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纪实

心丢 餐饮美食 2024-12-18 3 0

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纪实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动员会 主体工程开工后施工现场   10月13日上午,广东梅州大埔县高陂镇九龙村的韩江之畔,天气一改前几日的阴沉,格外晴朗。在阳光照耀下,翠绿的山峦,古旧的围屋,丰收的稻田,流淌的韩江,显得宁静而祥和,与“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的红色横幅、建设者整齐划一的服装一起,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山水人文画卷。   在众人期待的美好时刻,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迎来了历史性一刻。   上午9点半,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台挖掘机,将铲斗深入河滩,挖起泥土,装入重载卡车。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由此走上了为期6年的建设之路。   在百米之外的开工建设动员会现场,水利部部长陈雷,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副省长邓海光,省水利厅厅长林旭钿,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市长谭君铁等领导,与工程参建人员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韩江流域人民翘首期盼了半个世纪。为了高陂水利枢纽顺利开工,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鼎力支持;广东省水利厅等部门持续推进,付出了艰苦努力;梅州市积极做好工程开工筹备工作,为工程顺利开工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陂水利枢纽鸟瞰效果图   重大工程:   半个世纪艰苦孕育   从规划提出在韩江干流中游兴建水库,到拟建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时间跨过了半个世纪。   “关于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最早的规划设想,距今已有50多年了,其间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规划论证。”广东省水利厅厅长林旭钿感慨地说。   回溯历史,人们发现,1959年和1985年的《韩江流域规划报告》,均提出在韩江干流中游兴建水库,解决下游防洪问题。   1995年12月,珠江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了《韩江干流防洪及梯级开发补充规划报告》。水利部在批复中表示:“韩江三角洲防洪规划的原则是‘以泄为主、蓄泄兼施、堤库结合’,防洪体系主要由堤防和京山、永定(棉花滩)水电站组成;京山水库是韩江干流防洪体系的关键性工程,但淹没损失大,下一阶段应进一步研究论证减少淹没和移民安置的有关措施,尽早决策。”   进入21世纪,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河道情况、水文情势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年,广东省水利厅下达了“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任务。受省水利厅委托,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广东水电院)负责编制《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报告》及《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综合整治开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报告》、《规划纲要》)。   2001年6月,广东水电院在《规划报告》和《规划纲要》中提出,在韩江下游及三角洲的防洪和供水中,京山水库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替代,在满足防洪和供水任务前提下,为尽量减少淹没损失,经论证将京山坝址移至上游高陂。   同年11月,水利部批复了《规划纲要》:“同意韩江下游及三角洲河段的治理开发任务为防洪(涝)、供水、发电、航运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基本同意防洪工程体系采用京山(高陂)、永定(棉花滩)水库及下游堤防组成的堤库结合方案”,“原则同意由永定(棉花滩)、京山(高陂)、潮州及河口五闸组成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供水总体布局方案”,“原则同意韩江干流梯级暂按京山(高陂)、禾程岗(低坝)、白莲、潮州四级开发方案布置”。   至此,根据韩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经过科学比选,各方论证,高陂坝址最终确定。从这一刻开始,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拟建水利项目,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   前期设计:   十余载呕心沥血   2004年,广东水电院编制完成了《广东省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根据这一项目建议书,工程正常蓄水位为43米,淹没范围大,库区移民多,安置难度大。羁绊于这些问题,高陂水利枢纽工程一度停滞。   2009年,前期工作重启,广东水电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进行了优化设计,将正常蓄水位从43米降到38米,移民数量由此大幅度下降,从2万多人减少到了4100多人。   移民问题得到解决。2011年,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研究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6月,省水利厅委托广东水电院,再次开展工程前期勘察和设计研究工作,正式拉开了规划设计序幕。此后,前期工作节奏加快。   2012年1月,《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5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审查;10月底,水利部审查通过。   2013年3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修改后的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评估。   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工程项目建议书,原则同意项目建议书,提出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   2014年3月,广东水电院编制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项目决策和初步设计提供了依据。   2015年3月25日,水利部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5年9月,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通过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0月14日,水利部批复工程初设报告。   