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水库建设纪实

僖希 健康养生 2024-12-19 2 0
李仁清 1959年11月,河北抚宁城北的天马山脚下,红旗招展,人头攒动,一场建设洋河水库的人民战争在这里打响。 在演武营至大湾子村几平方公里狭窄的山湾里,聚集着数万名建设大军。在当时施工技术相对落后,建设物资比较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特别是建设初期处于寒冬的情况下,广大建设者以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严寒,不惧艰辛,克服重重困难,苦干实干巧干,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硬是在天马山与虎头崖之间的河套中,建起了一条长达1500余米,高30余米,顶宽6米的大坝,将洋河拦腰截断,从根本上治理了洋河水患,为下游数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洋河水库大坝(张俊华摄) 一、洋河水库的建设规划 洋河水库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1958年抚宁县并入秦皇岛市,为秦皇岛市辖区)的抚宁公社和台营公社之间。主要工程分为主坝、溢洪道、输水洞等。根据设计,主坝长达1700多米,高出河底30多米。水库建成后,主坝拦腰斩断洋河,库容量预计2.5亿到3.5亿立方米,能控制上游流域面积734平方公里,灌溉下游50万亩良田。同时,还可以使下游5万多亩河滩变成良田,预计发电量2500千瓦。全部工程土石方和混凝土方总量达600多万立方米。 1959年11月8日《洋河水库报》第三版 洋河是秦皇岛市西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全长约100公里。上游分两大支流,东支发源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境,西支发源于昌黎县境。两条支流在台头营镇南的演武营汇合,经抚宁穿越京山铁路入海。全部流域面积为1052平方公里,其中70%以上是山岳丘陵。因为河身短,坡度陡,历年雨季河水猛涨,水流湍急,最大流量达到3000立方/秒,河水泛滥,沿河两岸大片土地被洪水冲刷,庄稼遭受洪水袭击。 修建洋河水库,是党和政府为治理洋河,使这条害河变成推动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的重大举措。 二、洋河水库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参建队伍 1959年6月,河北省委决定唐山地市合并,改设为中共唐山市委和唐山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原唐山专区管辖的秦皇岛市和各县。 洋河水库是唐山市当年17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同时进行的洋河、邱庄、于桥3座水库建设中最大的一座水库。为了确保洋河水库工程在1960年汛期前基本完工,中共唐山市委、秦皇岛市委、昌黎县委抽掉大批干部,成立了水库党委会和指挥部。秦皇岛市和昌黎县分别成立了指挥所。 洋河水库党委书记一期由唐山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伯生担任;二期由宋志远担任。党委副书记先后由阎伯文、国振兴、曹文忠、王葆华(1960年3月任)、李佩璋(一期后期任)、郭占江(二期任)、李子仕(二期任)担任。 洋河水库指挥部主任一期由陈伯生担任;二期由宋志远担任。副主任先后由阎伯文、国振兴、曹文忠、朱利、王靖(女)、杨洪文、左少一、方定之等担任。 陈伯生 洋河水库指挥部下设机构有:办公室、工程处、政治处(主任李增银)、后勤处、保卫处(处长赵勇,对外称公安局)、团委(书记党法镇,二期:安亚兴)、科委、卫生处、迁建办公室。指挥部驻地:田各庄村。 洋河水库建设初期,参建队伍由秦皇岛市和昌黎县民工组成。秦皇岛市指挥所党委书记由朱江担任。昌黎县指挥所党委书记一期由郭占江担任;二期由刘敏担任。 1959年12月初,唐山市委决定从滦州区(1960年1月改滦县)、乐亭县抽掉民工支援洋河水库建设。12月8日,滦州区(1万名)、乐亭县(6000名)两路大军陆续到来。滦州区指挥所党委书记前期由高玉明担任,后期由赵福祥担任。乐亭县指挥所党委书记前期由姜桂香担任,后期由孙凌九担任。此时,建设队伍总人数已达到5万人。 为了确保5月拦洪,唐山市委决定从滦县、乐亭、丰润再抽调18000名民工支援洋河水库建设。2月19日,滦县4500名民工在县委书记处书记高玉明率领下到达工地。乐亭县11300名指战员在书记处书记陈维山率领下,从邱庄水库转战到洋河水库。丰润县7000人3月11日投入战斗。丰润县指挥所党委书记一期由左少一担任,二期由苏振江担任。 5月30日至6月2日,遵化县3500名指战员从于桥水库赶来,支援洋河水库建设。遵化县指挥所党委书记一期由高文华担任,二期由乔青山担任。 一期工程建设人数最多时达7万人。 三、洋河水库建设经过 洋河水库是在苏联专家帮助指导下,由河北省自行设计的大型水利工程。 洋河水库采取“边勘察、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四边”方针。1959年10月中旬开始筹建。 按照施工计划,11月初首批到达的万名建库大军开始了修路架桥、搭建工棚、铺设电线、各种机械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准备等前期工作。 1959年11月26日,洋河水库举行三万五千名建设者参加的开工大会,标志着洋河水库建设正式启动。 1959年11月27日《洋河水库报》 面对冬季施工的不利条件,水库党委作出了“战胜天寒地冻,坚决保证汛前拦洪”的决定,并向全体参建指战员发出了“大干、苦干、巧干七十天,夺取冬季施工的胜利”的号召,开展了“高工效、高质量、运土车子化”的“两高一化”运动。 