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不能“慢慢治”,听之任之不可取。
出现气促时
肺功能往往已损失50%以上
此前,就有医学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提醒:慢阻肺早期没有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往往肺功能已经损失50%以上,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且,有70%的患者都属于这种情形。
如果一开始不重视、不干预,发展成中重度的慢阻肺后,每一次急性发作会加重一次,如果达到三次以上的发作,五年存活率不超过50%,发作次数越多,存活年限越少。
早期诊断、规范化诊治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管理、预后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活动后呼吸困难是
慢阻肺“标志性”症状
慢阻肺病人主要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部分病人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
咳嗽:慢性咳嗽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出现缓慢,迁延多年,常见晨起和夜间阵咳。
咳痰:咳痰也通常在疾病早期出现,多为咳嗽伴随症状,痰液一般为白色泡沫或白色黏稠液体,症状加重时可变为黄色或黄绿色液体。
气短、气促、呼吸困难:疾病后期主要症状,起初只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加重,病人在日常活动和休息时也会感到症状;活动后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胸闷和喘息:部分病人有明显的胸闷和喘息,常见于重症或急性加重患者。
慢阻肺患者存在持续气流受限,那么,气流受限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人体吸气时空气通过气道从外界进入肺部,呼气时空气通过气道从肺部流向外界。一个健康人正常的小气道,呼吸时空气容易通过,呼吸轻松。而一个慢阻肺病人的小气道,气道结构发生了变化,它变窄了,使得呼吸时空气流动受到限制,空气通过不顺畅,呼吸就会费力。
尤其要注意的是,慢阻肺病人的气流受限是不完全可逆的,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气流受限,即使经过治疗,气道也不能完全恢复至正常通气状态。
慢阻肺病人为什么在活动后会感到气急气促?
因为病人的气道结构发生了变化,空气通过不顺畅,它使得呼气时空气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困在肺泡内出不去,肺泡就像一个膨胀过大的气球,肺泡壁弹性减退,回缩力下降,导致人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空气全部呼出肺部。而人在活动时,人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氧气来提供能量,呼吸频率会加快,即每次呼吸的时间变短,气流不顺畅的问题也就会愈发突出、明显。而且糟糕的是,越来越多的空气滞留在肺部呼不出去,也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吸进新鲜空气。所以,尽管呼吸加快了,病人仍会感到胸闷憋气。
肺功能检查
提示早期发现
既然病程发展后干预会变得比较棘手,慢阻肺有没有早期发现的好办法呢?当前,慢阻肺筛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初步判断得病的可能性,每年到医院做一次肺通气功能检查,检查报告会列出初步诊断结果。检查报告上会有FEV1/FVC这一指标,如果实测值低于70%,说明通气功能可能异常,请将检查报告拿到医生处,以决定是否要干预。
慢阻肺病人应该尽早接受正规治疗,每天坚持用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在使用吸入药的过程中注意正确使用吸入装置。
(来源:《文汇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