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戴景岳:携手客户与伙伴,共建面向出行变革的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

筱熹 餐饮美食 2024-12-15 3 0

华为戴景岳:携手客户与伙伴,共建面向出行变革的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北京,2023年5月15日] 5月11日,2023中国数字能源生态大会在北京开幕,北京主会场协同全国分会场,华为数字能源与客户、伙伴、产业组织、媒体等齐聚一堂,万人同享盛会,共同探讨产业趋势和发展机遇,分享创新产品技术和应用实践,共建开放共赢的繁荣生态。大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充电网络营销服总裁戴景岳发表了“聚力高质量充电,共赢电动化未来”的主题演讲。 戴景岳先生表示:“在交通电动化的充电网络领域,华为数字能源将聚焦根技术,发挥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优势,深度赋能产业合作伙伴,开放软硬件架构,向伙伴提供生态合作、架构合作、模块合作、技术合作。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新一代液冷超快充基础设施,聚焦高速服务区、城市公共、园区光储充三大场景,面向客户打造多样化、强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建面向出行变革的新型电动出行能源基础设施,实现“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让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共同迎接绿色美好出行!”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充电网络营销服总裁 戴景岳 以下文章根据戴景岳发言内容整理: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与大家做分享。从前几位嘉宾的演讲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期已经到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初更多依靠政策驱动,目前更多已转变为用户与市场驱动。从过去两年发展速度看,已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测与想象,未来2-3年必将迎来高速增长期。在座各位嘉宾都是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影响者和参与者,我们是志同道合者,是同路人,一起为高质量充电贡献力量。 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是未来确定性的发展趋势 碳中和已成为全人类共同使命与最紧迫的需求,不论政府,还是企业,各行各业均把碳中和作为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迫切需求。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电力行业和交通行业全球碳排放分别占整体碳排放的40%和23%。以汽车为主力运输工具的道路交通,其碳排放占交通行业的75%。因此,加速能源清洁化和汽车电动化,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核心举措。在生产发电侧,能源结构将发展为以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由现在的25%增至2050年的90%;在消费用能侧,交通行业将加速电动化转型,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由当前的2.5%增至2050年的70%,有望率先实现低碳化。这个数据背后我想表达一个核心观点: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是未来确定性的发展趋势。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电动汽车与能源、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新能源汽车普及将促进能源基础设施升级转型,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将被重塑,今后20年将形成电动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三大十万亿级的产业,并且这三大产业相互促进。 我们也看到各省/地市政府抓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契机,通过规划、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拉动本地汽车消费,开发本地汽车市场,吸引优质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落地,产业向高端转型升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燃油车时代,有些城市把汽车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新赛道来临时,是否还能维持以往的优势地位,这将是一个问号。不少省、市政府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反之,高质量充电网络部署也将拉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我们今天谈“高质量”三个字,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域产品及解决方案(电动化第一赛道),还是作为电动化第二赛道的充电网络,两者之间需高质量协同发展。 大功率超快充技术是加速电动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前面很多嘉宾谈到了,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对于用户、运营商和政府,均存在不少问题,迫切期待我们去解决。首先从用户侧充电体验来看,存在找桩难、排队久、充不快等问题,补能不便捷,体验差。从运营商角度来看,面临设备生命周期短、充电利用率低、重复投资等短板,不挣钱、盈利差等问题难以实现商业闭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目前很多充电桩在技术上不能迭代演进,技术在2-3年后就落后,甚至面临淘汰。未来新能源汽车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能控制、场景是关键,同样道理,充电基础设施未来一定要能支撑持续迭代的技术演进,这点对于保护投资非常关键。充电基础设施的硬件投资尽量是一次性投入,其性能可通过技术持续迭代做到越用越新,常用常新。