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成果展示:基于体育竞赛的大学公共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紫语 健康养生 2024-12-18 2 0

以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某一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媒介,以课内的体育教学作为出发点,以体育竞赛作为课内外实现有机融合的载体,通过组织和参与课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和校外体育竞赛三个层级的体育竞赛,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课内引导课外、课外促进课内”的教学方式,最终实现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

         

           

 体育竞赛的设置是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桥梁,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由于不同运动项目竞技属性存在着一定强弱差别,因此要将课内体育竞赛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和基础,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合理的设置体育竞赛,体育竞赛的内容和规则要适合在课内开展,也方便学生在课下进行自我组织。校内体育竞赛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拓展和发展,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课程项目的设置情况、学生的需求情况等综合考虑来设置校内院系间的体育竞赛项目,部分不便于组织校内体育竞赛的项目,要通过学生体育协会、体育学习小组的形式由学生自我组织竞赛。校外体育竞赛是体育课程教学升华和亮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培养体育明星和体育骨干。

二、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价值


(一)以赛促育

Gafurov I R2014)指出体育在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社会适应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课内外体育竞赛,可以更好的树立树立规则意识、正确的胜负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体育竞赛是以对抗为主的活动形式,这里面既包括与对手的对抗,也包括与自身的对抗,还包括与队员的协作。因此通过体育竞赛可以锻炼学生自信、顽强、不怕吃苦、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品质,还可以让学生树立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战胜自我的自信心,也可以培养学生互助协作,彼此之间互相成就、团结友爱的团队意识。通过参与体育竞赛,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着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敢于接受竞争,能够坦然的面对胜利与失败;能够更好的调整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阳光的心态;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更好的实现体育的育人功能。

(二)以赛促学

“以赛促学”可以更好的打破学生传统的被动式体育学习方式,教师通过组织不同规模、不同负荷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体育比赛的过程,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锻炼意识,有效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的课程目标。特别是在体育课内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单项专项运动技术、专项体能等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育竞赛,提高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体验比赛、享受比赛,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建立起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游戏性、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三)以赛促练

参加体育竞赛是大学生检验体育课程学习情况一个非常重要且有效的途径。特别是课内体育竞赛的组织,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体验体育竞赛的魅力。学生能从体育比赛过程中对所学习技术动作有着更为直观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热情,有的放矢的去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对于集体项目或者需要学生间配合的比赛,学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不但需要不断的提升自我,还需要能够很好的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也需要体育老师的指导与帮助,这样不但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练习的过程,打破了体育课内外的界限,提升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以赛促体

通过体育比赛不但可以检验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了解个体体能的薄弱点,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开展体能训练。众所周知,体能训练的学习和练习过程相对比较枯燥,学生很难自主的全身心投入。通过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体验到体能改善的效果,提高学生课上学习和课余锻炼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提升体能水平。同时,学生在持续的参加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能水平,设置合理的目标,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体育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态势。

三、相比于传统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良和优化。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课内外的统一,要改良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体系,根据项目特征和学生身心特点、主体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便于设计出围绕教学内容的竞赛项目,在保证竞赛难度、竞赛内容、竞赛组织形式、竞赛方法符合体育教学内容的需求基础上,使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参与到体育竞赛中来,做到“勤赛和常练”。通过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让教师的教和每一位学生的学都能有机结合。

(二)课程评价方式的优化

以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要把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维考核机制来鼓励和鞭策学生的进步。考核的内容要不但要包括基础知识、专项体能、专项技术,还要包括学生的体育参与度和发展度。可以建立简易的学生学习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将参与校内体育竞赛作为体育课程学习的加分内容,根据体育比赛的名次,设置不同的加分级别。参与校外体育竞赛为校争光,获奖或者取得一定的名次,可以直接予以奖励,直接在考核成绩的总分或者运动参与模块奖励到规定的分数。

(三)课内外的有效衔接

传统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早锻炼、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活动等作为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主要内容,能够客观反应学生的体育参与度,但部分内容与体育课教学内容是割裂开的,对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客观性略显不足。而以体育竞赛为主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体育竞赛作为体育课内外有机统一的媒介,在进行体育竞赛的设计与组织时紧紧围绕课内教学内容展开,对部分竞技属性较弱的体育项目或者不便于开展班级间、院系间比赛的项目,利用手机等智能终端的现代化技术方式,通过课后小组或者线上的方式展开体育竞赛,这样可以更好保证课内外的有效衔接。

 

课内体育竞赛掠影:


校内体育竞赛掠影:


校外体育竞赛掠影: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紫语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