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红色故事10 | ​东进舒城四支队

龄尤 生活乐趣 2024-12-20 3 0
请点击上方↑↑↑“舒城身边事”免费订阅本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龙舒大地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建立,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为传承革命先辈红色基因,激励全县广大共产党员在新时代作出新贡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舒城县委组织部、中共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舒城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舒城红色故事》展播,敬请关注! 东进舒城四支队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两党合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各红军游击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的红二十八军被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1938 年 2月中旬,新四军第四支队正式成立,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经理部主任吴先元。支队辖七、八、九团,以及手枪团和直属队,3100余人。四支队成立后便奔赴抗日斗争战场。3月8日,从七里坪出发,28日,到达舒城干汊河,4月初,进至庐江县金牛镇、盛家桥地区。高敬亭因在立煌养病,于5月上旬率支队机关和手枪团到达舒城,经九井,休息两日后,司令部移驻乌沙。5月下旬,司令部移到东港冲韦家大屋。7月,司令部移驻西港冲钝斧庵,政治部也从新开岭移驻东港冲韦家大屋。经理部以及支队直属队等均设在东、西港冲。6月上旬,在庐江的七、八、九团撤回舒城,七、八团驻西汤池,九团驻新开岭、河棚、廖家湾。至此,四支队全部驻扎舒城境内。此后,四支队以舒城山区为依托,开展广泛深入的抗日救亡活动,打击日军,建立起以舒城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四支队,这支诞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她经过三年游击战争烈火的考验,保持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原因就在于她充分依靠群众,深深植根于人民这个土壤。这支英勇的队伍在驻舒城期间,保持了红军的光荣传统,纪律严明,处处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人民生活,帮助群众生产。农忙季节,组织干部战士帮助当地群众干农活。与人民群众亲如一家,担水、扫地、打柴,样样都干。部队医院总是免费为群众医治疾病。司令员高敬亭还与中共东西港冲区委、中心区委书记僧祥龙以及普通农民吕家政结为兄弟。四支队还积极支持和帮助中共舒城县委以及驻地东西港冲区委的工作。初期的县委机关就设在四支队政治部。县委先后在司令部、留守处举办四期党员培训班。舒无地委书记周新武曾专程到四支队作报告。中共东西港冲区委、东西港冲中心区委就是在四支队司令部驻地钝斧庵建立的。四支队司令部西港冲也是舒城以及皖中、皖西抗战的中心。四支队一面开展宣传群众、打击日本侵略军活动,一面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由于四支队卓有成效的工作,舒城土匪被铲除,匪患问题得到根治。四支队在驻舒城期间,还到巢湖的姥山、桐城的杨家圩子等地围歼土匪,安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抗日运动的发展。四支队驻舒城期间,正确贯彻党的全面抗战的方针,一面深入发动群众,一面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陶若存是一位主张抗日的县长,思想比较进步。四支队认识到,开展舒城的抗日教亡工作,争取陶若存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四支队和舒城县委派遣李竹平和石竹做陶的工作,陶在我党真诚合作、团结抗日的精神感召下,与四支队司令部、政治部保持良好的关系,合作愉快,配合较好,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廖磊就任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后,一些国民党顽固派攻击四支队,诬蔑四支队不抗日,破坏统一战线,廖磊打电话给陶若存,询问四支队的情况,并告诫陶“四支队难搞,不听指挥,要注意。”但陶若存觉得与四支队关系比较融洽,并不难处,仍继续与四支队保持良好的关系。抗战初期,梅河镇一些奸商为谋取暴利,走私贩卖日货,活动猖獗,尤以聂姓为甚。四支队准备前往镇上予以打击,征求陶若存的意见时,陶表示为难。因为如果新四军在县政府所在地活动,就会得罪上司,县长就有被撤的危险;为了维护舒城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支队尊重陶若存的意见。陶对四支队这一举措表示感激和钦佩。四支队还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教育他们认清形势,激发他们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救国出谋出力。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无端诬蔑,四支队做到有理有节,以事实为依据予以回击。为驳斥国民党顽固派诬蔑四支队“游而不击”、“逃避抗战”的谎言,1939年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和四支队政治部主任戴季英去立煌与国民党省政府谈判时,从四支队抓的日军俘虏中押送3名日军和几匹日军战马送给廖磊,还从战马中挑选一匹给廖磊作座骑,以事实予以有力的回击。四支队在舒城期间,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发展壮大抗日武装。