坛,反倒是这3大蛮族,成为了欧洲的主人。
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主宰着西欧、中欧,斯拉夫人则主要定居在东欧。和日耳曼人有众多分支一样,其实斯拉夫人也有不少分支。
总体来说他们分成了三大部分:
东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
西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人,主要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也就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等。
由于都是斯拉夫人的地盘,因此沙俄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自然想要全部兼并。西斯拉夫还是比较好对付的,在18世纪末,波兰立陶宛联邦覆灭后,沙俄占领了大片西斯拉夫的地盘。
但是南斯拉夫人的聚居地,却成了沙俄的一块心病。因为当时巴尔干半岛归奥斯曼土耳其管,这可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家伙。
中世纪之前,巴尔干半岛是东罗马帝国的主场,那时候沙俄还是渺小的莫斯科公国,自保能力尚且不足,更别提眼馋巴尔干半岛了。
不过伴随着东罗马帝国的覆灭,奥斯曼土耳其入主君士坦丁堡以后,东欧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莫斯科公国摆脱了蒙古人的束缚,逐渐开始统一东北欧地区的罗斯诸国。而且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还迎娶了东罗马的末代公主索菲娅,因此他们自称第三罗马。
此后的莫斯科公国包括后来的沙俄,便一直以罗马的继承者自居,他们将国徽换成了东罗马的双头鹰,将东正教定为国教,引进包括元老院在内的一整套东罗马的制度。
从15世纪开始,俄国人便有了一个梦想,攻入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半岛,再造罗马帝国的辉煌。
然而道路是异常曲折的,这事儿埋在了俄国人心里几百年时间,真正开始实施,则已经到了17世纪末、18世纪初。
1700年,沙俄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夺取了亚速地区,开始在黑海有了一席之地。开了这个头,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战争,便进入了无休止阶段。
前期奥斯曼土耳其实力强盛,对沙俄基本就是碾压状态。但后期奥斯曼土耳其逐渐跟不上时代了,科技水平逐步落后,便逐渐丢了克里米亚、部分格鲁吉亚等黑海沿岸地区。
沙俄在18世纪末夺取克里米亚以后,终于有了眺望巴尔干半岛的实力。
1812年结束的第七次俄土战争中,沙俄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夺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正式开启了他们染指巴尔干半岛的计划。
1853年,沙俄妄图一举击溃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全部收入囊中。结果却在英法联军的打击之下,功亏一篑。
1877年,沙俄卷土重来,直接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奥斯曼土耳其签订城下之盟,将保加利亚的保护权转交给了沙俄,同时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的独立。
这是沙俄的一贯伎俩,让当地各民族先带着地盘出来单干,时机成熟了再找个理由让他们投票加入沙俄。
不过沙俄并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1917年沙俄就在一战中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国,还忙着独立运动,压根没加入沙俄的打算。得知沙俄覆灭后,他们自然更加不可能答应和俄国合并了。
我们都知道,一战的导火索是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那么萨拉热窝在哪里呢?其实这地方是波黑的首都,波黑则是巴尔干半岛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时候除了沙俄盯着巴尔干半岛,奥匈帝国也盯着不放,毕竟靠的近,从距离角度来说,奥匈帝国比沙俄更有优势。不过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相对来说自然东斯拉夫人为主的沙俄与巴尔干半岛更近亲。总而言之,这俩货都没安好心,整天惦记着这块地盘。
结果奥匈帝国和沙俄,全都在巴尔干半岛折戟沉沙,于一战期间覆灭。巴尔干半岛上立刻组建起了南斯拉夫王国,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建国。不过当时该国只包含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国。
二战期间,德国于1941年灭了南斯拉夫王国,巴尔干半岛再次群龙无首。不光日耳曼人为代表的德国对这里垂涎三尺,东斯拉夫人为主的苏联,继承了沙俄的遗志,也盯上了巴尔干半岛。
虽说不能直接将南斯拉夫给吃了,但至少可以用自己的理念去影响南斯拉夫,从而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
