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毽球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各种优点和作用,提出毽球项目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作用、良好的健身价值、高度趣味性和广泛适应性,完全符合现今全民健身运动的国情民情,是极好的全民健身体育项目。
关键词 毽球 全民健身体育项目
全民健身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而现今全民健身运动经费缺少,场地器材匮乏,公民健身意识淡薄等国情,使全民健身运动的红火开展遇到了不少困难。而毽球项目的特点很好得适应了全民健身运动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值得更好地推广。
一、毽球运动的特点
(一)毽球运动项目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作用的特点
毽球是在我国民间踢毽子游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的产物,而我国民间踢毽子游戏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它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至清末达到鼎盛。当今社会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民族体育项目也受世界体育的冲击,保持民族体育的独特性和民族价值观念的完整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成为当前重要任务。毽球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它的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毽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健身价值
毽球对参与者有极高的健身价值。踢毽球时,要求精力高度集中,重心降低,眼盯球、快速移动。球到脚到,准确、快速地完成动作。通过不同的动作,使上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使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毽球运动能全面地锻炼全身骨骼、肌肉、韧带、关节,发展人的律动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活性,大幅度的刺激大脑中枢神经活动,进而改善提高机体抗病免疫能力。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之一。
(三)毽球项目具有高度趣味性和广泛适应性
毽球运动趣味性高、运动强度可控,安全可靠、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毽球踢法灵活,花样繁多,具有很强的健身性,娱乐性。参与毽球运动的门槛和条件很低,技术动作简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不受年龄、性别、技术水平、身体条件及参与人数的限制,运动难度可大可小、可自我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毽球运动中的花毽集健身性和表演性于一体,复杂多变的技巧动作极具观赏性,常出现于节日庆典和舞台表演。毽球的广泛适应性表现在器材简单,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四季皆宜,投入经费极少。中国人在房前屋后健身的习惯在毽球上得到了满足。。
二、现阶段毽球运动推广的方法与建议
(一)加强毽球运动的普及
毽球在全国各地展开的程度不同,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健球健身运动方面独特的优势,让群众意识到毽球运动的可行性并愿意从事毽球运动;具体如利用公园、社区等活动场所进行毽球健身运动,营造毽球运动的氛围,让群众目睹毽球运动的趣味性,观赏性,让一部分人带动另一部分人。政府定期组织毽球比赛,并对取得成绩的选手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进一步激发人们参加毽球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提高毽球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
毽球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的潮流下,西方体育日益盛行,压缩民族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应积极对毽球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开展毽球运动发展的理论研究。加强宣传引导,拓展毽球民俗体育的发展空间,促进毽球民俗体育运动与现代全民健身运动相结合,使毽球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沃土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壮大。
(三)加强学校毽球运动的开展
将毽球项目纳入到校园课程体系中,这既是毽球运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毽球运动能够培养学生拼搏、协助、团结、创新的精神。在中小学体育课中设置毽球课程,符合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育特点,可以在对青少年进行毽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在高校体育系中开设毽球课程,特别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为将来培养一大批比较专业的毽球健身运动指导员和教练员。在高校普通系开设毽球选修课程,使喜欢毽球运动的学生能学习并掌握毽球基本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毽球运动裁判法和竞赛组织方法,不仅可以培养这部分学生对毽球的兴趣和技能,还可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开展毽球运动,带动当地的毽球运动发展。
(四)加大毽球教练、师资培养力度,提高科研水平
教练、师资和科研队伍的缺乏己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学校毽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需要加强教练、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科研水平。多在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毽球课程和教练员培训班。培养工作在第一线的教练、师资队伍,为普及毽球运动提供教练师资保证,进一步提高毽球的教学、训练与科研水平。
三、小结
毽球运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是极好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只要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开发和引导,便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取得一席之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松泰,费薇娜.毽球作为全民健身运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J].文化建设.2009.13.
【关键词】全民健身 负荷强度 意识 对策
一、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
1.经常参加体育的人数状况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我国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结果中的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城市居民中十六岁以上的有34.34%的人参加了一次体育活动,达到体育人口的为15.50%,2000年调查报告中显示,无论是参与体育运动总体人数还是体育人口的比例,都明显比1996年有所提升,尤其是体育人口提高的幅度极为明显,可见这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工程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
2.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状况
众所周知,每一项体育运动的开展,它的必备的条件就是体育场馆和设施。因为场馆和设施是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然而,体育场馆和设施也是全民健身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综观我国的历史,虽然经历多年的努力,政府在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上都有很大的投入,但距离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场馆建设速度极为缓慢,数量严重不足,人均占有场地量仍然很低。即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如此。更有甚者,在这些大都市里,即使建起了各类不同的体育场馆,但这些场馆的归属权和经营权也都发生显著的变化。大部分被私人承包经营,许多场馆、器材不能向大众公共开放。这样公共型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减小,从而导致参与运动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
3.大众体育的消费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把目标放到了生活质量方面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涌入人们的脑海,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消费已成为大众消费领域所读到的新话题。“花钱买健康”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这时体育已从福利向消费过度,从而走向市场化。通过文献资料表明,即便体育走向市场化,“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城乡差距严重,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城市高于农村,这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相符。迫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人还是把精力投入到工作方面去,为生活而奔波,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就更谈不上体育结构的消费水平了。
4.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状况