抗战初期,各地纷纷建立抗日游击队,四支队正确执行团结、争取、扶助发展和逐步改造的方针,先后在庐江金牛地区发展了何泽州大队,在舒城千人桥一带发展了陈友亮大队,在三河与白石山一带的林家圩发展了林宗圣大队,在潜山王家河发展了张春宴大队等。1938 年8月,四支队统编皖中各地的游击队、吸收青年参军,使抗日武装迅速扩大。先后成立四支队游击纵队和第二游击纵队。四支队游击纵队是由舒城、庐江、六安、潜山、岳西、无为、巢县等地方游击队改编的,共4个大队,1500余人。游击纵队成立后立即进行整训,后在舒城山区以及北部张母桥一带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壮大队伍,镇压土匪,队伍发展很快,仅汪伯民领导的第三大队就发展到1000余人。四支队第二游击纵队是由游击纵队一大队发展建立的,辖3个大队,活动在无为等地。在四支队驻舒一年时间里,由于舒城党组织和四支队的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东、西港冲成为抗日青年向往的地方,有志青年纷纷奔向四支队驻地,报名参军抗击日本侵略军,四支队迅速壮大到1 万余人,除了在舒城建制地发展两个游击大队、一个游击纵队、四个游击中队1000 余人外,直接参加四支队的就有1000余人。四支队卓有成效的工作说明,高敬亭关于在舒、桐、庐一带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因为这一带条件比较理想,形势有利,日军侵占舒城后,人民衷心拥护支持四支队的抗日斗争;地形有利,这里属大别山余脉,地形险要,占有地形优势;党的基础好,舒城党组织坚强有力,并掌握武装;群众条件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生活比较富裕,补给比较容易;熟悉的环境,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这里就是红二十八军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在这里开展抗日斗争比较得心应手,攻防自如。四支队坚持依靠大别山开展抗日斗争,没有继续东进皖东地区,与军部发生矛盾,党中央对此很重视。1938 年5月,派董必武到四支队视察。董老在四支队召开军政委员会议,传达中央关于开除张国焘党籍的决定,分析全国抗战形势,传达要求四支队东进的指示,协调四支队与军部的关系。董老还为四支队的党员上党课,阐述党的性质,党员义务,党的纪律,党员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等,提高了党员的素质,增强了党的战斗力。4天后董老返回武汉。这年秋天,中共中央长江局派何伟以新华社记者身份陪同美国进步作家、女记者艾格丽丝·史沫特莱到舒城采访四支队。何伟作了形势报告,再一次进行形势教育。正当四支队积极扩大抗日武装,发展巩固舒桐庐抗日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顽固派于1939年1月制定了一套“溶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加紧了反共反人民的步伐。国民党安徽省主席、第五战区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令新四军四支队全部开向淮南铁路以东和津浦路南段,把四支队已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送交国民党军队。中共东南局主要负责人、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执行王明“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路线,对国民党一再迁就,强令高敬亭率四支队全部开到路东。高敬亭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但为执行军部命令,仍指挥支队机关和部队继续东进。3 月,高敬亭命参谋长林维先率支队司令部和特务营离开舒城,越过淮南铁路到达合肥县青龙厂附近;政治部主任戴季英率政治部到达离青龙厂附近的李家圩八团驻地;高敬亭因口腔出血留在舒城。5月1日,新四军军长叶挺与军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参谋处长赖传珠以及罗炳辉等人到江北视察。5日,在庐江东汤池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张云逸兼任指挥,徐海东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兼任政治部主任,统一指挥江北新四军部队。同时,成立江北游击纵队,由四支第二游击纵队、二支队四团一营和舒城、合肥、庐江、无为、巢湖等游击队组成,共辖3 个大队,作为建立皖中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5月10日,叶挺军长一行到达舒城西港冲。当夜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四支队今后的战略方针,并敦促四支队按省府命令,限3个月内撤出舒城,开往淮南铁路以东下塘集、定远一带活动。两天后,叶挺应邀前往省府立煌。西港冲军事会议后,高敬亭率尚未东进的教导大队从西港冲出发,前往青龙厂。设留守处于西港冲(1940年初撤走)。与此同时,七、八、九团、特务营和淮南抗日游击纵队也开赴青龙厂一带。至此,驻舒城一年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与舒城人民挥泪而别,开赴抗日斗争最前线。舒城人民闻讯后,纷纷来到四支队驻地,与四支队抗日将领依依话别。高敬亭到达青龙厂后被错误枪决。在毛泽东主席以及后来的中央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于1977年4月27日发出《关于给高敬亭同志平反的通知》。蒙冤38年的高敬亭得到昭雪,恢复了名誉。 来源:中共舒城县委组织部、中共舒城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舒城县融媒体中心 ►广告推广合作 QQ:1471729609◄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龄尤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