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近日,青海日报、海东日报对乐都公安解决群众周某在52年前户口从上海迁出时的户籍信息与现有其他材料中身份信息均不相符无法迁回上海这一难题的暖心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群众关注点赞,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县公安局北山派出所民警和林区工作人员
一字之差难迁户 乐都民警解难题 (青海日报)
青海日报融媒体11月27日讯(记者 陈俊)“我户口迁移上海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衷心感谢乐都区公安局及马警官。”10月26日清晨,海东市乐都区公安局民警接到上海市民周清康打来的感谢电话。
事情还得从52年前说起,1972年周清康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号召,从上海来青工作,同年将户口(周青康,1953年12月出生)从上海迁至青海。1980年8月,将户口(周清康,1953年1月出生)由乐都县中坝公社迁至西宁市。1987年2月,周青康工作调动至浙江省象山县建筑安装联合公司,户籍同步迁往。2009年,周清康在上海办理落户时,因信息与当年迁出时不一致,无法正常办理。
2024年4月,周清康向国家信访局写信求助查清户籍问题。5月,该件转办至乐都区后,区公安局立即着手办理,审核时发现周清康从上海迁出时的户籍信息与现有信息不相符,遂派工作人员赴西宁等地查阅资料,走访了解情况,但因时间久远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6月,乐都区向上海市发函请求协助,终于找到周清康户口从上海迁出时的存根证明和参加工作时的档案,至此,证实周清康与周青康为同一人,落户上海问题得到解决。
周清康老人落户上海的夙愿得以实现,是乐都区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乐都区紧盯群众反映强烈和久拖未办急难愁盼,今年累计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50余件,追回并督促发放各类资金7300多万元。
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互助县公安局北山派出所民警和林区工作人
52年前的户口问题解决了(海东日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通讯员 李进祺)“我的户口迁移上海的事情终于有了着落,也能享受政府援外人员六十五周岁困难待遇补贴,生活真正有了保障,衷心感谢马警官。”10月的一个清晨,海东市乐都区公安局户政大队民警马丽接到了上海市民周清康打来的致谢电话。
事情还得从52年前说起,1972年从上海中学毕业的周清康,积极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建设号召来到青海,先后在青海省第一建筑公司、乐都县中坝公社上班。同年,将户口(周青康,1953年出生)从上海市迁至青海省第一建筑公司,后又落户乐都县中坝公社。1980年8月,将户口(周清康,1953年出生)由乐都县中坝公社迁至西宁市公安局黄河路派出所。1987年2月,周清康调动至浙江省一家建筑安装联合公司工作,户籍亦同步迁回,当时未发现问题。2009年,周清康在上海办理落户手续时,因现身份信息与当时从上海迁出时的信息不吻合,无法正常办理。为此,他在上海市、浙江省、青海省三地之间来回奔波,但均因相关手续不全未予解决,落户上海的事宜就此搁置。
今年4月,中央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始,周清康对解决户籍问题再次燃起了希望,他向国家信访局写信求助帮助查清户籍问题。5月,该信访件逐级转办至乐都区公安局。乐都区公安局立即调取有关资料着手办理,在审核时发现周清康从上海迁出时的户籍信息与现有其他材料中身份信息均不相符,缺少核心证据,故无法办理。
5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七督导组和省纪委监委第四督导组在乐都区联合督导期间,省纪委督导组工作人员在查阅乐都区信访局台账时,周清康的信访件引起了督导组的注意,了解了相关情况后立即要求乐都区将此作为重点问题关注。
乐都区公安局立即到西宁市等地查阅相关资料,并走访了解相关情况,但因时间久远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一时陷入僵局。6月底,乐都区另辟蹊径采用超常规措施,变一地单独解决为三地联合解决,即向上海市公安局发函请求协助,经多方努力,终找到周清康于1953年12月出生,在1972年7月12日将户口从上海迁出时的存根证明,并找到了周清康(周青康)参加工作时的档案,至此查清了造成信息不一致的原因,证实了周清康与周青康为同一人,其落户上海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周清康老人在有生之年落户上海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这是乐都区结合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乐都区紧盯群众反映强烈和久拖未办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诉求,累计解决群众关心的揪心事、烦心事、难心事50余件,追回挽回和督促发放各类资金7300多万元。
来源 | 青海日报、海东日报
原标题:《【媒体聚焦】一字之差难迁户 乐都民警解难题》
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