根据国内外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一些文献资料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起步较晚,至从1994年6月10日颁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数量上迅速增多,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中国群众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体育导员数量的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有明显增加趋势。到目前为止,根据我国人口数量和参与体育人口的比例来看,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的要求,到2010年,我国将会有一支60-65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基本上接近社会体育指导员与总人口千分之五的比例。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然而,目前我国所具有的社会指导员数量与之距有一定的差额,不仅如此,在这些社会体育指导员中,总体数量缺乏,各级别之间的数量比例不协调;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普遍偏大,表1显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不甚合理,41-50岁的占31.43%,31-40岁的占27.18%,50岁以上的占26.1%,其中9.23%是61岁以上的,30岁以下的仅占15.27%。从总体来看,虽然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偏大,但他们从事体育工作的年限并不长,其中5年以内的占据29.38%,10年以上的占32.30%;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需要加大力度进行优化。
文化层次方面: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层次较低,但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更低;从表2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3%,高中占45.6%,初中占39.4%,初中以下占7.7%,在文化层次上至少有50%的社会指导员学历偏低或缺乏体育专业基础知识。
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WTO)界定: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它应包括正常的心理、生理、精神状态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健康是人人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目标,促进健康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公民参与体育锻炼是显示综合国力的的重要方面,尤其是青壮更是应该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是社会推进全民健身的主力军,因此,要增强他们的全民健身意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积极健康的全民健身意识。
2.加大投资力度,推进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通过《全面健身计划》颁布以来,群众体育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区域是在经济上呈现一定的差距,人们在消费观念上持有不同的态度,所以有部分地区开展的并不太理想,主要是缺乏一定的资金做保证,这就需要政府给一定的扶持,把《全民健身计划》这项活动落实到实处。据2001年中国群众调查的结果报告显示,全民健身活动各活动地点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为保证场馆的运作,除政府投入外,更多是靠自已的收入,有自办俱乐部、租赁体育场馆设施、出售会员卡等,这些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参与健身的消费者,虽然国家一些场馆管理者一致认为体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其经营是非赢利性经营。但是,体育场馆搞经营只是为了保证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运行状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加,为确保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对体育事业方面的投资随财政的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政府目前应该鼓励社会各种形式的团体,开展和支持体育事业,大力发展体育产业,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体育市场的开发。从而在更大更广的程度上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3.高度重视和保障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为了发展大众体育事业,真正提高全民体育锻炼的水平,就必须重视体育指导员培养的目的性,如果这一最根本的保障都不能明确实现,那么不管其他方面的条件多么完善,其他各项事业取得多大的成绩,一切都将陷入本末倒置的错误之中。所以,有关部门首先应出台明确详实的体育指导员认定制度,地方政府、公共社会团体、体育协会应为体育机构、场所、社区配备体育大学毕业或参加过体育指导员培训、具有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4.选择适宜的体育活动项目锻炼的负荷强度
在我们国家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从而导致肥胖,“减肥”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最敏感话题。这时人们就会把目光投入到健康上来,使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然而,增进健康的主要途径是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效果好坏是一个人获得健康的主要因素。据芬兰科学家报道: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比不运动的人早死率低频56%,偶尔运动的人比久坐不运动的人死亡率低23%,可见运动对人体寿命影响是很大的。参与体育运动必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并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可是,过高的运动负荷会损害健康,过低的运动负荷会达不到健身的目的,那么选择适宜的负荷强度也就成为进行身体练习获得健康的有力保证。
通过现代健身领域科学研究数据表明,通过体育锻炼获得健康一般以有养运动代谢为主,中等强度为宜。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活动是指一般每周消耗1000卡热量的体育活动,其吸氧量达到最大吸收量的60%。而每次锻炼时保持心率100-120%次/分,应占锻炼时间2/3左右为最佳。实践证明,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明显减少患有冠心病、癌症、糖尿病等一系列“文明疾病”的可能性。对大众而言,经常参与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获得健康活动的人们是足够的。但是并不意味就不能参与大强度体育锻炼了,对于不同的人群,要因时因地而宜,采取相应适宜的负荷强度,最终达到健身的目的。
三、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宣传引导
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使居民对“全民健身工程”的认知有待提高,理解全民健身工程的伟大意义。根据现有条件和状况,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广告等媒体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居民健身意识,提高居民对健身的认识水平。
2.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构建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也是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一是体育场所要考虑“全民性”。根据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社会阶层、活动项目等特点,对体育场地规划建设,要符合实际,具有特色,人民喜爱的健身场所。二是体育场所建设要有新的理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健康的基础上,向“多功能”和“场园一体化”的格局方向发展。积极开发农村和社区体育场地,为构建全民健身活动服务体系而努力。因此政府、社会和单位应高度重视中青年人的健康问题。
3.不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在我国发展较晚,1994年我国才正式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针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目前现状所存在的特点,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动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任务。通过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工作分配困难原因进行的客观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当紧缺的现状,提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途径,高校体育专业应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参与培养体育指导员工作,以适应全民健身运动的需要。鼓励并支持对健身锻炼的爱好者与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参与全民健身的指导工作,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存在问题可以归结为人们的健身意识观念淡薄、场地设施资源缺乏、数量短缺、开发利用不足、经营管理不完善、法制制度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等,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政府及各级体育部门应该出台一些关于鼓励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政策,克服由于这些不利因素给全民健身运动所带来的困难,创造出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公平环境,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先进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 [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3.1
[2]同英,王智平.对不同年龄人群未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3]肖莲花,金育强.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4]李显国,刘涛,赵先卿.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3).
[5]旷怡,张翔,刘平.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
[6]黄国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探析[J].林区教学,2007,(6).
[7]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4).
