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看不起体育北大副教授“反对教育内卷”引争议

美钒 生活乐趣 2024-12-23 2 0

北大教授看不起体育北大副教授“反对教育内卷”引争议

最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的言论,引发了广泛争议,相关视频在朋友圈里刷屏。 在这期节目中,当一名学生问“国内教育是否真的太卷了”,林小英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她还对当前的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现在的教育系统似乎只为升学做预备。”“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如果你一生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你这一生就是个苦役。” 实际上,这些观点并不是一时兴起的鸡汤,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林小英对教育有着长期而深入思考。去年那本反思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集中表达了她对教育的思考,让她火出了圈。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舆论场上对她的态度却极度撕裂。许多家长在看完节目之后表示深深共鸣,“看得泪流满面……”“发人深省!”“希望更多教育管理者看到这样的反思。”但另一些网友却表示强烈反对甚至愤怒:“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上了车子,就叫下边的不要再挤了!”“应试教育的成功者,要截断这条上升之路吗?” 为什么一种观点能引发如此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仔细想想,或许并不奇怪。中小学生的学习之苦,可以说是有目共睹。就像在这期节目中,一名学生自我剖析的:“苦读12年,我的想法竟然是‘坐牢生涯’终于要结束了。”这并不是个例,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端倪,我国学生群体的夜间睡眠时间整体上不足8个小时,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就被抛入过于激烈的竞争中,由此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他们甚至觉得,“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你学历不高的话,你就没有未来,这一辈子就完了。” 正像从林小英的研究中所引出的结论,当下高考应试教育已经从考生的个人奋斗,转向学校之间的“经济资源争夺”:学校借着高考成绩、录取率获得优绩排名,得到更多的政府经济投入。而这种“教育”的鼓励闭环里,并没有学生,更没有“人”。此外,当中国人口红利渐渐消失,那么,未来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拥有一个更宽松的就业、发展环境,而不是延续“狼性十足”的竞争? 批评林小英的很多家长,可能坚持高考是“最形式公平”的,但是如果整个宏观环境发生了改变,高考及应试的意义也将被重估。林小英无疑抛出了很有震撼力的问题(虽然并不是答案):内卷不是教育本身,如果内卷的效益在降低,那么教育有没有其他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美钒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