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谍战上海滩》改编的电视剧《伪装者》剧照。
孙道临主演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资料图片
张勇近照
《贵婉日记》 张勇 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伪装者》 张勇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触即发》 张勇 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著书者说】
编者按
三月八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本期《光明悦读》特约作家张勇,以女性视角,讲述她为什么对红色谍战题材创作热爱的缘由,她的新作《贵婉日记》与她创作的《一触即发》《谍战上海滩》等作品中都展示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意志、信仰。
《贵婉日记》构思了三年,这三年里,查阅资料成了我除工作之外每天必做的事情。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名戏曲编剧,每日写的都是才子佳人的情爱故事和帝王将相的君君臣臣。开始写红色谍战小说,一个与自己平日的工作完全不同风格的题材之后,就像积攒在心中的一团火,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而这团火,主要源于少年时代的黑白电影。
红色经典电影,点燃对红色谍战题材创作的热爱
喜欢看中国黑白电影的人都会对一部红色经典电影印象深刻,那便是孙道临老师主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于1958年上映。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什么剧本创作,之所以被吸引只是单纯的因为电影中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和独特鲜明的人物形象。虽不曾经历那个年代,可是从家中老人口中听到的那些真实的故事,就这样以影像的形式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经历过的感觉。从那时开始,这份对红色谍战题材的热爱便被点燃,对这种题材的作品,反复地看,不曾厌倦。后来,被老师带入编剧行业,当得知自己有幸可以参与到歌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心中亦是难掩激动之情。从未想到少时启蒙的一部经典电影,在未来的某一天竟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其中。或许,这是每一个喜爱文字创作的人都期盼的事情,而它在没有任何预期之下就来到了我的身边。
除了《永不消逝的电波》,还有很多中国早期黑白电影让自己印象深刻,它们也是我成长记忆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如《特高课在行动》《保密局的枪声》《古刹钟声》《羊城暗哨》等等。中国早期的很多红色经典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记忆,它们是一个时代的标记。这些老电影的魅力在哪里,作为影迷的我认为在于它们的真实、残酷。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风云跌宕的年代,那些革命前辈们是如何在“黑暗”中隐藏自己,如走钢索般地在危险边缘,将一个又一个情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出去,不畏艰难,不思后果。电影中的英雄是有限的,当我们依据有限的影像去追溯历史时不难发现,在延绵的历史长河中英雄是无数的,他们有的有名可查,而有的却无名可索。无论有名或者无名,这些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终身的英雄们都是后辈的我们不可忘记的。
老电影的另一个魅力则在于它们给予的紧张刺激的感官感受。青年时代写多了情情爱爱和君臣之道,因此笔者总想在另一个领域突破自己,于是心中这团不灭的火苗被自己点燃,开始了谍战小说的创作。2009年《一触即发》创作完成,这是笔者正式发表的第一部谍战小说。三年后的2012年,该小说被影视化,从而收获了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2012年《谍战上海滩》出版。又是一个三年,《谍战上海滩》更名为《伪装者》并被搬上荧屏,《伪装者》这部拙作受到更多人的追看,受宠若惊。三年,是我创作的时间节点。于是,第三个三年,《贵婉日记》出版。
中共地下党就是身在“黑暗”中的英雄,他们不分男女
《一触即发》和《伪装者》都是讲兄弟情的故事,然而为了让自己的创作更上一个阶梯,又不想固守陈规的我总想着能够突破前两部,便开始了搜集更多的资料来丰富这个只有一个萌芽的故事。就这样,“传奇”两个字迸发于脑海中。英雄、传奇,两个密不可分的词在我看来都是鲜活的人物,它们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然而英雄众多,写哪些英雄呢?苦思无果之下我放下了这个故事,拾笔开始写下明家的传奇。边写明家故事边翻阅各种历史资料,不知不觉间,“贵婉日记”四个字被书写在了白纸上。
贵婉,巾帼不让须眉的事迹自古就有,何不就从写这个女人开始?