至此,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迎来了开工的日子。   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梅州市大埔县高陂镇上游约5公里处的韩江干流上。工程为Ⅱ等大(2)型工程,建设任务为以防洪、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工程设计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1000年一遇,正常蓄水位为38米,设计洪水位47.44米,供水死水位28米,水库总库容为3.656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0.983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939亿立方米,调洪库容2.67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五大部分:泄水闸(含排漂孔)、电站厂房、船闸、鱼道及两岸连接重力坝。   为保证工程年底前开工,初步设计快马加鞭。广东水电院投入近80人,开展外业测量、地质勘测、设计等工作。在一个月时间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顺利完成了初步设计工作。   前期推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原本,工程计划12月开工,现在提前到了10月。这与党和国家的重视分不开,也是省水利厅等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梅州市委书记黄强告诉记者。   回溯高陂水利枢纽前期工作的各个阶段,无不得到各级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工程能够顺利建设,首先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韩江流域洪涝灾害,一直是韩江两岸人民的心腹之患。近年来,在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党和国家对此高度关注,寄希望于高陂水利枢纽开工建设,解决韩江流域防洪、供水问题。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韩江干流下游及三角洲防洪体系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是韩江下游及三角洲供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也是水利部、广东省合作共同推进的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2012年,工程被列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建设项目。2014年,工程被水利部列入《全国大型水库建设总体安排意见(2013—2015年)》。   2014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高陂水利枢纽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2015年拟开工建设的27项工程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PPP)试点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建设的工程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水利部在韩江流域规划、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中,给予了大力支持。2014年,根据国务院加快推进列入规划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要求,水利部要求抓紧开展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可研和初步设计工作,各节点完成时间细化到月,力争今明两年开工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工程立项后,即先行下达了3亿元资金。   在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高陂水利枢纽被确定为重点建设水利枢纽。“建设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广东的重大任务,也是韩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上,广东省省长朱小丹,道出了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程的高度重视。   正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得以稳步推进。   广东省委原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深入工程选址现场,实地考察调研,听取筹建工作汇报,对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原副省长刘昆和副省长邓海光,多次召集省水利厅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就推进前期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为加强对前期工作的领导,省政府专门建立了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多次召开联席会议。2013年11月5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召开,在听取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后提出,下一阶段要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可研阶段有关专题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加强资金筹措,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加强工程建设和管理;并对各部门下一阶段开展的具体工作,做了明确安排,提出努力将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建设成为体现广东特色的现代化新型水利枢纽。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先行下达3亿元资金后,广东省随即配套下达5亿元,支持工程建设。   广东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工程前期推进工作,不仅委托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工作,更是承担了大量组织、协调、决策工作。2012年3月,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工程筹建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立项过程的重大事项决策和沟通协调,具体承担建设筹备的组织实施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   一项工程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为了尽快开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地震局、林业厅,梅州市政府、大埔县政府,都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各种支持。   