关键词:
0导言: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执行,我国全民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多,全民健身运动成绩斐然。但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严重阻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现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体育健身设施和场所增多,体育指导员数量增加,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和体育人口比例有很大提升,全民健身意识显著增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体育锻炼设施滞后且不足,体育场馆建设迟缓,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不高,各地体育消费水平差距大等,制约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持续发展。
2.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体育锻炼场馆和设施不足且相对落后
近些年来,我国体育锻炼场馆数量增多,绝对数量似乎可以满足大众需求,但是,我国体育锻炼场馆在分布结构、分布地点、利用率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主要是自家庭院、居民小区、公路街旁,这些场所缺乏专业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指导,十分不正规。第二,由于区域差异和城乡差距,使我国体育场所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城市地区多,农村地区少,且主要分布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周围,可以供普通利用的场馆和设施十分有限,利用率低。第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体育场馆和设施设置相对落后,缺乏国际先进体育设施。
2.2 体育市场发育不良,大众体育消费水平低
一方面,受经济收入和时间限制,我国体育消费主体需求量少,买方市场难以成型,大众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另一方面,由于体育市场主体市场敏感度低、 对于产品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中介组织不健全等原因,致使体育产品品质差、市场主体缺乏自主性,难以形成健全的体育市场运行机制。
2.3 全民健身意识相对不高,健身运动缺乏科学指导
目前,我国居民对健身的重要性意识不够,缺乏体育精神,大量的闲暇时间被用来看电视、上网等,全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且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锻炼者不能选择适当的健身项目选择和健身方法,不仅影响体育锻炼效果,且极易导致身体不良反应的产生,甚至影响生命安全。
3. 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3.1 更新体育场所建设理念,合理布局体育场所
一方面,应及时更新体育场所的建设理念,根据民众的健康需求塑造最新理念,向"场园一体化"和"多功能"格局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体育场所的分布结构应根据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分布特点、社会阶层等合理布局,以满足不同体育人口的健身需求。
3.2 大力发展体育市场,提高大众体育消费水平
培养体育市场,提高大众体育消费水平,最根本是要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经济是基础,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水平,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举措。此外,根据体育人口喜好增加健身运动项目,建立不同类型的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等,增加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完善体育市场运营体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体育市场体系。
3.3 大力培养体育专业人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健身、体育锻炼的需求逐渐增加,体育市场的拓展是大势所趋,一旦体育市场拓展,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因此,各大体育院校大力增强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满足社会对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高等院校应积极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壮大社会体育指导队伍。
3.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健身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健身知识,弘扬体育精神,以提高民众对于"全民健身计划"的认知,理解全民健身运动的价值。政府相关部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积极宣传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弘扬体育精神。
关键词:残疾人;全民健身;必要性;对策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逐渐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变为重视精神享受,更为关注自己的健康,因此体育活动被人们所重视,全民健身越来越普及。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举办,也让世界看到不一样的中国。从奥运会到残奥会、特奥会,中国已逐渐被世界认可。世界各国在发展奥运会体育事业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体育事业更需要被关注和得到发展。我国目前有6000多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而残疾人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健全人体育事业一样,不但能激发自强精神,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都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二、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必要性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机械生产使劳动力得到解放,产生了闲暇时间,人们开始用体育来追求自身健康、自我认同,健身体育的发展也成为必然。随着体育的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更加普遍,更多的人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比起健全人,残疾人体育更应受到重视,残疾人体育也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残疾人由于长时间不活动,导致部分机体坏死,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缺乏独立、自立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残疾人坚持科学系统的体育健身运动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承载能力,减少关节损伤,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还可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康复。经常参与健身运动不仅能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集中力量增强自身的能力。许许多多残疾人把常常参加运动作为克服生活中的障碍和提高社会地位,改变生活方式的一种工具,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残疾人的健康大有裨益。
(二)有助于缓解压抑心情,加强与外界沟通
许多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形式的身体活动,是因为能找到乐趣。残疾人参加团体体育活动,像轮椅篮球赛,5人制、7人制足球赛,包括许多户外的体能运动,如爬山、越野滑雪等,让许多残疾人发现挑战自我会感到身体舒适。有慢性麻痹症的运动员参加体育运动项目最常见的是以冲刺比赛而快乐。残疾人经常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放松压抑的心情,减少了抑郁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自杀率,更好的诉说心事,得到慰藉,使他们更好地敞开心扉,互相帮助;经常参与健身运动,也可以更多的接受外界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有助于保持良好工作态度,增强信心
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改善残疾人的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经常参与健身运动有助于消除缺陷心理、挫折心理、依赖心理、防御心理带来的种种弊端,使他们不再过度自卑,有信心去面对生活,自立、自强,更以真诚的心去接受别人。通过健身运动,积极参与社会,增添生活情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域;同时经常参与健身运动还可以通过意志和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使他们的人生从此绚丽多姿,更加美好。
(四)有助于促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参与健身运动保障了残疾人更快的回归主流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促进了残疾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更容易心灵沟通,能更好的组织家庭一起面对生活,提高自信心。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调动社会力量帮助残疾人进行有组织,有目标的社会活动,积极地、科学地解决残疾人的社会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和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
三、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对策
中国是个发展的大家庭,残疾人虽是弱势群体,却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普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残疾人参与健身运动便成了重中之中。组织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健身俱乐部等,鼓励、推动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健身锻炼行列中来。
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场所,缺少适合残疾人锻炼的专用设备和器材,缺少组织体育锻炼活动的骨干,缺少辅导书籍和专人的指导、咨询机构等均是制约残疾人不参与健身活动的因素。从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宣传以及社区或街道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状况来看,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外部条件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了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ZZ动。
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落实好全民健身的有关要求,推广适合于残疾人开展、小型实用、健康文明的健身方法。坚持“贵在参与”的要求,要逐步补充和完善残疾人锻炼的体育设施,并把残疾人体育纳入规划、统筹安排。在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吸纳社会资源,逐渐将残疾人体育市场化、社会化、资产化,确保残疾人体育进社区、进农村。
(一)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参与意识