最后从政府角度来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跑马圈地的生意,但每一块地,每一个度电,都是宝贵资源,所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统一规划、标准及监管,“僵尸桩”管理与退出机制迫在眉睫。从长远看、从全局看,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我们需要精准、高质量地建设充电网络、发展充电网络。 每个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三个关键因素:政策+科技+市场。第一是政府政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从2023年1月-5月份中央层面连续出台了三个文件,5月5日李强总理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在国家层面提到重要战略意义,我们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把短板尽快补齐。第二是技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产品是王道,技术是保障。我们认为,加速汽车电动化高质量发展中,大功率超充技术是其中的关键路径。通过部署和加油站一样多的超快充网络(集约化建设思路),可实现快捷、高效补能,可以解决充电不便捷问题,缓解用户续航焦虑。第三是市场,当前各车企布局高压平台(超快充)成为主流发展趋势,我们预计到2026年,支持高压超快充的车型市场空间将达到580万,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50%左右,用户超快充需求巨大,因此充电产业需要抓住近2-3年的窗口期,适度超前布局,迎接超快充车型的大规模量产上市,赢得商机。 开放合作,共建生态型产业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总裁在本次生态大会论坛上谈到城市能源智能体,他提到,充电网络作为新基建,其规划一定要融入到整个城市的顶层架构设计。我们认为,充电网络应有机融入城市能源智能体的顶层设计,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针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已把建设“城市一张网”提到重要日程。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落地与执行,也是城市高质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智能电动&充电网络产业定位 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聚焦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ICT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在交通电动化领域,我们聚焦在电动化的两个赛道将技术与产品做到极致。第一个赛道是智能电动,华为数字能源定位为动力域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帮助车企造好车,提供电驱动、MCU、OBC、BMS等动力域解决方案。第二赛道是充电网络,我们定位为充电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创新全液冷超充架构与核心系统模块。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我们发布了新一代黄金动力平台,900V超高压电驱动系统领先业界;同期还发布了业界首款全液冷超快充一体化架构,可实现1秒1公里补能速度,为用户带来极致的充电体验。 我们认为,智能电动与充电网络之间是“推”与“拉”关系,高质量充电网络的部署将有效拉动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与消费需求,市场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必将推动高质量充电网络建设的提速,两者高质量协同以更好拉动整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我们将携手客户、伙伴,开放合作,共建生态型产业,通过智能电动和充电网络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升用户体验,加速电动化进程。 华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定位 坚持产业合作策略,共创行业价值 华为数字能源作为在充电基础设施生态体系的“黑土地”,要为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携手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客户商业成功。华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一条是“以客户为中心”,这也是我们整个商业的最底层逻辑。华为坚持与合作伙伴在战略、能力和资源方面进行充分匹配和相互赋能,为最终客户打造有价值的解决方案。面对新产业、新业务与新场景,能力提升尤为关键,我们需与合作伙伴相互赋能。比如,针对华为的底层根技术,包括4T技术,即电子电力技术、数字技术、热管理技术、储能技术等方面需发挥优势,提供更多技术支持;针对充电网络的业务场景及经验,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及客户碰撞出更多火花,更好地给客户带来价值,从而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商业共赢。 构建生态型产业,华为充电网络产业边界定位 具体来看,我们应与产业合作伙伴展开什么样的合作?对于华为具有优势的根技术,我们会不断地投入,基于客户需求与场景驱动,与合作伙伴一起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后期基于中国市场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技术、产品及运营管理经验,携手合作伙伴将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推向全球。面对不同场景、不同应用的行业,我们联合生态伙伴,打造更有竞争力的充电网络解决方案。当前主要聚焦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公共场站、园区光储充一体这三个充电主力场景,并联合深圳、合肥、郑州、福州、成都、重庆等城市开始交流探讨“城市一张网”、“高速一张网”的建设工作。 同心逐梦致高远,时不我待共启程 “同心逐梦致高远,时不我待共启程”。在汽车电动化产业道路上,华为将携手伙伴、客户一起打造开放合作的产业生态,实现 “让新能源汽车用新能源电,让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的梦想,共同打造出“出行更加便捷,世界更加绿色”的美好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筱熹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