当时有个叫约瑟普的克罗地亚年轻人,在1913年的时候被奥匈帝国强行编入军队,结果在一战中被俄军所俘。
成了战俘以后,约瑟普在沙俄干了不少苦力,也是在此期间,他学会了俄语,并且接触到了苏俄的一些领导。
1917年,沙俄覆灭,苏俄逐步夺取了俄国的权柄。而约瑟普则加入了苏俄的军队,参与了对沙俄余部高尔察克部的战争。
也正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约瑟普认定了这一生的主要工作,那就是立志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一个类似苏俄、苏联一样的集团,完成对南斯拉夫人的团结统一工作。
这条路自然十分漫长,期间约瑟普经历了不少磨难,甚至多次被捕入狱。1934年,刚刚出狱的约瑟普,为了便于地下工作,得到了一个新的名字:铁托。
此后数年,铁托多次前往莫斯科,接受苏联的指导和培训,为后来重建南斯拉夫奠定了基础。当时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他们秘密组建了一系列分部,并且进行各种地下工作。
二战爆发以后,南斯拉夫王国覆灭,属于铁托的机会这不就来了吗?在苏联的帮助下,铁托顺利击败入侵者,基本完成了南斯拉夫的统一工作。
此时的南斯拉夫包含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黑山、马其顿,该联盟占据了巴尔干半岛绝大多数地盘,深受苏联的影响。那么这代表沙俄没能完成的工作,苏联完成了吗?这倒也不是。
二战结束以后,作为苏联一手拉扯起来的小弟,南斯拉夫按道理应该和苏联的关系非常融洽才对。然而还偏偏出了意外。
二战后的南斯拉夫,虽然和苏联有着相同的体制,但两家的关系却很一般,甚至到了针锋相对的地步。铁托还是那个铁托,但铁托不仅不愿意和苏联有过多接触,而且不愿意加入华约。这又是什么情况呢?
第一,南斯拉夫人打算自己单干
南斯拉夫人,过去一直接受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后来沙俄和奥匈帝国也想将其收入囊中。寄人篱下的日子他们实在是不想过了,他们就是想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而苏联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要领导南斯拉夫的工作,也就是将其纳入自己麾下,成为自己的小弟。如果能成为其一部分,那就更好了。这事儿当然是包括铁托在内的广大南斯拉夫人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南斯拉夫和苏联的矛盾逐步升级
早在二战期间,铁托和苏联就产生了一些矛盾。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覆灭以后,流亡的王室得到了盟军的认可,可真正在巴尔干半岛抗击德军的是铁托集团。
而苏联当时为了维持和英美之间的盟友关系,也承认南斯拉夫流亡朝廷的合法性,这成了铁托的一块心病。
1945年5月,二战胜利前夕,苏联不顾铁托等人的反对,曾私自计划将南斯拉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交给英美管辖,另一部分则交给铁托。这事儿自然遭到了铁托的强烈反对。
不过那时候南斯拉夫还要依靠苏联,因此双方没闹掰。到了南斯拉夫打算把保加利亚也吸收进来组建新联邦的时候,苏联又插手了。
保加利亚是希望和南斯拉夫平级,组成二元制联邦,而南斯拉夫则认为自己内部有6个共和国,保加利亚顶多算第7个。而苏联居然站在了保加利亚这边,因为苏联不可能直接控制南斯拉夫,但可以通过控制保加利亚,从而在未来达到控制南斯拉夫的目的。
还有一点,阿尔巴尼亚也是南斯拉夫极力想要拉入伙的巴尔干一份子。结果苏联又插手了,他们开始重点培养阿尔巴尼亚,增强自身对这里的影响力。只要阿尔巴尼亚加入南斯拉夫,那苏联在南斯拉夫内部,便有了代理人。
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这个自视为东欧二把手的南斯拉夫,觉得和苏联玩不到一块儿去了,因此在1948年双方决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援助和专家。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种存在形式。他们作为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国家,终极目标,就是完成整个斯拉夫民族的统一。
沙俄时期,基本完成了东斯拉夫、西斯拉夫人的统一工作,但没多久伴随着沙俄的覆灭,该战绩也随之消亡了。
苏联时期,以联盟的形式,勉强保住了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对西斯拉夫人,苏联只能采取华约的方式,加强对这里的影响力,并没有将其吞并。
至于南斯拉夫,那就更难了,虽然苏联对南斯拉夫的影响力很大,但由于距离上够不着,人家的态度又十分强硬,所以两家根本无法共融。这么一来苏联在合并南斯拉夫人的道路上,也铩羽而归了。
而1991年以后的现代俄国,甚至连东斯拉夫人的统一都没保住,他们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联合乌克兰和白罗斯,组建东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
走完这一步,才能考虑西斯拉夫、南斯拉夫的事情。当然了,这也是他们必须要考虑的事情,祖上办成的事情他们一定要办,祖上办不成的事情,他们也必须要试一试。办成了光宗耀祖,办不成大不了重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