残疾人因为自身社会地位差、受教育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他们参与全民健身的观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残疾人总体文化程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残疾人中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当然这与残疾人生理上的缺陷行动不便有关,因此造成社会生活面较窄,获取信息较少有关。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真正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落到实处,形成广泛、自愿、积极的全民健身热潮,积极鼓励残疾人的参与意识。
(二)保障健身设施充足
残疾人开展健身锻炼需要适合于他们特点的场地,专用的体育设施、器材。为残疾人体育健身提供优化服务条件,要从社区健身环境入手,创造无障碍社区体育环境。由于过去重视不够,许多健身设施不足直接影响了残疾人的健身运动。因此政府部分要大力开展残疾人的健身体育,为残疾人优惠开放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地的。同时,要设计增添必要的残疾人专用体育设施、运动器材。在建设社区健身设施时,兼顾残疾人的特点,建立一些对残疾人心灵有帮助的机构,健全他们的心理。
(三)给予帮助,减轻就业压力
由于残疾人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心理普遍脆弱,内心封闭、压抑。多数处于下岗或失业状态,经济收入主要依靠摆地摊或亲朋好友接济。目前, 残疾群体面临的最紧要的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 必须将其融入脱贫扶贫的社会支持体系中, 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支持永远是世界性话题, 是人类文明的最高诠释。
残疾人肢体的残缺、行动的不便,无法与正常人一样。它们社会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工作不能解决,更有甚者温饱都成问题。因此全社会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积极帮助他们。各级政府部门应彻底做好残疾人的安置工作,积极的联系各行业,让有一计之长的残疾人尽快地参加工作,并帮助身体较好的成年人学习技术,以方便他们可以更好地找到适合的工作,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四、结语
全社会应当更多地去关爱残疾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培养体育骨干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给予他们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让全民健身运动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提高全民的素质,增强体质,让中国更加美好、繁荣、富强。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王广虎, 张宏坚. 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8(4)
关键词:太极拳;全民健身;作用
1.前言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优秀拳种,蕴涵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哲理,常被称之为“哲拳”。由于太极拳能够有效的调节人们的身心“和谐”,目前国内外约有数千万人以太极拳为主要健身康复手段而常年参加练习。在举国掀起全民健身热潮的今天,本文希望通过对太极拳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行探究,以求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太极拳的独特健身魅力,为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运动推波助澜。
2.太极拳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太极拳这个名称是因为拳法变幻无穷,遂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而被命名的。太极拳有陈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 这是太极拳的五大流派,其中每一流派中又各有小的派系流传,如济南有洪传陈氏太极等等。研究太极拳的书籍、文章、音像资料比比皆是,太极拳不仅仅是一个拳种,更是发展成了一种文化类型,在全球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全民健身是指全体人民为了增强体质,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达到健身的目的。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如今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逐渐意识到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性。一方面,国家投入资金,兴建“全民健身路径”,提供更多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不断提高,体育活动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展开。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展开。
太极在全民健身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最早提出健身长寿观念的拳种。第二,太极拳适合于各种健身锻炼的组合形式,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第三,太极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国千年文明发展的特征,对于培养和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树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有着不可取代的功能。
3.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3.1 太极拳对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太极拳的优越之点就在于,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注意力集中,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而动作上也有较高的要求,练习太极拳时,动作需要完整连贯,由上到下、由内至外,前后连贯,绵绵不断,还需要需要有良好的支配和平衡能力,因此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这也间接地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加强了大脑方面的调节作用。
3.2 太极拳调节心理的作用
太极拳要求动静结合,在练习过程中身体虽动,思想却处于集中、入静的状态,太极拳的很多理论也要求人们把太极拳“养气”的功夫贯穿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要有涵养,要心平气和,功夫不只体现在练拳中。以前我们总认为太极拳更受白领的欢迎,但现在很多体力劳动者也参加这项活动,因为一般的体力劳动都是局部肌肉、关节在起作用,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很容易造成局部的劳损,而且由于单调的肢体重复,精神系统也没有得到调节。通过太极拳活动,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达到体内平衡。从而可以达到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作用。
3.3 修身养性的教育作用
太极拳的学艺和练功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要求常年不懈,坚持有恒。通过不断克服训练过程中的种种磨难,培养出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总之,通过太极拳长期系统的锤炼,不仅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而且可以培养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忍不拔、勇敢无畏、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太极拳是武术,特别讲究武德,“未曾习艺先明德”,是太极拳练习的首要条件。练习太极拳还要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容、容忍。
3.4 娱乐观赏、增进友谊的作用
太极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熏染,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具有很高的娱乐观赏价值。赛场上,各式太极拳淋漓尽致的发挥,无不充分展示了运动员浑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演练技巧。观赏太极拳表演时,会使人享受到形的飘逸,力的风采,健的英姿,神的韵味,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启迪,在欣赏太极之美的过程中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通过太极拳的习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加强交往的机会,让人们在增进太极拳技艺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鉴于太极拳此种重要的作用,国家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过程中多次推荐太极拳,希望太极拳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大放异彩。
4.结语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种集健身、修养性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和重要的医疗保健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是一项造福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事关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弱,以及国民的健康精神面貌,通过分析讨论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太极拳练习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服饰,且受季节、时间影响较小,花钱少,易于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单位,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开展太极拳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明显效果。因此,建议社会各界都能因地制宜的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建议加大太极拳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发挥太极拳的优势,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实施,有利于增强国民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交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月龙. 心理健康全书(修订版)[M].北京:海潮出版社.
[2] 张敬义. 太极拳理传真[M].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3] (法)一行禅师. 生命的转化和治疗[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4] 朱月龙,主编 心理健康全书[M]北京:海潮出版2006.
[5] 孙德瑞,等 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因及对策[J]育学刊, 2001(7).
[6] 旷文楠 道家保健体育的新使命[J]成都体育学院报,1997(1).
[7] 张敬义,编著 太极拳理传真[M]重庆:重庆出版,2005.
[8] 张肇平、杜飞虎 论太极拳[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版社,2005.
[9] 王丽娟. 高校健美操教学探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7, 4:274.
【关键词】网球 全民健身 终身健身
一、问题的提出
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宜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伴随着网球运动项目在整个体坛地位的上升,以及我国网球运动员在各项赛事中的优异表现,国内涌现出大量的网球爱好者并且全国网球场也迅速扩张。这让我们不禁要问:网球运动走向大众化是否合理?换句话说,大众网球运动是否适合全民健身?是否适合终身健身?我国的网球设施建设是否能满足大众的健身要求?