2015年,《贵婉日记》正式动笔。2016年,《贵婉日记》正式出版。在新书发布会上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从写一个女人开始?《贵婉日记》是改变了风格创作的一部女人戏吗?我肯定地回答:它还是一部讲兄弟情的故事。何故?只因一次在翻看关于中共地下党的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看到很多女性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牺牲小我的事迹,有些很感人、有些很惋惜、有些很心痛……无论给予当代的我们哪种触动,“传奇”两个字才是她们身上最值得被我们铭记于心的地方。
在国家危难时刻,她们会为了革命事业被迫放弃家庭、离别子女和丈夫,离乡背井来到没有硝烟的战场,隐藏身份,步步为营。因为在她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无国便无家,有国才有家。家人的短暂分离终会因为国家的强盛而团圆。冬去春来,年年岁岁,期盼是精神支柱。期盼着国家不再千疮百孔,期待着回到丈夫和子女身边,相夫教子。每每读到她们的传奇故事时不禁湿润眼眶,潸然泪下。
艰难的岁月里存在着种种危险,而有很多危险是无形的,当危险临近时就需要有人以最快的方式把情报送达到前线或传递出去。中共地下党就是身在“黑暗”中的英雄,他们不分男女,为通向“光明”的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其中,那些连男人都要为其竖起拇指称赞有加的巾帼英雄们,她们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完成了一次次惊险的任务。这些巾帼英雄们的传奇故事是永远看不够、讲不完的。由此,《贵婉日记》就一点一点地在我的脑海中成型。如何开始,从何下笔成为第一个要解决的难题。可是,女人戏是我的短板,如何在一部谍战作品中把巾帼英雄塑造得和男人一样,的确想了很久。索性,与其苦恼如何塑造女性,不如从女性入手,继续兄弟之情。
慢慢地,资历平、贵翼、资历安、资历群……一个个人物在脑中和心中树立起了形象,因为还不够立体和鲜活,所以被“雪藏”了三年。写《伪装者》的时候,贵婉的故事已经有了初步构想,可还是不能够完整地做好架构,于是又放了下来,专心于《伪装者》的创作。后来,再重新提笔,在创作一章又一章的情节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贵婉是谁?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算故事写得再精彩也没有灵魂。回顾那些巾帼的传奇事迹,她们付出的不只是生命,更是青春。女人的青春年华短短数载,最美好的时期做着最危险的工作,不知明日之果,行走在钢丝之上。她们为什么这么做?为国,这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的信念;为家,她们在还未成为娇妻贤母时就心甘情愿投身革命。这种精神值得赞扬,这种精神值得传承。想到这些以后,茅塞顿开。
贵婉,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种坚韧的精神
精神,是在我的所有作品中一直都想传达的一种思想,一种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的思想。
不管是戏曲创作也好,红色题材创作也罢,家国情怀都是相通的,它没有因为题材或者类型的限定而出现断隔。君臣之礼、情爱之表也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戏曲唱段,都是在谱唱民族传统文化,只是它们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而已。借他人衣冠,树自己情怀。这就是我的创作理念,别无其他。这也是受家庭传统观念所影响,受职业中的创作所熏陶。
《贵婉日记》,于很多人而言觉得会是一部文艺作品,其实只是借了文艺的名字罢了。它没有委委婉婉,也没有柔情依依,还是大家熟悉的手足情深的家族故事和紧张刺激的谍战斗争。唯一不同的是,它从一个女人的日记开始。写故事,是一种情感寄托。我希望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能让观众记住。他们在我的心中没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在每一个情节中,他们都是各自的主角,上演着自己的人生。有悲有喜,有笑有泪。与其说现实中的我被虚构故事中的人感动,不如说是虚构故事中的人影响着现实中的我,即便他们出于我的手,可他们让我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是他们让我受益匪浅。
《贵婉日记》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并不特别。就是一个女人,留下的一本日记,开启一段尘封的记忆,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行动,讲述两大家族的血肉之情,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为国为家无私奉献的先辈英雄。这就是《贵婉日记》。她也不特殊,为了国家、为了家庭、为了革命、为了四万万中国人而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信仰,勇于献身的普通女人。这就是贵婉。
最后,他们更不简单。秉承信仰,延续精神。他们为贵婉而活,活出了新的贵婉,继续贵婉未完成的事业,在成功、胜利后,也替贵婉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这就是英雄。
(作者:张勇,系成都川剧院国家一级编剧、作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