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企业转型员工制,哪些难题需破解?

启荃 健康养生 2024-12-18 2 0

家政企业转型员工制,哪些难题需破解?

转自:中国妇女报     近年来,受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民生活节奏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家政服务的供给与群众的需求之间却仍存有较大差距。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意见,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让家政服务业发展跳出“小、散、乱”的怪圈,朝着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品质需求。日前,本报记者就如何促进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采访了家政服务业人员和相关专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作为家政行业从业人员,我最关注的利好莫过于国家对于员工制家政企业能够给予哪些支持和扶持政策,比如家政员的集体宿舍制度,只有解决了家政员的‘住’,才能吸引更多人员从事家政行业,满足更多家庭服务需求。”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把员工制企业转型作为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指导意见的制定下发与落实,北京享月亲贝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贾萌充满期待。     家政服务是爱心工程、民心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福祉。然而长期以来,主要以“中介制”为经营服务模式的家政企业,普遍存在从业人员流动性高、企业管理效率低、家政服务质量低、客户满意度低等问题,制约着家政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由此,向员工制转型一直是家政从业者们期望的一剂良方。     痛 点     “不管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企业角度,都应该推行员工制,让更多年轻人愿意稳定地从事这项工作,所以家政企业转型员工制是必然趋势。”爱侬家政服务创始人、北京家政服务协会会长穆丽杰这样说道。     据穆丽杰介绍,目前北京市大约有家政服务企业4000余家,然而入选2024年度北京市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名单的仅15家,与总量相比差距甚大。放眼全国,“员工制”家政企业数量也占比颇低。     制约家政企业转型的痛点有哪些?“很多家政公司从业者和管理者,都急切盼望家政员早日纳入员工制管理的范畴,但面对高昂成本却又望而却步,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穆丽杰认为,其根源在于,员工制管理会给家政企业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实现员工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社保,而保费由谁来承担一直是矛盾焦点。”     过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家政员就像自由职业者,使得企业管理难度极大。“如何规范起来,就要上社保,把家政员作为员工管理起来。”穆丽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对于通过员工制来提升从业者的稳定性,行业内早就有共识。但一直以来,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资金实力来承担给员工上社保的高额成本。     “如果给家政员缴纳北京社保,就要在服务费用上增加40%。”但穆丽杰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场景:每次交流研讨中,当大家听完她的介绍,都一致认为员工制企业更规范、服务质量更高,但一听费用要提高40%,又觉得接受不了。     现实中,家政员自身对缴纳社保的意愿也不强烈。有数据显示,约90%的家政从业者来自农村地区。“他们普遍没有在就业地缴纳职工社保的意愿和能力。”贾萌告诉记者,北京大多数员工制家政企业里,家政员更多选择在家乡缴纳城镇职工社保或城乡居民社保。     除了成本压力,企业还长期面临法律风险、场地限制等现实阻碍:家政员中的住家保姆,因受24小时在岗工作模式的限制,存在法定工作时长界定难、住家夜间产生劳动纠纷判定难等问题,一旦作为“员工”管理,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家政企业租赁场地受限、家政员集体宿舍用地供应不足等因素,也是家政企业转型所面临的风险之一。     亮 点     10年前,享月亲贝在成立之初,便选择了员工制为企业管理模式。“比如,月嫂的工资都是由客户先支付给公司,只要月嫂在客户家里连续上工26天,每天都有客户签字确认的商户日志,就能判定月嫂整个26天的服务是得到客户认可的,公司可以照常给她支付佣金。如果服务过程中出现任何投诉或者意外情况,公司也会进行相应的理赔或调解。”在贾萌看来,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实现双方监管,确保客户和家政员都有保障。     虽然管理模式在业内具有超前性,但由于“家政员在社保、住房等方面一直没有更进一步的补贴、优惠等激励措施,从业者稳定性并没有太多改善”。而指导意见中对于完善社会保障等支持提出的诸多意见,让贾萌眼前一亮。     “指导意见确实切中了家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的要害。特别是随着其中多项支持政策的落实到位,能对家政企业员工制转型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北京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院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史红改表示。     “当前,消费者对于家政企业和家政员的要求日益提高,主要体现在服务标准的统一化,服务能力的供给及时性等方面,而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破解家政员稳定性低的痛点难点。”贾萌也认为,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破题“良方”,“只有转型,才能逐步建立服务标准的统一化,让家政员按照统一要求进行服务。也只有转型,才能建立稳定的服务员队伍,减少人员流动,提供充足的服务保障。”     落 点     “随着社会发展,家政企业转型、推进市场创新势在必行。现在有了更明确的支持政策,企业更应该趁势而上,通过转型员工制提升家政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规范。”在爱侬养老公司近6年的员工制试点过程中,穆丽杰始终思考的是,要转型员工制,就必须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通过模式创新降低客户的支出顾虑。“必须把服务做到位,提高客户对员工制企业规范性的认可,这样才能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客户的消费意愿。”     加强员工制家政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员工制家政服务发展模式……指导意见对于促进家政企业规范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所提出的诸多要求,已有不少家政企业正在尝试。     “目前,我们对所有入职月嫂都进行了严格审核。除了以往的技能审核,我们还采用商务部的信用平台,对每名人员均进行信用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公示在官网上,让每位客户都能享受透明、公开的消费体验。”贾萌说。     “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更多集中在钟点服务、上门康复等专业、精细化服务,我们就依托长护险和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增加了上门的专业化服务,挑选了一批专业能力强的家政员采取员工制管理,为他们缴纳社保、定期培训,并按照技能级别、工作表现进行考评,从而以规范化管理和优质服务组建员工队伍、拉动客户消费。”穆丽杰认为,这样的员工制企业未来可能会占有更多市场。     “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创新员工制家政服务发展模式,特别是创新提供点单式、分时段服务,逐步突破住家保姆24小时在岗模式限制。”史红改认为,“家政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是向员工制迈进,更是家政服务行业新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特别是探索家务劳动模块化等新型服务模式,打破家政24小时服务模式,让企业管理更高效、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更完善。”     在各种有益探索下,家政企业转型已有了明确目标,但要实现指导意见提出的“至2035年,员工制成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模式”这一发展目标,史红改认为,最关键的要素还要落在人才培养上。     “家政服务行业是一种主要在家庭住所提供服务的职业,员工制的真正实现理应建立在专业员工队伍成型的基础上,而当前家政高素质人才非常稀缺,从业者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来看专业化、职业化素养还比较低。”史红改建议,政府尽快通过教育优惠等政策,引导更多高素质的年轻人选择家政专业。“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只要一到位,必然会促进员工制的落实。”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启荃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