二、大众网球具备全民终身健身运动的条件
(一)大众网球项目的运动特点
从体育运动项目理论方面来说,大众网球运动过滤掉高强度的技能要求后,仍然对运动者的身体机能有很大帮助。首先,大众网球能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本身,网球运动就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在运动中,人们不停地在底线和两侧来回奔跑,这能够有效提高运动者的肺活量。普通人的肺活量为3000ml-4000ml,而长期参加网球运动的人一般可达5000ml。其次,大众网球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促进体格协调发展。身体素质是身体发育状况和生理功能状况的综合表现。坚持网球运动能极大提高个人速度、耐力、身体力量以及灵敏性和协调性等各项身体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体运动机能。再次,网球运动是一项需要身体各器官协调配合的运动项目,如运动者击球时,需要上下肢密切配合,需要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腰部、腿部的大小肌群共同参与完成动作。就这一个击球的动作,如果青少年运动者经常练习,不仅使以上诸部位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有助于改善和矫正身体姿势,促进身体各部位发展,形成匀称、健美的体形。同时,网球运动项目被人们称为“绅士运动”,它一直强调自身的运动精神,即,在运动中,必须全神贯注排除一切杂念,在快速的奔跑击球和大力扣杀等活动中,把一天的疲劳、困扰等挥洒得干干净净,使身心彻底地摆脱压抑和束缚,促进运动者的身心健康。
(二)大众网球运动具备全民性
竞技比赛中的网球运动纵然不适宜所有民众,但是如果将网球运动大众化,去掉其中高强度、高难度、高标准的动作技能和要求,保留网球核心部分,同时,降低网球设备和器材成本,那么,可以说,大众网球是最具备全民健身性的运动项目之一。与其他运动相比,大众网球更加强调的是网球精神,也就是其内含的社会价值。据调查广州市网球运动分布情况是,大部分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员在年龄和职业方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参与网球运动的主要动机是娱乐休闲和健美健身。社会上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员较多是具备中高收入、较高消费能力和业余时间较多的人。大众网球的发展基础是素质较高的收入群体,这为网球参与者的整体素质打下良好基础,其发展趋势必将是由高收入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发展,由中青年运动群体向老年和少年群体发展。网球运动的大力发展必须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才能有利于网球运动的普及。
大众网球所强调的文化底蕴能被全民所接受。长期合理的网球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综合素质。网球通过运动中的技能、心理、准则、礼仪等,将网球文化所有的思想模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有机融为一体,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练习、竞赛,能让运动者学会思考、学会动脑、学会运用技巧和战胜困难、克服弱点;同时能调节情绪,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强化积极情绪的作用,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展现自己的能力,充分享受掌握技术的成就感、比赛获得的愉悦感,进而感悟人生,善待人生,追寻健康、文明的生活。网球运动还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加快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随着练习者网球技术和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会向更高水平的网球爱好者群体学习,与之较量,最终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在网球运动者交流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会交往扩展,获得信息也多方面,在交换知识信息的同时,彼此又相互交流了不同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思维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的社交圈不断扩大。在增加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机会的同时,也有利于运动者发现自己的长处,提高自信。
三、对策
(一)加大网球宣传力度
笔者认为利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大力宣传大众网球运动项目,能够在城市中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当然宣传的范围应集中于三种人群:学生、公务人员和白领人群。网球的全面发展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还是应该以有消费能力和愿望的人群为主,以这一群体来影响其他人,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
(二)政府将修建网球设施作为基础建设设施之一,对所有市民免费开放
(三)加紧培养专业优秀的网球教练员
就现有网球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来看,他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教能力,网球教练员所面对的学员是社会人士,他们的特点是对网球热情高,目的性强。如果教练员不同时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训练操作能力,是无法满足广大学员的要求的。所以,随着网球技术战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教练员的理念和训练手段也必须随着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梅. 科学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1998(2).
[2]陶志翔. 网球运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加强领导,准确定位,把全员健身活动纳入总体工作部署
指挥部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指挥部工会主席为主任,各二级单位工会主席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对搞好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挥部工会为全面落实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的各项工作,制定了详细而又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系列活动期间,指挥部领导带头参与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在组织开展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员工集体长跑活动中,指挥部所有在家的领导带头参加,跑在队伍的最前列,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在组织开展的网球比赛中,副指挥娄铁强等领导,以普通队员的身份,参加比赛,给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带了好头,树立了榜样。指挥部各单位党政工团组织齐抓共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引导广大员工群众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使体育健身逐步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性活动。
二、完善服务,创造条件,为深化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营造氛围
为了给员工群众提供多元的健身服务、创建和谐的健身环境与氛围,指挥部不断加强员工群众健身环境的改造与设施的建设。哈密石油基地体育馆、文化广场、鄯善生产基地健身馆、健身公园和各单位俱乐部等是广大员工文化娱乐、强身健体的阵地,是组织员工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乐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在体育健身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年来,我们注重发挥哈密、鄯善石油基地体育馆、文化广场、健身馆、健身公园的“三大优势”,促使员工体育活动深入开展。一是人才优势,积极发挥各健身场馆文体干事的一技之长,辅导培养健身骨干,督促指导健身活动;二是舆论优势,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黑板报、宣传栏、标语、宣传单等宣传媒体,大力营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三是阵地优势,有效利用现有健身场地、体育器材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积极参加健身娱乐活动,丰富活跃大众文体生活。
为了充分提高健身场地的使用率和满意率,20__年指挥部对健身场馆周边的健身环境进行了整合,扩大了大众健身活动的场所,为广大员工群众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了场所、创造了条件。同时,督导各二级单位加快面向员工群众的健身场地建设,钻井一公司、物资供应处等单位分别建成员工网球场和塑胶篮球场,特车公司新建员工体育活动中心,鄯善物业公司新建乒乓球馆,为员工群众日常体育健身提供了硬件设施和便利条件,充分调动了员工群众自觉参加健身活动的积极性。
三、充分调研,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健身活动
根据指挥部党委、指挥部的安排,指挥部工会结合各二级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就员工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广泛调研,在进一步了解指挥部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寻找改善和提高员工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调查对象涉及指挥部领导、基层单位领导、中低层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覆盖不同年龄层面。结合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工种员工的实际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健身活动,努力营造群众体育健身氛围。