正是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下,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建设时机逐渐成熟。   开工筹备:   梅州一年倾心努力   2014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梅州市负责组建项目法人,承担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筹备、建设期间和建后相关管理工作任务。从那时候起,工程筹建工作成为梅州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程筹建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与省直有关部门联系对接,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和工作会商制度。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至少一次主持召开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分管领导每周听取一次梅州市水务局关于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和现场办公等方式,及时研究解决工程建设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1月,梅州市政府成立了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并于2015年2月获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由其作为项目法人承担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建设期和建成后的相关管理工作任务。管理处先后完成了项目法人登记,落实了临时办公场所,先行从市水务系统抽调了部分工作人员,并于今年6月通过市委组织部从市、县相关单位抽调了工作人员,参与工程筹建工作。   市水务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与省水利厅进行对接,汇报进展,反映问题和困难,同时组织人员到广东省飞来峡、乐昌峡水利枢纽管理处学习相关经验。水务局在确保完成好各项基本工作情况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筹备上。坝址所在的大埔县,积极主动落实征地移民主体责任,制定出台了相关移民临时安置等文件,最大限度保障移民群众合法权益,有条不紊推进征地移民、拆迁安置工作。财政、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工程顺利开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7月开始,管理处职工就没有了周末和节假日,即便是十一长假,员工们也没休一天。大家发扬水利人的精神,都毫无怨言,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在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会议室,记者看到了悬挂在墙壁上的工程效果图。6年之后,它将变为一座工程,铸就在梅州大地上,成为一座新的水利丰碑。   让我们一起期待。   万众期待的民生工程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省一项重大民生水利项目。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潮汕地区供水保证率,改善韩江干流航运条件,保障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促进库区生态建设,缓解粤东地区电网电力供需矛盾,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流域内群众半个世纪的期盼,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韩江防洪体系的关键性控制工程   眼前的韩江,岸宽水净,水波涟涟;两岸山上,绿树葱葱,村前的稻田,一派丰收景象。韩江用母亲般的慈祥,哺育着流域内的人民。   但是,韩江也有桀骜不驯的一面。韩江最大洪峰流量,一度达到1.3万多立方米每秒。   事实上,韩江流域洪涝灾害,一直是韩江两岸人民的心腹之患。在韩江流域,降雨特点为雨量大而集中,洪水峰高量大,洪水多发生于6月和8月,主要洪水来自梅江和汀江。若两江洪水相遇,或者梅江、汀江连续洪水叠加,都会造成韩江下游暴发大洪水,给两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如今,作为韩江下游及韩江三角洲地区防洪体系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将为韩江下游及韩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增加一把“安全锁”。   数据表明,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约为2.66万平方公里,占韩江流域总面积的88%。水库总库容为3.656亿立方米,调洪库容为2.673亿立方米。   “工程建成后,与汀江上的棉花滩水库及韩江下游堤防工程联合调度,可将韩江南北堤、汕头大围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粤东上蓬围、一八围、苏溪围、苏北围等重要堤围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工程保护范围约850平方公里,保护人口624.29万人,耕地190.62万亩,涉及揭阳市揭东六镇地区、潮州市区及其所辖潮安县的大部分地区、汕头市区及其所辖澄海区。”广东省水利厅副厅长、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张黎明介绍说。   对于流域内的老百姓来说,工程建设无疑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供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将发挥重要供水作用,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韩江流域降雨比较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受地理条件限制,干流缺乏控制性水资源调蓄工程,蓄不住天上的降水,拦不住地表径流,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局面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梅州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积极推进“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梅州城区、各县(市)城区和产业集聚带的供水压力日益增大,供水水源单一、保证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不仅是梅州市,粤东地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面临同样问题。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粤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将有效提高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供水保证程度。资料显示,通过枢纽调蓄作用,可提高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供水保证率,在满足防洪需求、移民可承受的条件下,基本满足韩江下游设计水平年2030年涉及人口747.48万人(其中流域外供水人口约280万人)、耕地76.6万亩、工业增加值2612.76亿元的用水需求。   