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志愿军》:如何以战略视角拍好“立国之战”?

素生 健康养生 2024-12-18 2 0

电影《志愿军》:如何以战略视角拍好“立国之战”?

国庆档往往是电影发行的兵家必争之地,今年国庆档,共有12部新片登上大银幕,创造了27.23亿的总票房。在这种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中,《志愿军》成为映后全平台开分均最高的口碑佳作。这恰恰是《志愿军》最大的意义,找到历史的“缝隙”,在史实的基础上建构艺术的表达,并由此引发更多观众对这场“立国之战”的关注,激荡起更波澜壮阔的爱国之情。 无论从立意还是制作层面,《志愿军》都是一部有史诗意义的经典作品。从大处着眼,影片用战略叙事讲好历史和人物的故事;从小处落笔,影片中不乏生动细节和富有内涵的诗意表达,这充分证明制作班底对于如此宏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恰当把握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影片试图以其本身回答一个问题:身处和平年代,我们为何还需要《志愿军》? 大处着眼:战略叙事下的史与人 如果说此前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大多关注某一场具体战役展开叙事,那么《志愿军》就是以较长的时间跨度和空间维度讲述抗美援朝的全貌历史,用战略视角谱写一部关于中国亦关于世界的宏大史诗。 在时空层面,《志愿军》既有注重全局的战略视角,也关注重点聚焦的战术描写。一方面,作为“三部曲”中的首部问世作品,《志愿军》描写了大量中央决策过程,以讲清志愿军出征朝鲜的前因后果。比如在开头部分,主席听闻朝鲜人民军一路高歌猛进后说:“表面上看是大胜,再往南是步步危机!”电影用一句话表现出主席作为军事家的战略视野和决策伟力。又比如影片详细讲解了苏联难以提供空中战略支援的历史背景,但党中央仍然决策跨江作战,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彰显出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国际责任。 另一方面,《志愿军》也在宏大叙事的框架中以连续性关注着这场“立国之战”中的重点战役,在史实的基础上建构艺术的表达。过江前夕,朝鲜军代表已与主力部队失联,彭老总仍然独自前出渡过鸭绿江;两水洞埋伏,通信排成了最能打的“第一批烈士”;挺近德川,志愿军脱裤子渡过冰冷江水打了个大胜仗;奔袭三所里,38军113师全速跑步前进,先敌5分钟占领三所里村;阻击松骨峰,三连全体战士用铮铮铁骨对抗美军飞机大炮,成为“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并未仅仅讲述某一场战役的故事,却将剧情中呈现的每一场战役都表达得极为生动。在史实的基础上建构艺术的表达,影片用历时性的一场场胜仗,彰显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苦与不易,用全景视角抒写着中的史与人。 在视角上,影片既注重中央的高瞻远瞩和顶层设计,也关注小人物、小战士的生命轨迹。尤其是,影片对于基层指战员的聚焦刻画,激发起更接地气的深度情感共鸣。比如孙醒、戴如义、杨少成三位战友,在松骨峰之战前刚刚久别重逢,意气风发地组成了默契的“铁三角”。他们在松骨峰上的约定与此后三人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场面形成了足够有冲击力的对比,也成为全影片最感人至深的画面之一。 将战略与战术相结合,将大历史与小人物相结合,《志愿军》抒写着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也塑造着一位位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形象。正是因为故事足够动人,才能让观众铭记历史,正是因为人物足够立体,才能让我们感怀先辈。“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过去,就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在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影片用宏大与细致的结合,抒写了一段光辉的过去,为当下的和平幸福生活提供了来自电影的答案。 小处落笔:修辞细节中的诗与意 从小处落笔,《志愿军》在制作和艺术表达方面充满匠心,用细腻的笔触、精良的制作、富有深意的修辞,描绘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电影中大量细节感人至深,这最突出表现在服化道方面。从墙上悬挂的地图,到手中紧握的冲锋枪,从翻山越岭的装甲坦克、迫击炮,到联合国大会的场景布置,《志愿军》尽可能1:1还原每一个战争年代的细节,从而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也正是凭借这些细节的匠心制作,《志愿军》赢得了来自军迷和历史爱好者等资深观众的热烈好评,准确地描绘和记录了战场与时代的风云变化。 除此之外,影片对于人物细节的关注也描绘着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杨三弟作为新兵初上战场,却成了通信排首场战役中的唯一生还者。排长身负重伤仍然挺身炸坦克的画面始终浮现在他脑海里,以至于他跪趴在排长遗体前道歉的画面令影院中不少观众都低声啜泣。某种程度上,电影用不少特写镜头关注了人物的细节,并由此塑造出志愿军战士平凡却伟大的形象,洞见起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并实现着对志愿军老兵的现实人文关怀和崇高精神歌颂。 与制作同样重要的,《志愿军》也在表达层面采用了大量视听修辞,从而传递出深厚的意义内涵。比如1950年国庆,主席发出“新中国,一岁了呢”的感慨与随后询问林巧稚大夫接生新生儿情况形成了巧妙地互文。影片用新生儿暗喻着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并以人民代表“用生命保护孩子的安全”的表态强调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坚定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信心。并未用死板的陈述来表达,反而是用修辞强调抗美援朝战争捍卫和平的伟大意义及其作为立国之战的历史地位,《志愿军》的表达不可谓不精巧。 精神使命:以史鉴今成就民族未来 在和平年代,我们为何需要一部全景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志愿军》?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抗美援朝史是一段足够重要,却并不真正为人熟知细节的历史,而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恰恰成为传递知识、弘扬精神的绝佳媒介。从这个意义上看,《志愿军》是一部生动的国史、军史教育片,是一部缅怀先辈、铭记历史的爱国主义情感片,也是一部鼓舞斗志、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宣传片。 从影片中,我们看到了血染征袍的壮烈历史,从历史中,我们见证着先辈为和平流过的血与泪。从毛岸英“要做第一个兵,准备为祖国而战”的宏图壮志,到周总理“只有打赢,中国人才能生存下去”的振奋决心,再到毛主席“上下同欲者胜”的战略判断,我们从一句句电影金句台词中感受到当下和平的来之不易,共鸣着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厚内涵,也体悟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大国担当。 对于行业来说,《志愿军》以精良的制作方案和成熟的工业体系,成为对战争类型片的一次创新,亦成为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迭代发展。当“立国之战”以全景式、战略性的视角被鲜活呈现在大银幕上,其对行业产生的深入影响就早已超越了票房这一单一衡量指标,成为相关国战战争题材影片的经典之作。 在影片末尾,《志愿军》为角色新线索留下彩蛋,这也是影片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建构艺术表达的具体表现。李晓的哥哥作为全新人物出现在影片末尾,用更吸引人的方式引发了观众对下部影片的期待。 某种意义上,这恰恰是《志愿军:雄兵出击》的初心与远望:以“三部曲”的形式,以文艺的表达,以赓续血脉、弘扬精神的责任担当,继续向更多人讲述这段生动壮烈的历史,也让更多人深刻理解,这段历史就是今日幸福生活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素生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