1、抓住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
一是抓住20__年北京奥运会的有力契机,坚持__石油体育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为员工群众服务的宗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石油体育与奥运同行”活动,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指挥部工会先后组织员工集体长跑活动,开展20__年“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组织第五届中老年健身运动大会,开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健步走活动,推广第八套广播体操,举办__石油指挥部迎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举办“喜迎奥运、约定今生、爱在__”__油田第五届集体婚礼,邀请新疆“达瓦孜”高空走钢丝杂技表演等活动。二是根据指挥部生产前线远离生活基地的实际情况,发挥鄯善社区
文体俱乐部、鄯善职工足球俱乐部、鄯善职工乒乓球俱乐部、玉门社区文体俱乐部等团体的作用,为指挥部文化体育工作向多层次、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依托基层,把大众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抓实抓出成效。
根据指挥部员工分布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按照传统型赛事、品牌型活动和自娱自乐型活动的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首先,依托基层,切实组织好传统体育赛事活动。钻井一公司、钻井二公司、油建公司、井下公司、哈密物业公司、机械厂、信息产业处等单位组织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排球、足球等球类比赛;钻井三公司、供水供电处、录井公司、特车公司、石化厂、物资供应处、保卫处、鄯善物业公司、能源公司、技术监测中心等单位组织开展了大众体育趣味运动会、象棋、围棋、拔河等小型活动和比赛。同时,发挥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特车公司邀请油田6个二级单位,举办“特车杯”篮球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工程技术研究院邀请油田5个二级单位,举办“和谐杯”足球赛,密切了兄弟单位之间的关系。
其次,精心打造品牌队伍,创造品牌活动,展示企业形象。随着指挥部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指挥部员工体育健身的品牌队伍和特色活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化起到了助推作用。由1000多名离退休职工组成的威风锣鼓队、健身秧歌队、太极拳剑扇队,物资供应处组织的安塞腰鼓队,哈密物业公司组织的欢乐锣鼓队等,经过几年的锤炼,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群主动加入体育健身的行列。
第三,开展群众性、自娱自乐健身活动。结合员工工作生活在边远地区的特点,有区别、有步骤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即:开展员工体育健身活动,坚持大与小相结合,以小为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临时性与经常性相结合,以经常性为主。要求人人掌握一种健身方法,人人参加一项健身活动,使员工体育健身活动向经常化、科学化方向发展。20__年,指挥部各单位共举办近200项(次)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直接参与的员工及家属超过5万多人次,80%以上的员工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同时,各二级单位还相继为员工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根据员工个人的身体状况,邀请健身教练和健康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和培训,提供一系列健康咨询和指导活动,受到广大员工的好评。
3、加强协调,积极探索社区群众健身活动的新路子。
在大力开展员工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把加强社区群众团体健身活动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内容来抓。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凸现,老年工作日趋成为企业的难点、群众的热点、社会的焦点。关心老同志,实现健康老龄化,是指挥部和各级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使老同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我们把一部分身体健康、喜爱运动的老同志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八会一团”。以艺术团、秧歌协会、太极协会、戏曲协会、门球协会、书画协会、腰鼓协会、威风锣鼓协会、歌友协会等八个协会为龙头,以健身辅导为目的,吸引、辅导、影响了几千名中老年人加入到了晨练、晚练的健身行列。在此基础上,指挥部每年定期举办中老年健身大会,吸引了更多的中老年人参加,创立了指挥部老年文化体育健身的品牌,使指挥部老年体育健身网络活动常练、常新。
四、培养骨干,加强交流,努力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的水平
全民健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指挥部工会在抓好员工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建设基层体育骨干队伍。20__年7月,指挥部工会在哈密、鄯善分别举办为期7天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来自指挥部基层单位的76名体育骨干参加了系统全面的培训,并取得国家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1000人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同时,指挥部工会积极选派1名工会文体干部晋级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了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各专业协会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着力强化基层全民健身的指导服务,积极开展“送文化,送健康”活动,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设施、科学健身方法送到生产一线员工的身边,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努力为广大一线员工提供优质服务。
为了提高指挥部体育竞技的水平,积极参与和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今年5月,指挥部组队参加了哈密地区第三届“融合杯”网球邀请赛;8月,承办了由12支代表队参加的哈密地区政法系统的“平安杯”篮球赛。期间,聘请自治区专业篮球教练员为指挥部篮球队进行针对性集训和指导,经过教练员和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优异成绩,指挥部篮球队荣膺冠军。
通过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的开展,指挥部员工群众的全民健身活动已逐步深入人心,参加强身健体的人数逐年上升,员工群众参与率达到了80%以上。
田径运动全民健身
田径运动的概念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每当提起田径运动,人们就自然会想到田径赛场上奋力拼搏的激烈竞争场面,就会想到田径健儿叱咤风云的英姿,就会想到闪光的金牌和欢呼的观众。这样人们就把田径场上的比赛看作是田径运动,也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从而错误地认为田径运动就是竞技体育,以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代替了整个田径运动。要全面理解田径运动的涵义,不能仅从竞技属性方面来认识,狭义地把它视为田径运动的全部内涵和最终目的,而忽视了田径运动最基本的属性,即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这样会造成田径运动的两种属性发展的不平衡,使田径运动的开展遇到很大阻力,造成人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若不及时纠正,必将影响田径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正确认识田径运动全面的健身作用
在学校体育中,田径运动是集走、跑、跳、投为一体的运动,它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以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获得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田径运动可以使人体各器官参与运动,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二是对运动系统的作用。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三个部分组成,经常从事田径运动可以促进骨质增强,使管状骨变粗,骨质增厚,骨小梁的排列产生适应性变化,使骨骼更加结实,提高了骨骼抵抗损伤的机械性能。同时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了物质代谢,增加了骨骼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对身体的长高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体的关节由关节囊、韧带和肌肉所包围,韧带具有加固关节的作用,肌肉不仅能加固关节,还能牵引关节运动。
由于参加田径运动,人体肌肉中储存氧气的“肌红蛋白”增加了,储存的营养物质“肌糖元”也相应增加,他们的肌肉比一般人具有更多的物质贮备,能更好地适应运动和工作的需要。同时提高了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使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提高,肌肉工作时出现能量消耗下降、效率提高的“节省化”现象。三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经常参加田径运动的人,由于体内能量消耗增加,代谢产物增多,促进了心脏机能的提高,加快了血液循环,使心肌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改善了心脏结构,使心肌逐渐增强,心壁增厚,心脏容量增加。这样就使田径运动参与者的心脏工作出现“节省化”现象,不易疲劳,而且恢复较快,从而能更好地进行运动和工作。
二、正确掌握田径运动的特点