发电航运生态效益明显   除了防洪与供水两大主要功能外,高陂水利枢纽工程还具有良好的发电和航运效益,可改善韩江下游河道生态环境,有力推动梅江韩江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特色产业带建设。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民国时期,韩江就担负着沟通粤东、闽南、赣东南等地大量物流的重任,是连接潮州、梅州、闽西、赣南等地的内河运输大动脉。   但是,长241公里的韩江主航道,水位变幅大,水深一般约2米,枯水期航运会受到影响。高陂水利枢纽建成后,航运船闸等级达到Ⅳ级,通航最大吨位达到500吨,航运条件大为改善,有助于韩江上下游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高陂水利枢纽电站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工程利用闸坝抬高上游水位进行水力发电,多年平均年发电量达到4.0142亿千瓦时,将为粤东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民生工程,是广东省和梅州市对高陂水利枢纽的定位。6年后,一座水利工程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不仅成为梅州一道亮丽风景,更将成为服务流域人民、改善民生的一座丰碑。   为梅州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奶奶,世界客都是什么?”“世界客都就是我们梅州,是全世界客家人的心灵家园。”“世界客都,中国梅州!”10月12日,在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上,一部梅州宣传短片被反复播放,片头这段小女孩与奶奶的对话,片中梅州美丽的山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梅州市市长谭君铁表示,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为梅州腾飞插上新的翅膀。   梅州振兴发展呼唤高陂水利枢纽   水是梅州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更是梅州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梅州水利是支撑全市“五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在水利部和广东省水利厅的关心支持下,梅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着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梅州振兴发展,建设富庶美丽幸福和谐梅州。目前,在梅州大地上,分布着3万多宗水利水电工程。水利事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毋庸置疑,梅州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成为制约梅州加快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梅州市提出了核心任务,即“全力加快绿色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梅州”;制定了目标要求,即“三年大提速、五年上台阶、十年大跨越”;实施了“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即办好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加快梅州振兴发展,要求梅州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应在今年动工建设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开工建设,对梅州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具有重要意义。在梅州加快振兴发展的关键时刻,其开工建设可谓恰逢其时。”梅州市水务局局长陈伟建说。   工程建设将为梅州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为韩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民众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当地居民更加安心地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将为梅州工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提供充沛水资源;将改善韩江内河航运条件,促进梅州水运事业发展。   另外,水电站也将生产大量优质清洁能源。工程电站装机容量为100兆瓦,年发电量超过5亿千瓦时,直接效益就达1.6亿~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工程建设将打下良好基础,促进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创建,加快梅州第三产业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库区内,客家文化丰厚,拥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现总理李显龙祖居,著名慈善家田家炳祖居,拥有大量客家人民居——围屋,是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不可或缺的文化旅游资源。工程建设后,将形成新的旅游资源。将这些资源统筹规划,挖掘保护,将形成整体优势,成为梅州文化旅游的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   “在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充分考虑了当地旅游资源。6个库区移民安置点,尽量选择在体现客家文化特色的地方,依托良好自然环境,丰富人文景观,为今后当地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希望能够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广东水电院的林总告诉记者。   到时候,工程会让这里活起来。来的人多了,旅游业、饮食业、房地产业等都能带动起来,对地方经济稳增长、促发展,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可以说,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推动梅州市原中央苏区加快振兴发展,促进粤东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工程建设将增加投资,拉动内需增长   近年来,梅州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振兴发展主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受国内外因素影响,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投资总量和规模仍较小,经济发展后劲亟待增强,是梅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重要问题之一。   水利是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性工程。