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大讲堂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发展留痕的符号记忆,是亿万中华儿女的智慧凝聚,是一个民族生命健康、生活样态、文化习俗等在体育上的留存,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强国的精神支柱。中华体育精神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土壤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益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及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中,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通过进课堂、进课间、进社团、进节日、进竞赛等途径,认知、认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
课堂教学彰显科学求实团结协作之精神
课堂教学是彰显中华体育精神的主阵地,更是新时代体育教学回归育体、育心与育人本质,实现“以体育人,以文化人”目标的主战场。将传统体育项目以学生可见、可感、可知的形式融入,是推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进课堂的基本形式。因此,学校要结合实际,科学开设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空竹、武术、赛龙舟、滚铁环、踢毽子等,同时进行结构化、主题式教学,让体育课堂散发运动气息,绽放体育之美,使科学求实、团结协作之精神更加彰显。就拿跳绳来说,这是一项有1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简易轻便、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对学生下肢力量、上下肢配合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用短绳,也可以使用长绳,可以单脚、双脚跳,也可以单人或合作跳,使师生的运动能力与技能得到锻炼,心灵与情感得到洗礼。
课间活动彰显和谐发展坚定自信之精神
课间活动是学生每天在学校开展阳光体育1小时运动的有效形式之一,也是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大课堂。近年来,各地中小学都在探索大课间活动的项目和方式,将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素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兴趣、乐参与,在增体质、养习惯的过程中,形塑和谐发展、坚定自信之精神。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差异,在大课间活动设计中,一到二年级开设抖空竹,三到四年级开设滚铁环,五到六年级开设踢毽子等进阶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活动、参与、分享中掌握运动技能,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享受传统体育的魅力和乐趣,弘扬传统体育精神,养成终身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在坚定自信中拓展体育的文化空间。
学校社团彰显公平共享爱国主义之精神
学校社团是展现体育特色的窗口,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体育组织。传统体育项目是学校社团活动的主要载体,能够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专长,选修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程。同时,学校可通过百花齐放的社团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让传统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品质、道德素养得到继承与发扬,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收获专长、坚定信念,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国武术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增进了学生的爱国之心。学校可通过武术与国学经典《弟子规》《少年中国说》的融合,将经典诵读渗透到武术活动中,实现动速静定的节奏美与国学经典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达至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主题节日彰显文化熏陶凝心铸魂之精神
主题节日是学校为凝心铸魂、立德树人进行的综合性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庆“六一”主题活动及文化艺术月等活动,都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将健身性、实践性、综合性、表演性和文化性展示在活动中,通过体教结合、体艺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并将其焕发在操场上、唤醒在成长中、激发在兴趣处、塑造在品质上、修炼在道德上,真正让中华传统体育的文化之钙更好地滋养学生心灵,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空竹是我国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许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重要内容,空竹自身具有快慢相兼、行云流水、造型优美的特点,与健美操、街舞等时代元素相融合,空竹在绳子上上下自如、左右来回旋转,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视觉、艺术上的享受,彰显出了“五育”并举的劳动成果。
体育竞赛彰显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之精神
体育竞赛是塑造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重要途径,是彰显文化育人、比赛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契机,更是生动活泼、突出个性、展现风采、团结合作、为国争光的“大单元”思政课。学校可通过课内外多样性的比赛,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评的体育教学新文化,更好地彰显顽强拼搏、为国争光之精神。在运动会上,侧重设置拔河、赛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一根绳、一条舟、一条心,迸发力量、拉近心的距离,学生沉浸在拔河比赛和赛龙舟比赛中,用呐喊声传递中国力量,传承文化自信,立志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总之,体育是运动不息的过程哲学,是完善身心的过程历练,是追求更高智慧的过程文化,也是修炼健全人格的过程品质。新时代,我们要在坚持体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精华的途径,让传统体育项目更加有力地弘扬中华体育精神。
(作者张定强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勾彩虹系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4日第7版
■聚焦美育浸润行动③
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该文件对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吹响了新的号角。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和时代意义。高校应在顶层设计、内容供给、活动载体、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打造寓教于艺、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的美育思政大课堂,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进而达到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逻辑必然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它们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相互补充和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高校美育工作旨在通过美育浸润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两者都聚焦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点,在育人目标上协调一致、同向同行。
二是教育内容具有相通性。美育和思政教育都是“大思政”育人格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育主要涉及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四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含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新时代背景下,两者的内容都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展开,体现了对美好情感的寄托和高尚品德的塑造,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三是教育方法具有互补性。美育和思政教育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教育方法和形式上也各具特色。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美育作为一种极具感染性、艺术性、情感性的教育模式,借助美育的柔性力量化解传统思政育人中的生硬道理,两者在教育手段和教学艺术上可有机结合、相互借鉴。如中央民族大学单人舞作品《明日之后》,将舞蹈艺术与共产党人的不屈精神主题相结合,充分运用肢体动作,用舞蹈语汇的艺术感染力传达对革命的认同感,通过舞蹈作品建立起表演者、欣赏者之间对于革命精神的关联性,很好地发挥了美育与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协同作用。
可见,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们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育人质效,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上,也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实效和强国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从个人层面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举措。通过以美促德,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美育中的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方面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力和感染力,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创作和表演等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与此同时,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引发对作品创作主题的思考、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时代风貌的感知,能够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美践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美践行是一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涉及对美的认知、情感的激发、意志的锻炼和行为的实践。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的学生积极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建党100周年文艺表演《伟大征程》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浪漫的《折柳寄情》的演出,全情用艺术之美参与到国家重大活动这堂“大思政课”实践中,将思政教育中所引发的情感转化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实现了理想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与升华。
从高校层面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增强育人实效性的有效探索。美育思政让育人活动更具吸引力。通过将审美性与艺术性的体验融入思政育人环节,将政治性、思想性的要求融入美育育人环节,让思政教育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美育思政让育人活动更具感染力。美育注重情感体验和感性认知,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美育思政让育人活动更具影响力。通过美育浸润学生能够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个人在实践中自觉地将道德要求转化为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