田径运动的开展与普及具有很多优势,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是参与人数最多、最普及的运动项目,在社会体育中是最受欢迎、最易被接受的项目,因而具有广泛的普及性。田径运动大部分是个人项目,参加者不受人数的限制,可多可少;机动性较强,规则简单,比赛以时间、距离、高度判断胜负,也可以采用不分胜负的锻炼方式。田径运动所需的场地和器材非常简单,所有的走跑项目都可以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进行,强度较小的中长跑项目甚至可以在山路或沙滩上进行;跳跃项目可在一块沙地或松软的土地上进行;投掷项目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田径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可根据参赛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客观因素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适宜的运动状态,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
三、正确了解田径运动的不同属性与作用
明确田径运动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首先要弄清两种属性的概念、目的和任务。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是指在有关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身体活动;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智力、体力与运动才能,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
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和健身属性在全民健身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服务于全民健身的目的任务,既不能提高或降低它们的作用,又不能扩大或缩小它们的作用,要在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提高我国竞技水平的前提下,确定两种属性的地位和作用,为全民健身计划良好的贯彻和实施做出贡献。
论文摘要:本文运用体育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阐述了现阶段全民健身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及我国在实施“全民健身”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追求身心健康是人类长期的理念,但始终又是一个难圆的梦,全民健身与终生体育,正是以这种理念为宗旨进行的两种理论和实践的尝试。全民健身的任务重点在于普及体育运动,终身体育则侧重于个体的持续性体育运动,但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现实实施的阶段上来看两者都立足于全民健身。全民健身是实现人类身心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且它也的确逐步成为全球性的时尚。为此本文就全民健身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及我国在实施“全民健身”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作初步探索,供大家参考。
1、实施全民健身的必然性
1.1作为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身心健康不仅是人类最低级的生存需求能够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人类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得以满足的重要条件。人类的众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并结合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锻炼才能获得键康的体魄,这些需求的实现最终应求助于健身活动,而全民健身的优越性显然是其他单一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不可代替的。因为它既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锻炼身体的权利,又能够为每个社会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
1.2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和社会,也无论什么时候,要实现繁荣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广大民众的健康问题。而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解决这一问题,改善生存状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求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进行体育活动—因为通过增强一个人的健康进而影响着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健康状态。全民健身便成为增进民族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全民健身”所规定的教育对象的“普及性”“广泛性”学校体育必修课的“强制性”,以及体育本身所固有的“健身”“娱乐”“社会功能”等所必然要求的。
2、全民健身的内涵及其基本目的
所谓全民健身就是体育运动对象的全民化。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兴起的背景,我们不难对其内涵作出明确的规范:全民健身指全体国民都有受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健身教育,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锻炼自身的身体,调节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全民健身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权利与义务,而且还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必需。这不仅指单纯地赋予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锻炼自己身体的权利与义务,更重要的使他们懂得全民健身运动背后的理念,提高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为他们提供健身的机会和场所;每一个社会成员也并不只是权利的享受者,他们也必须担负一定的责任:个人的、社会的以及全球性的。
全民健身的基本目的或者说最终目标应当是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健身的需要,增进身心健康。这些需要包括基本的健身手段、基本的健身知识、基本的健身内容和基本健身场所等等。这些都是人们进行健身活动中的必要条件,是增进身心健康的根本保证。只有当人们的身心健康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时才能有效地生存下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当然,全民健身并不仅仅是形式,它是终生体育和全人类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知识爆炸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处在一种非常繁忙的状态。人们需要通过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不断及时地调节身心以适应各种变化,这就要求终生必须不断地进行健身活动,才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3、我国全民健身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自1995年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指导纲要》以来,应该充分肯定我国人民对全民健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逐步深化,健身意识和健身要求得到的加强,广大民众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增加,健身效果和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依据李相如等人的调查:与1997年相比,群众对全民健身的了解程度较深的由5%上升到23. 02%,知道有其事43 . 84%,从未听说过由原来的65%下降为11.65%。说明健身意识得到了加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以后,人们的锻炼次数有所增加的达到了60.12%,没有变的为36.30%,在36.30%中约占总人数的20.90%是一年四季都参加体育锻炼的,所以说有81%以上的人有所增加或没有变的。全民健身的配建改善了群众的锻炼条件,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群众的身体状况明显得到了提高,体育运动不断走进千家万户,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证明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人们健身、健康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能取得如此可人的成绩,我们不难看到全民健身运动的美好前景。但在肯定成绩之后,我们也应看到其中还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以及我们将要面临的新挑战。
3.1中青年体育健身人口的“休眠化”
现阶段我国实施全民健身中身强力壮、年富力强、极易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25-45岁年龄段的中青年,却是一个参加健身活动的最少的人群,处于休眠状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为全民健身计划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阻力的作用,制约着我国.‘体育人口”的增长。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1)对全民健身的对象错误定位,认为健身的对象主要是老、弱、病、残。(2)繁忙的工作和家庭角色,使广大中青年无暇于健身锻炼,(3)中青年的文化层次与其健身锻炼的意识、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4)其他的娱乐活动抢占了健身的时间,如“麻将”“扑克”等。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尤其要加大对中青年“活命哲学”的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宝贵生命的重要性。最终使他们从“麻将桌”与“扑克堆”中走向运动场。
