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江南如梦

光是“南浔”这两个字,就弥漫着诗意和遐想,明末潘尔夔《浔溪文献》中云:“圜阂鳞次,烟火万家。苕水碧流,舟航辐辏。”描述的正是南浔古镇。比起乌镇的安静精致和西塘的文艺秀美,南浔更像一位风姿绰约的江南女子,散发着一种从画中走出的仙人之气。

图片来源:小红书©Guanyu

南浔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淳祐末年(1252年),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这里自古以来地处交通要道,水陆交通便捷,明万历至清中叶,经济更是达到了空前繁荣的鼎盛时期,是当时全国罕见的“巨富之镇”,一座座大宅、花园、会馆拔地而起,被誉为文人墨客辈出的“江南雄镇”,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

图片来源:上小红书©Guanyu下小红书©四维的旅行日记

乍一看南浔与传统江南水乡格局无异:碧水环绕之间,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但一细看,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或许是由于未被过度开发,南浔并没有什么商业气,取而代之的是白墙黑瓦之间流露出的古朴故事感,以及文人巨富隽秀大气的深宅大院;历经繁华与荣誉的南浔,百年后终于归于宁静,在温润的江南水乡浸润之下,依旧不断散发着低调优雅的气质。

南浔是江南的文化重地,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称。人文是这座小镇的灵魂,也是区别于其他旅游“景点小镇”的最大不同。在这里,你总会与某一间名人故居不期而遇,将你无限拖回南浔那个墨香书语的黄金时代。

图片来源:小红书©文化匠人馆

镇内的嘉业堂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也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私家藏书楼,其创始人传说是“江浙巨富”的刘承干,因溥仪题赠“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嘉业堂以古籍收藏而知名,全盛时期藏书高达60万卷,其中《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记》堪称镇馆之宝,现在,这座藏书楼是南浔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浙江图书馆的分馆。

这是一座隐匿于园林之中的“口”字型回廊式两层书楼,外有河道环绕,内部采用中西合璧园林式布局,中央为方形天井,以供夏季晾晒图书之用;整体建筑的造景立意围绕“书”展开,所有木窗都镂空雕刻着篆字“嘉业堂藏书楼”字样;底层辟有“嘉业厅”、“诗萃室”和“宋四史斋”,南浔古镇,江南如梦顶层辟有“希古楼”、“黎光阁”和“求恕斋”;当每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整个藏书楼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让人仿佛置身于永恒的时光之中,倾听书卷的灵魂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富甲一方的南浔士绅们,自清末民初就开始了对“生活潮流”的探索。热爱开拓的浔商们,投身于学习当时世界各地的新鲜事物,抱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将西方建筑式样用于自家宅邸,在当地建造了瑰丽的中西合璧建筑群。由此开始,这个温润的江南小镇便多了一分华丽的西洋韵味。

图片来源:公众号©书香视界

这些中西合璧的深宅大院里,以刘氏梯号最为著名。刘氏梯号是刘墉三子刘梯青的旧宅,俗称“红房子”。刘氏梯号在中式传统厅堂建筑中融入了西欧罗马式风格,红墙白顶,极其特别,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屋顶的石膏传递着巴洛克建筑的繁复、精雕细琢之美,风格奇特、结构恢宏;宅院内部陈列着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东西设有一处近300平方米的花园,每个细节都折射出昔日的富庶和辉煌,这样独特的建筑,哪怕放眼整个江南,都很难见到。

图片来源:©马蜂窝

在南浔,富丽堂皇的老宅固然值得一看,不过也许不经意间路过的民居小巷才藏着印象中的江南。“百间楼”正是至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并留有传统风貌的沿河居民群落,因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始建时约有楼房百间左右而得名。

图片来源:小红书©筱筱

放眼望去,沿河而建的百间楼造型格外别致,宛如水墨画里标致的江南景色:粉墙黛瓦、高耸的三叠式马头墙,连绵的廊檐形成富有节奏感的重叠,一幅秀丽生动、如诗如画的水乡景色。百间楼其中最完整的一段是河东的莲花桥到长桥,依河而立,层次分明,不止是建筑好看,意境甚至更胜一筹,不时有小船摇曳在河上,水面泛起涟漪,望着这样青瓦白墙的景色,大概可以发一个下午的呆。

南浔大抵是所有中国人理想中的“一梦江南”,这里的生活低调而简单,百姓每天都在重复着柴米油盐的江南日常,穿过人烟稀少的旧巷,仿佛旧日的一切还在延续,没有匆忙的人群和景区喧闹的“灯红酒绿”,只有温润如玉的江南气息,以及水墨画中的灵秀韵味。

图片:小红书、网图(侵删)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伽伊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