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叫做《别在20多岁的时候存钱,你应该把收入的一半用于自我投资》,作者的看法是人在20多岁的时候,应该不要太在乎能挣到多少工资,也不要太在乎自己有多少存款。有闲钱就进行自我投资,多体验体验各种事情。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最好把收入的一半都用于自我投资!
把收入的一半用于自我投资?
也许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花收入的一半去提高投资自己,确实不太现实。
因为年轻人收入一般不太高,平时吃穿住行都要大量的花费,不做个月光族已经有点石破天惊,哪一天想不开了给自己买辆车、买套房的还要伸手问家里要或者朋友借,别说要花任性地投资自我了。
到底花多少钱给投资自己才比较合理呢?
昨天做了个小调查,有人说是10%,有人说是该花则花,有人表示还没统计过。所以每个人在衡量花在自我投资上面的钱时,心里那杆秤都是不一样的。
本来自我投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提高自己能力,一般来说就能够让自己更快地升职加薪。但是问题在于,很多人根本无法分辨要怎么投资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网上的课程五花八门,价格纷繁多样,有多则上万的培训班,也有免费的网上公开课或者直播课程。(我们这里姑且不谈到时间成本这块,因为相对于不同人,时间和金钱的衡量标准都不同,就好像有人愿意去做10元一小时的兼职,而有的人100块钱一小时也不愿意去做。)
所以我认为,你首先要给自己界定一下你要提高自己的什么能力。比如你要健身,要提高英语,要学习PS技术。那好,你就要调查了健身卡一年要多少钱,比如是1200元。
提高英语的话你要自学还是去报网上课程还是去线下学习呢?
假如你选择的是线下课程,这个价格可能比较贵,中等水平的大概就是15000元。如果要选择自学你就要去买书,花更多时间进去学习。
想要提高PS水平,你如果选择自学,也要去买书籍,这个花费大概是200元。
所以如过你一年内想要这样提高自己。
一个大概的花费:1200+15000+200=16400元。如果你一年的收入是7万元。这个投资自我的投入就占到了收入的约1/4了。
如果你能通过提升自我,进入到了一家薪水更高的外企,比如你的年薪涨到了10万元。则这个回报率是非常值当的,而且薪水只会越来越高。获得了健康,又提高了自我。
明知道自我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为何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花钱?
上面举到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愿意花时间和金钱提高自己的人,往往都有收获。
可为何还是那么多人不愿意花大量的钱提高自我?这个就涉及到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在知识变现的时代,市面上确实有非常多的课程和培训班,这就导致很多半桶水的人也学着去开办培训班,误人子弟。
还有的打着终身会员制的名号去开课,却做不到几个月就倒闭了。这样的事情多了,大家就不太相信这些所谓的培训班的质量。
虽然也有质量比较高的付费知识课程,比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以及起点学院等这些知识付费的形式,由于学习的人数众多,并不会让大家享受到很周到的会员服务。
所以虽然很多人付钱了,最后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当然这个真是因人而异,也有人认为是有价值的。
但是因为这种获得知识的不确定性,让人在投资自我的时候,产生了疑虑:我买这个课程到底有没有用?如果没用,就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
正因为鱼龙混杂的知识付费课程太多,我们不懂选择哪些才是适合自己的,在选择的时候又容易陷入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地,最后不得已不了了之。
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最舒服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学,整天吃喝玩乐最爽了。
怎么样自我投资才不后悔花多了钱?
我记得上学时,家里条件一般,但是对于我们的教育问题,家里的态度就是:花在学习上的钱一分也不能缺,多少都要花。
在学校里学了十几年,特别是后面读大学的几年,基本上是学不到什么实用的东西。
可基本上每个人读完大学,学费都超过两万五千元,相当于一年花在教育上的钱是接近6000元,对于那时没有挣一分钱的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这个投入的比例就相当大了。
所以,我们从心态上一定要摆正,也就是你投入的每一分钱,只要你去认真学习了,怎么花都不亏,这叫事在人为。因为你不至于觉得大学交了那么多学费,学不到什么,而觉得很亏吧?