在冬季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下,数万名建设者以顽强的斗志,同恶劣的气候条件作斗争,不断创造冬季施工的好办法。指战员们在实践中对工具进行改良,实现了运土车子化、列车化、轨道化,使挖、装、夯、运、缷朝着机械化、半机械化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到1月22日,首次突破日上坝万方关。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水库5万名建设者1960年春节只休息了一天,而且放假不回家,全部在工地过春节。从1960年1月25日至2月1日(除春节放假一天外),水库开展了跨春节高产周活动,每日上坝土量1.5万方。 1960年1月26日《洋河水库报》报道的一批先进典型 2月18日,洋河水库导流工程——隧洞开凿提前两天凿通。隧洞长113.8米,直径5.4米。 水库建设指挥部3月3日发布动员令,从即日起,集中优势力量,突击上坝,全库调动5万大军,一人不许少;使用小车1.5万辆,一辆不准缺。由3日到10日,保证日上坝2.5万方以上,11日以后,保证日上坝3万方,必须保质保量保安全按日完成任务。动员令发出的第二天,就创造了日上坝2.9万多方的高产新纪录。 1960年5月1日,洋河水库建设指挥部隆重举行隧洞竣工典礼,陈伯生为隧洞导流剪彩。 进入夏季以后,在最高38度的酷暑下,广大建设者战高温,创高产,确保了土方上坝量只增不减。1960年7月1日那天,土方上坝量达5.7万方,7万建设者用优异成绩向党的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在第一期施工期间,指挥部先后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劳动竞赛,先后涌现出先进单位291个,先进突击队59个,先进突击队员、标兵、健将和各个战线上的生产能手15500多名。特别是台营团的占先突击队、曹东庄红连长王永兴、安山团的13姐妹突击队、乐亭指挥所的大钊团、滦县指挥所的雷庄团飞行突击队等先进典型,以极大的影响力带动了施工进度。 洋河水库工地挑灯夜战景象 与此同时,水库的移民迁建工作顺利进行。一期移民迁建工作从1959年11月开始,经过八个月的艰苦努力,到1960年6月,基本完成库区淹没线以下21个村庄、3529户、166114口人的迁建工作,拆除旧房13490间,盖起新房5325间,建立了17个社会主义新村庄。 经过全体参战人员的全力拼博,一期工程经过九个月的战斗,在任务重、时间紧、人力不足、物资和技术条件缺乏的情况下,突破了冬季施工关,战胜了种种困难,终于打开了隧洞,实现了导流,把大坝筑到64.4设计高程,溢洪道挖到56米设计高程,共完成土方722万方,取得了当年拦洪的巨大胜利。至此,洋河水库1960年建库工程胜利竣工,8月8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竣工庆祝大会,6万名建设者齐聚天马山下,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 1960年8月8日,洋河水库建设指挥部隆重举行1960年工程竣工庆祝大会,图为大会会场。 陈伯生在庆祝大会上致开幕词 洋河水库1960年工程竣工后,指挥部全体干部合影留念 1960年8月9日《洋河水库报》 洋河水库第一期工程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洋河的面貌,结束了洋河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历史,使两岸几十万人民群众永远解除了水患的威胁,并当年受益,获得了农业丰收。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数万名水库建设者经过了锻炼,取得了丰富的建库经验,树立了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雄心壮志。 洋河水库建设纪念章 1960年8月2日《洋河水库报》第一版关于“洋河水库建设纪念章图案说明” 从1960年10月31日起,至1961年7月18日,洋河水库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参加二期工程建设的有秦皇岛市和抚宁(1961年6月抚宁由秦皇岛市分出,恢复县制)、昌黎、乐亭、滦县、丰润、遵化等七市县近万名建设者。 洋河水库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主要是截水槽、大坝护坡、坝顶加高三项重点工程和溢洪道防洪埝、台营公路改线、库区清理等辅助工程,计划工程总量119万方。经过万名建设者八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实际完成125万方,占计划的106%。其中截水槽工程62万方,护坡工程22.5万方,坝顶加高3.1万方,溢洪道防洪埝1.4万方,台营公路改线5万方,库区清理2万方,临建附属工程29万方,放水洞、排水沟0.3万方。所有工程全部按计划、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在二期工程建设中,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工程特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在截水槽施工中,广泛开展对手赛、一条龙赛、大车王比武赛等。在大坝护坡战斗中,开展了“同时间赛跑,与洪水争先”决战立功竞赛活动。全工地涌现出先进单位211个,先进个人3358名。 1961年7月18日,洋河水库隆重举行二期工程竣工庆祝大会,图为7月20日《洋河水库报》。 