从国家层面看,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工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对“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实践,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美育从“美”的感性层面浸染心灵,思政从“德”的理性层面塑造行为,两者围绕“审美”和“铸魂”两大功能目标,通过将美育的感性体验与思政教育的理性思考相结合,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和转变,推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需求,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新时代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和综合运用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有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科学志趣、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和劳动精神,实现以美培元、铸魂育人的目标任务。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美育理念,构建美育思政新格局。进一步强化组织协同,将学校美育浸润与思政教育融合,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关工作组,为有效推进协同育人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强化理念认同,通过加强理论宣传和教育,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全校师生对美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强化制度支撑,依据国家政策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彰显校本特色的工作实施方案,规范融合目标、具体任务、激励支持、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打造“一校一品”“一院一品”的美育思政品牌。
二是优化内容供给,挖掘美育资源,丰富美育思政新内涵。有效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结合校史校情,发挥学校美育特色,组织开展美育艺术创作活动。同时整合社会资源,通过与其他高校或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共建等实现校际、校地资源互通联动。积极统筹线上和线下资源,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地方平台,开发并持续更新上线优质美育数字教育资源,提高育人活动的辐射力和实效性。充分结合优秀传统和现代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生动鲜活的育人素材,在艺术作品和特定符号中融入家国情怀的情感归依和内容指向,引导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新时代美育精神的丰富内涵。
三是创新活动方式,丰富美育载体,探索美育思政新路径。抓好“第一课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有趣的教学设计、沉浸式的情景设置、生动的课堂讲学,提升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效性。深化“第二课堂”,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美育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中华美育故事,推动美育成果服务社会,回应国家和时代的需求。拓展“第三课堂”,实现信息科技赋能,以数字工具、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等创造多样化的育人活动场景,强化数字美育的教学互动,推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四是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美育基础,壮大美育思政新力量。以美育浸润教师,要加强教师跨学科素养培训,提供针对美育思政的全员专业培训,如艺术教育、审美理论、思政教育方法等,帮助教师掌握美育和思政教育融合的核心知识和相关技能。以美育浸润教师,要构建教师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美育思政教师工作坊,为艺术学科教师和思政专职队伍、行政教育人员提供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的平台;设立美育思政研究课题,支持教师开展相关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美育浸润教师,要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设立相应教学奖励,表彰在美育思政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不断激发教师开展美育思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系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4日第7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把新时代的非凡成就、伟大变革有机融入教学并讲深讲透讲活,就要运用好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的方法。
历史和现实相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大历史观,总结历史规律,让历史照进现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方位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行考量,并作出契合中国发展现实的战略部署,聚焦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从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和总结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破解了现实中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各种错误思潮、网络舆论乱象丛生,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等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
历史和现实不可割裂,伟大的历史性变革正是在直面问题的现实奋斗中发生的。思政课教学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贯通中讲好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一是要认真研究历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素材,其中丰富的数据资料、鲜活案例等蕴含着新时代十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思政课教学要善于研究历史、熟练运用史料。二是要深入分析现实。新时代十年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风政风民风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共建“一带一路”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幅幅引发社会深刻变革的壮美画卷构成了当下最鲜活、最生动、最深刻的动人故事,思政课教学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理性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之难,深切领会、深刻理解取得非凡成就之因。三是要注重融会贯通。上好思政课既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又要解答学生的现实疑惑,通过历史和现实纵向贯通、横向对比等方法讲好历史性成就和变革,能切实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进行阐述,强调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思政课的主导内容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现实的改造世界的学说,实践性即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著特征,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要求。
实践中发生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讲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首先要引导学生强化理论思维。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才能让学生感悟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从而让学生明白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层理论原因。其次要引导学生研究实践。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思政课必须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思考新时代开辟新征程、进行新探索、取得新成就、发生新变革背后的实践逻辑,主动回应学生关心的实践热点问题,从而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最后要引导学生在躬身实践中升华理论认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和实践从来不是孤立的,必须相辅相成、紧密结合。要善用“大思政课”的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投身社会、参与实践,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最终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国际和国内相关联
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今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格局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刻演变,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的新时期。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认清国际形势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方向,科学把握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正确看待中国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重大意义。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从国际和国内的关联中阐明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思政课教师一要讲清中国发展大势。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夯实了物质基础、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势的形成、成就的取得是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实打实干出来的,只有通过接续奋斗、锐意创新、扩大开放才能夯实复兴伟业的根基。二要讲清国际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南升北降势不可挡,中国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是推动该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思政课要通过不同国家治国理政模式和发展绩效的国际比较,引导学生真正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三要统筹讲好“两个大局”。“两个大局”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思政课要引导学生从国际和国内的关联中认识“两个大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重大意义,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对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张广兴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昳薇系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4日第9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