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治水兴水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重大水利工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用的重大举措。   高陂水利枢纽施工总工期为66个月,总投资为61.54亿元,投资来源为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及社会资金三部分,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补贴30多亿元。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广东水利项目有史以来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最多的项目,也是目前大埔县涉及人数最广、资金数量最高的民生水利项目。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资金3亿元,广东省配套资金5亿元。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大强度资金的投入,将直接拉动梅州经济增长。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牵涉面广,对所涉及领域都会带来拉动作用。”梅州市水务局副局长、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法定代表人刘震涛认为,“辅助配套项目建设,主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需要购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聘用大量人员,使用大量能源等,对当地增加就业,促进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发展,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PPP模式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融资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融资需求问题。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将采取这种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多层次、多角度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放大财政资金效应。   近日,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完成PPP招标工作,通过公开招标成功引进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建设运营,可引进社会资本19.56亿元。这无疑会对梅州和大埔增加税收做出贡献。   用新思路建设新工程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家层面联系的第一批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试点项目。工程建设者积极作为,努力探索投资模式,尝试采取新的移民政策,将不仅建造一座具有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巨大效益的工程,还将探索出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和解决移民问题的新路径。   做好PPP模式试点工作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指出重大水利工程优先考虑社会资本。   5月,又联合印发《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第一批试点工作方案》,综合考虑地方积极性、项目收益能力、前期工作进展等因素,确定了12个项目为第一批国家层面联系的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试点项目,力争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就是首批试点之一。   此前,广东省已开展高陂水利枢纽投融资模式研究工作。   2012年5月21日,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刘昆,召集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林业厅等部门负责同志开会,研究加快推进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有关前期工作,要求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对省水利厅提出的工程投融资建设PPP模式,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方案。   2013年11月5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联系会议第二次会议召开,要求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进一步研究工程投融资模式,认真研究提出多种可行的投资方案并进行综合比选,特别要加强与国家政策的衔接,在争取中央加大资金补助的基础上,适时研究启动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工作。   2014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由梅州市组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的建设、运营及管理工作。今年1月,梅州市大埔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成立。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政府要求,梅州市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制定了PPP方案,经省政府审议通过。目前,梅州市完成了工程辅助配套项目先行开工工程用地的征用,以及部分移民安置点的征地工作。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的投资来源为中央资金、省级资金及社会资金三部分。为了做好PPP模式试点工作,梅州市加强与省水利厅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做好PPP方案招标各项准备工作,聘请了经验丰富的专家、法律顾问、中介机构等组建工作团队,做好PPP方案合同编制、审核、招标等工作。   这期间,管理处经常组织开会,对融资模式、招标方式等进行研讨,努力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遴选有实力、有资质、有经验的公司参与工程建设运营。近日,PPP招标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公开招标,成功引进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建设运营,可引进社会资本19.56亿元。   创新移民长效补偿思路   妥善安置移民,既是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也是以人为本,保障移民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需求的重要前提。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影响区及工程占地区涉及大埔县的高陂、银江、大麻、三河和茶阳等5个镇共28个村(居)委会,工程搬迁人口涉及223个村民小组4142人。