四、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洋河水库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冀东地区享有很高威望、我党冀东地区革命根据地的老领导、时任交通部副部长李运昌同志,先后在水库一期工程竣工庆祝大会的1960年8月8日,二期工程竣工庆祝大会的1961年7月18日,两次亲临大会,给了参建指战员极大的鼓舞。 1960年8月8日,冀东老领导李运昌(前左二)在周振华(左一)、陈伯生(右一)陪同下视察洋河水库。 洋河水库是在中共河北省委和唐山市委领导下立项修建的,是河北省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河北省、唐山市对洋河水库建设给予了强有力的领导,在人力、资金、物资、技术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一期工程竣工后,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林铁于1960年9月25日亲临水库视察,给全体水库建设者带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在水库建设过程中,省委书记处书记、曾在1948年唐山解放时就担任市委书记的老领导阎达开先后五次(1959年11月24日、5月27日、6月9日、6月19日、8月22日)到工地视察,帮助工地解决了许多施工中的难题。因洋河水库北靠长城,南临渤海,左有天马山,右有虎头崖,群山环绕,是一个极其美丽的人工湖,阎达开书记提出将洋河水库命名为“天马湖”。 仅笔者查到的文字资料记载,在洋河水库建设期间,先后来水库工地视察过的省领导还有: 省委常委李子光(1959年11月24日); 省委常委、省根治海河委员会副主任郭芳(1960年1月8日、3月20日); 省委书记处书记解学恭(1960年5月27日); 副省长张克让(1960年6月6日); 副省长高树勋(1960年7月17日、1961年7月18日); 省委书记处书记马国瑞(1960年9月9日、1961年7月18日); 副省长谢辉(1960年12月23日)。 此外,省水利厅厅长徐政、副厅长乔辛瑛、省人委副秘书长吴玉山、省物资供应局局长吴海寰也随省领导来工地指导。 唐山市领导更是对洋河水库建设给予了最直接的领导和支持。开工初期,唐山市委书记处书记、唐山行政专署专员张文浩经常深入水库工地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困难。施工期间,唐山市委书记处书记、唐山地委第二书记周振华经常住在工地,同指挥部一起指挥施工。唐山市副市长、行署副专员张一萍多次到工地检查指导。先后到过工地的唐山市领导还有:唐山市委第一书记马力、副市长李芳林,唐山行署副专员姜立川、赵光,唐山军分区司令员李尚德、副政委路松起等。 参加建设的秦皇岛市和昌黎、滦县、乐亭、丰润、遵化县的领导都曾多次到工地慰问,帮助本市县参建队伍解决困难。省、市、县的文艺团体多次到工地慰问演出,鼓舞士气。 1959年12月,唐山市京剧团来水库工地慰问,陈伯生等领导同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1960年8月,唐山戏曲学校、唐山市评剧院来洋河水库参加一期工程竣工庆祝活动,陈伯生等同演职人员合影。 水库建设还得到有关院校、企业和驻军的大力支持。 唐山铁道学院范治纶教授带领教师19人,学生200人,负责水库的勘测设计。 河北水电学院第一批14名学生、第二批45名学生奉校党委指示,来支援洋河水库建设,担任勘测、设计、质控等各种技术工作。 水库建设期间,先后有许多学校师生来工地慰问,陈伯生等领导同师生合影。 河北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下放锻炼的40余名干部在水库劳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唐山、秦皇岛、昌黎的有关企业在技术上给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难题。 在施工最紧张的1960年6月初,驻军某部派来30台汽车支援水库建设,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 驻军某部援建汽车队在水库建设工地 洋河水库建设的胜利,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展示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英雄的人民战争威力,反映了党的领导、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法宝在大型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洋河水库建成六十多年来,不仅从根本上终绝了洋河水患的历史,为下游50万亩良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而且在1991年“引青济秦”工程竣工后,成为秦皇岛市重要的水源中转站,又担负起了保障秦皇岛市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任务。 今天,一个甲子过去了,洋河水库依然以它年轻的生命,稳如泰山般地耸立在天马山下,为秦皇岛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着优质水源。当年的建设者们,最年轻的如今也已进入耄耋之年,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们留给我们的,除了那座造福于子孙的水库,还有不惧艰险,不怕困难,战胜自然,勇往直前的精神遗产。 历史,一定会记住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 人民,一定会记住参与这场战争的指战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僖希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