自我投资,需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是从身体上面,第二是从精神方面。
身体上面,有便宜的自我锻炼,比如女生可以在网上下载视频做操,男生可以买个哑铃,或者去慢跑;如果要去健身房,这一年也要一千到三千这样。
精神方面
一个是要看书,你可以买书,也可以去图书馆借书。看书可以是多样的,不仅是某一类书。
二是根据你要提高的技能,要买一整套网上的课程,反复看反复练习。
三是你如果要考某个证书,自己复习效率不高也可以去买个网上的课程,配合着书籍来看。
四是可以去参加线下课程,一个是效率相对比较高,一个是你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以上,都是要有针对性地去学,一次只学习一到两样技能,从这四个方面选择某两三方面进行结合,效率更高些。
而不是今天学习PS,明天又学习厨艺,后天学习吉他,大后天又学习运营课程。
我的学习情况:
学习运营知识。我目前的情况是报名了一个每周一次的学习产品和运营的课程,同时参加了某某学院每周一次产品运营的课程,这两个课程是职场方面技能的提高,我配合着看运营的文章以及书籍。
学习PS,这是我的兴趣,因此在网上花了60多买了一本学习PS的书籍,网易云课堂花了148元买了一个课程。
写作,我的行业是理财类的,所以我也在写一些基金保险类的文章。
就这三个东西,也够我累了。
后面我打算继续提高自己理财方面的能力,计划报一个某理财网的课程,费用是398,100课时,也就是大概4元一个课时。能边看边学习,还能写出东西来,我觉得这个课程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说一句,花在自我投资上的,最重要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金钱只是让你少走弯路,但是花时间决定你能否获得这个课程的知识。
本文由Swendy原创,转载请和作者联系,谢谢。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时间如同流水一般珍贵而不可逆。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拥有的时间不仅是生活的坐标,更是一笔巨大的资本。如何高效利用这笔资本,不仅关乎个人的未来,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我们没有理由浪费任何时间。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在经济学中,时间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极其有限的资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而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对年轻人而言,早期投资于自我发展、学习新技能、积累实践经验,都将在未来带来丰厚的回报。
接着,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高效地利用时间这一资本。在财经领域,知识更新迅速,不断学习成为不可或缺的任务。通过阅读、学习、参加专业的培训,年轻人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实际操作经验同样重要。无论是通过实习、创业还是参与投资项目,亲身体验经济运作的实际情况,能够加深理解并锻炼决策能力。
此外,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也是将时间转化为资本的有效途径。财经世界里,信息就是金钱。年轻人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拓宽人脉,这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和机会,还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在追求财经知识和事业成功的同时,不能忽视健康和家庭生活。均衡的生活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避免过度工作带来的身心疲惫,从而在长期的事业道路上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维。
现在,让我们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年轻人如何利用时间资本在财经领域取得成功。比如,巴菲特从小就开始研究股票和投资,他的早年学习和实践为他日后成为股神奠定了基础。再如,许多科技创业者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孵化自己的创业项目,他们早早地进入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年轻时就开始积极行动,能够在财经世界中占据先机。
最后,我想邀请读者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你是否有过利用年轻时光在财经领域取得成就的经历?或者你有什么计划,打算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资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探讨和分享,共同进步。
总结起来,年轻确实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但这笔资本需要我们明智地投资和管理。在财经领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知,积累实践经验,建立人际网络,并且注意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将年轻的资本转化为未来的成功。
记住,时间不等人,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每一分钟为自己在财经世界铺就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养育孩子花费高
每个新生儿从出生到周岁,头一年基本花费1万-2万元很正常,而这仅是基本开销,这还不算给婴儿接种、感冒了看病打针吃药的费用,也没包括请保姆看护的费用。月嫂和保姆看护的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一位中档水平的月嫂月薪高达2800元左右。
这些消费都是必需。上海社科院徐安琪研究员的一份报告指出,以目前的物价水平,0-16岁孩子的直接经济总成本达到25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家庭支出则高达48万元,这个数字还未将亲朋好友、社会资助及学校免费等的5-6万元统计在内。如加上孕产期的人均13000元支出,以及孩子从孕育到成长过程中父母因误工、减少流动、升迁等自身发展损失的间接经济成本,这一数字更为惊人。
链接
美国婴儿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生育高潮,1946年-1964年间有7580万婴儿出生,美国将其称之为“婴儿潮”。随着婴儿潮人口的成长,美国的经济也步入了令人炫目的成长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婴儿潮人口带动了玩具、卡通、流行音乐的成长;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步入结婚活跃期的婴儿潮人口带动了房地产、汽车业的成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步入消费黄金期的婴儿潮人口又带动了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成长。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指出,“婴儿潮出生的人虽然只占现在美国人口的28%,但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却占美国整体经济的一半,婴儿潮人口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
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作者:胡鑫、谭晓丹、马树娟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