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基本确定高陂陂寨、乌槎、党溪、银滩、大麻汶水塘、三河汇城等6个安置点,采用“以长效补偿为主、后期扶持”的生产安置方式。   “我们从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款里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长效补偿基金,投入电站建设,电站拿出固定收益的6.5%设立移民长效补偿基金,大约一年为800多万元。”管理处法定代表人刘震涛说,“这部分资金分为两部分:500多万给农民作为土地收益补偿,另外300万元作为调节基金,解决物价上涨造成的收益差价问题。”   “具体到农作物,比如今年稻子每斤价格2元,第二年变成2.2元,那么这0.2元的差价,就从调节基金里出,补给移民。这一思路改变了过去‘找政府要’的补偿方式。调节基金的额度是经过分析后确定的,按正常物价上涨趋势,调节基金是足够满足需求的如果物价上涨过快,超过基金承受能力时,就需要靠政府补贴。刘振涛解释道。   这是一种长效机制。补偿年限一直持续到枢纽报废,每年都有资金保障,可以长期确保百姓生活稳定。作为一项重大水利工程,广东省水利厅、梅州市,都希望通过一些创新,真正探索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其他水利工程提供借鉴。   让高陂水利枢纽闪烁文化光芒   站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韩江源的石雕旁,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的美景尽收眼底,“韩江母亲”正带着她的儿女在这里静静地守望着。曾几何时,这里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如今,战争的喧嚣声已远去,而那些千年以来留下的口口相传的故事,给韩江留下了浓郁的文化色彩。   依托韩江历史增添文化韵味   “三江在这里并流,汇成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这也是‘三河镇’名称的由来。塑像寓意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客潮两地人同饮母亲河水成长,携手共创美好明天。”梅州市水务局建设与管理科科长黄辉源向我们做着介绍。眼前的江水非常平静,江上不时有船只经过,与对岸的青山、远处的大桥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它为什么叫韩江?”“为纪念韩愈。”   在远古年代,韩江还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随着岁月的更迭,它有了初始的名字——员水。后来,有人因为其两岸生长的竹林,而称其“筼水”,平添了几分诗意。曾经,它是潮州城对外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然而鳄鱼常常沿江而上,危害百姓生命财产,使这里人渐稀少,没有了热闹的场景,只剩下空旷的江滩和凄凉的冷风,“恶溪”(鳄溪)也成了人们对它的新称呼。公元819年,从长安远道而来的一个人,改变了这条江的历史。   那一年,刑部侍郎韩愈因惹怒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当刺史。他在这里用不到8个月的时间,展现了治国安邦的才能,其中为人称道的一件事就是“除鳄”。这一天,韩愈在渡口设坛祭鳄,并作《鳄鱼文》,意为规劝鳄鱼离开这里,回归大海,如鳄鱼不这样做,他就将组织一批“捕鳄能手”,“操强弓毒矢”,将它们赶尽杀绝。鳄鱼似乎“有知”,真的“举家搬迁”了。鳄鱼的危害被铲除,使这里逐渐有了生机,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潮州人在感激之余,把这条江命名为韩江,这个叫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段故事也在这里变得家喻户晓。   以姓氏来命名,让韩江增添了文化的韵味。“在韩江这样一条富有‘文化韵味’的江上修建工程,如果没有文化,会显得不太协调。”梅州市水务局局长陈伟建说。   注重生态保护提升文化内涵   “要把文化元素融入水利规划和工程设计中,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努力使每一处水利工程都成为独具风格的水利建筑艺术精品,成为展现先进施工工艺和现代管理水平的现代高科技载体和现代水工建筑艺术载体。”这是《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的要求。   “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将与文化建设和谐脉动。”梅州市水务局副局长刘震涛说,“广东省水利厅提出,用先进设计理念,在保证发挥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效益前提下,尽可能保留河流原生态。韩江哺育了客家人,所以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融入客家元素,并结合当地社会人文环境,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给百姓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能让百姓感受到水利工程不仅有兴利除害功能,还能反映家乡特有的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民俗风情。”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少鹏说,在工程初步设计之初,他们就考虑库区文化遗存保护,工程设计中加入了这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化保护和珍贵动植物保护”。“在保护文化古迹方面,设计单位采取了降低水位和修建堤防等措施,离坝址不远的李光耀、田家炳祖居等,都是重点保护对象。”李少鹏介绍,“在珍贵动植物保护方面,对古树实行迁地保护,对鼋类采取生境生态恢复、动态监测等保护措施。”   如此,这项工程,从建设之初,就寄予了文化的希望。   建设精神文明展示文化魅力   “打造一项富有文化内涵的水利工程,需要‘内外兼修’。”梅州市水务局副局长邓其昌说,“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梅州市负责组建项目法人后,梅州市水务局便将‘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工程筹备和建设中。高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处设立后,更是按照水利文明单位的要求,进行规范管理。下一步,要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高陂水利枢纽工程打造成文明工程、廉洁工程、优质工程,通过文化,扩大这项工程乃至整个梅州的影响力。”   对于如何展示出高陂水利枢纽工程的文化魅力,陈伟建有着自己的理解:“这项工程一是体现了奉献精神,体现出客家人的博大胸怀以及客家文化。二是中央给予30亿元补助资金,使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革命老区人民的关爱,体现了新时期水利精准扶贫的理念。三是充实移民的人文精神。通过移民安置,让他们搬到生活条件更好的集镇,住进崭新的房子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精神也会得到充实。”   6年之后,高陂水利枢纽将会落成。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期待着它会像都江堰、红旗渠等水利工程那样,积累下厚重的底蕴。那时,人们会常常谈起,在韩江之上,有这样一个工程,它承载着客家文化,传承着水利精神,闪烁着迷人光芒。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心丢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