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座谈会,强调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抓细抓实、久久为功,推进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促进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实现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校园足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指引下,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建设背景下,必须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对校园足球问题进行思考。21世纪,世界各个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竞争。体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之基,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足球运动不仅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对于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体育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高校引领为依托,推动基层足球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和人才的高地,在推动校园足球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足球学院的设立,能为基层学校输送大量专业的足球教练和教师,提升基层足球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高校通过与基层学校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开展足球培训和赛事,会积极提升基层学校的足球教育水平,也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机会,形成双赢局面。此外,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的建设可以培养足球教练、管理人员、体育营销及媒体专家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种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有助于推动足球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为足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以专业培养为着力点,提升足球人才素质。专业化和精细化培养是提高足球人才素质的关键。通过建立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可以系统地培养足球专业人才,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校需要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训练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足球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的足球教育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具体来说,应加强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构建包括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在内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全国布局为基础,服务国家战略大局。校园足球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校园足球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统筹规划。国家提出要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50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在各地高校中开设足球运动专业。通过全国范围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可以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一个完整的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校园足球的全面发展。
以文化培育为目的,弘扬足球精神。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校园足球文化传播平台,包括校内报刊、广播、电视、网站以及社交媒体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网络,宣传足球文化,报道足球活动,营造浓厚的足球运动氛围。通过定期组织和报道各类足球赛事、培训班和研讨会,展现校园足球的风采和成果,提升社会对校园足球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注重在日常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融入足球文化教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文化活动,如足球文化节、足球知识竞赛、足球电影展映等,以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足球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足球精神和团队精神,推动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以质量保障体系为抓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推进高校足球学院和足球运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主导性与主体性、本土性与国际性、当下与长远等关系。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确保足球教育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加强专业发展的质量监控与评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健全以学生为中心、产业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动态反馈机制和定期评估,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顶层设计为保障,完善机制对接基层。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已经完成。接下来,高校如何有效对接基层是面临的重要课题。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和政策保障,确保顶层设计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加大基层足球教育和训练的投入,提高基层教练员和教师的专业素质,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高质量的足球教育。通过建立健全师资培训体系,定期开展教练员和教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在顶层设计和基层对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协作,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完善,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形成科学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改革的良性互动。
作为一项长期的教育事业,校园足球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足球人才的专业化、系统化培养能够全面提升校园足球发展质量和水平,为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相信在各级教育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校园足球事业将大有可为,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4日第2版
本报讯(记者 黄星)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力争到2024年10月底,各市、县(区)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划制度,向社会公布准入清单,清理一批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任务,压减或合并一批面向中小学师生的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压减合并率力争达到20%。
福建明确,落实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对各类检查、评比、考核和校园创建活动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研制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建立审批报备制度,形成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福建要求,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严格限制和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要求中小学师生承担与教育没有实质关联的调查测评、信息填报等工作。
福建提出,落实教育移动应用审核备案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发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教育移动应用管理责任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制度,严格教育移动应用选用标准、控制数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4日第3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