3.2地区之间全民健身运动状况“差异化”
我国人多地广,地区间的人口素质、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农村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地方自然经济占重要地位,而广大城市却以商品经济为主体,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与平衡,导致了在经济、文化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投入全民健身运动的场地器材设施多,广大居民的健身观念与意识逐渐得以加强,而且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老百姓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经济条件较差,投人健身运动的配建经费也少。据九运会期间西藏体育局长介绍:西藏每年用于全民健身的经费只有十万元,有些地区人群中有些甚至连什么是体育都不明白,就更谈不上体育意识和健身运动的问题了。因此,当前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结合地区间的差异性,把目光投向广大的农村、西部边远地区.加快农村与西部体育社会指导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努力改变他们长期所形成的封闭、守旧、落后等,尽快使广大农民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大潮中去。
3.3全民健身运动中的“贵族化”
健身运动的“贵族化”主要表现在运动项目上,如高尔夫球、网球和保龄球等;现代化体育场馆的高费用,如门票等,客观上限制了广大民众的参与,我们都知道上述这些设施的投人费用都是非常巨大的,与全民健身的配建费用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贵族化体育健身”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体育产业得到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但是这种现象任意发展必定会导致人力、才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在体育经费投入方面应提高全民健身配建的比例,应多加强大众化、便民化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多建立平民化的体育俱乐部和活动中心。这确实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起到催化作用。
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体育局《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区体育局的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全民健身比赛活动。据统计,今年我局开展了各类群众体育活动20次,参与人数达3万人次。
1.开展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一是根据省、市体育局《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实施方案》,我局会同其它部门结合我区特点,为区政府起草并下发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工作方案》(区府办字[2013]68号)文件,为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全区共30多个单位、部门、协会组织举行了比赛活动,有近万人参加了各类比赛活动。二是6月9日上午,在奥林匹克广场举行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暨区第四届工人运动会启动仪式,近600人参加启动仪式。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文体展示表演、趣味运动会、篮球和网球比赛。三是7月21日—7月22日,分别在七中阳光乒乓球馆、贡江体育馆举行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乒乓球、羽毛球比赛。有35个队200余人参赛。四是7月28日,在贡江体育馆举行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分赛区)广播体操比赛。共有28个队356人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进行了颁奖仪式,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刘智武出席颁奖仪式并讲话。五是我区各部门、街道(镇)、社区(村)、协会结合实际,举行了群众喜闻乐见,趣味性较强的比赛项目。如7月,区卫生系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职工运动会,比赛项目有乒乓球、扑克牌、拔河等;区教育局组织举办了教育系统游泳比赛。8月25日,东外街道办事处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健身运动会。由于该项工作完成出色,区人民政府被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授予“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优秀组织奖”。
(二)在基层开展身边场地、身边运动。
一是元旦,黄屋坪社区举行了“迎新年趣味运动会”。二是春节期间,我局会同区委宣传部共同举行了龙腾狮跃闹元宵系列活动。三是我局会同妇联等单位一起在西园开展了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活动。四是4月20~22日,我局举行了区中小学羽毛球、乒乓球比赛。有19所中、小学277名运动员参赛。五是5月9日,我局在区政中心举办为期三天第九套广播体操培训。此项活动得到了区直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参加学习培训人员达五十余人。六是8月8日,我局在奥林匹克广场举行“2013年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分赛区)柔力球表演赛”。本次活动主要由区太极拳协会进行柔力球展示表演、体育彩票销售及健身宣传三部分组成。有近30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七是为了喜迎党的“十”胜利召开,密切区体育局“三送”工作挂点单位的感情交流,活跃农村体育文化生活。10月26日下午,区体育局和“三送”工作挂点单位水东镇正兴村开展了一场永远跟党走、喜迎“十”篮球友谊赛。八是11月2~4日,在中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本次比赛共有42支代表队800多名运动员参加。
(三)单位协会比赛,丰富多彩。
我区现有体育协会15个。今年,我区各单项协会活动丰富多彩。一是篮球协会举办了“匹克杯”三分球大赛和首届“绿源岛杯”篮球俱乐部邀请赛。二是5月5日,区太极拳协会在奥林匹克广场举行了近200余名会员参加的庆“五一”健身展示活动。该协会代表市参加2013年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太极拳(陈氏)大赛获陈氏太极拳和陈氏混元剑集体赛两枚铜牌、个人赛取9金3银13铜。区武术协会代表区参加省“香溢花城杯”首届武术文化节活动比赛,获2金3铜。三是信鸽协会举办了春、冬赛及多项资格站训放,参赛鸽羽达7000余次。四是足球协会举办了第二十四届“足协杯”足球比赛;五是棋类协会代表区参加市第三届工人运动会象棋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六是老年体育活动热火朝天。今年,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完成了区老年人体育协会、老年体育科学学会、钓鱼协会的换届改选工作。区老年体协举办了门球、地掷球、象棋、太极拳(剑)、老年排球、乒乓球、健身气功、采茶健身操、钓鱼等等一系列的比赛活动。如元月2日,举行了奥林匹克门球场开赛仪式暨邀请赛。10月25日,市、区老年体协在奥林匹克广场联合举行了“铭党恩跟党走”庆重阳节、喜迎党的“十”大型健身体育展示表演。
此外,我局代区政府制定了《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并由区政府予以颁布。组队代表市参加了全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杯”首届龙舟大赛、组队参加市“王杯”乒乓球比赛。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做好各项群众体育工作。
二、把场地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
(一)场地建设,如火如荼。根据区2013年民生工程安排意见的要求,区体育局即将完成2个行政村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建设,完成8个镇(街道),14个行政村、20个社区健身场所场地建设任务。除此之外,区体育局还积极争取上级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为区东外街道黄屋坪社区、南外办事处滨江社区、解放街道中山路社区和水南新区中都·章江豪园配备、安装了健身路径器材。自筹资金5万元为“三送”挂点村水东镇正兴村添置一套健身器材和建了一个篮球场。同时还为符合要求的乡镇、社区做好下一步健身路径的申报选址工作。在做好场地建设的同时,我局还认真做好健身器材的维护保养监察工作,目前设施完好率达到98.5%。
(二)加强了体育场馆管理,加大了对奥林匹克广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广场各项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
三、国民体质监测,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进步
为更好的掌握全民身体素质,为全民健身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如5月24日,我局按照国家颁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对市育苗学校的100名3至6岁的幼儿进行体质监测。主要项目是身高、体重、网球掷远、10米往返跑等。
随着健身网点的增加,迫切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为此我局今年安排6名人员参加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均通过考核。同时今年5月,我局组织举办了一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50名。这些体育指导员经过培训,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2013年,虽然我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居民的自我健身意识不强。根据统计检测数据,发现目前健身锻炼的观念在老年人群较为容易接受,而青少年的健身观念则较为淡薄。二是中心城区体育场地设施较少,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需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