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智、胡少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

朦丹 健康养生 2024-12-16 1 0

马学智、胡少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年第09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马学智胡少辉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作者简介 马学智 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武术裁判。中国武术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武术》学术版编委,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散打竞赛委员会主任。 主持完成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道德生态研究》(2018年)、担任国家拳击蓝队复合型医科团队训练服务首席专家(2018年),以及主持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项目《国家青年散打队赛前LoHi训练与科技保障》《LoHi训练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中国武术散打积分排名制的运用与研究》等。作为主编、副主编或编委编写各类著作10余部,其中担任《中华武术通史》总主编,《中国武术产业发展报告》(2021)主编等。 胡少辉 胡少辉,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摘 要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研究现状,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存在问题,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作为思想基础,从五个认同出发,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内涵进行丰富,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进一步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爱国意识、能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指明方向和主线、能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奠定思想基础,其政治基石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应以时代为观照,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以多学科视野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强化学科内涵;注重培根铸魂,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增强共同体意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五个认同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第五次会议上发表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十二个必须”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以此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时代之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已成为中华民族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加快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新时代赋予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写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学有明确的介绍,“民族传统体育学是研究中国武术和体育养生及中华民族民间体育的本质、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以武术、养生以及其他民族民间体育为研究对象,是中华传统文化与体育结合而形成的”[2]。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知识体系,承传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智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现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作为思想基础,丰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内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健康中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1.1.1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演进民族传统体育学作为我国一门土生土长的现代学科知识体系,是受西方体育科学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不过,中华民族自诞生伊始,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就已在华夏大地传承与发展,早在殷周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就出现在了我国知识分类的萌芽之中,《周礼·地官司徒》记载:“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3]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内容,具有军事身体教育性质的“射”和“御”就已被纳入中国古代知识分类体系的“六艺”之列。其后还有司马谈的“六家”、刘歆的“七略”、班固的“六略”、阮孝绪的“七录”、荀勖的“四部”、郑樵的“十二类”等知识分类体系,其中有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不可胜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民族国家的崛起和东方文明的悲壮沉沦,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促使着国人不断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以寻求救国之道。此时,西学东渐,西式体操等体育开始被陆续引进中国,直至1901年清政府废除武举制度和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西方体育逐渐正式成为我国近代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课程(体操科)。在西方体育的影响下,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从西方体育(兵操、体操)角度重新认识本土体育,经过土洋体育之争,武术被视为民族“本土体育”的杰出代表而倍受推崇。在民国期间,一些学校增设武术等民族类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有些师范学校和体育专门学校也开始培养武术师资,促进了武术等民族类体育的发展,使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赢得重要地位。从马良的《中华新武术》到张之江创办的中央国术馆和国术体专,再到大量武术等民族类体育著作的出版,开始逐渐担当起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和强国强种的重任,可以说这是近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萌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格外重视,194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上提出“要广泛地采用民间原有的许多体育形式”,1952年,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会特别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952年11月成立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并下设民族体育形式研究会。1953年,首次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在天津举办,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1952—1954年期间,国家为满足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之需,先后建立了6所体育学院。1953年,中央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建校初即建立武术教研室,由张文广先生负责组织武术、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研究工作。1957年,为培养具备武术技能的体育师资,武术课程纳入到部分体育学院和师范学院体育系的教学体系之中。到1958年,全国体育学院院长会议上正式通过了要在各大高等体育院校开设武术课的决议,同年,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开始建立武术系,并设立武术专业,相关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开始系统化、规范化。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发布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武术被列为其中。同年,北京体育学院的张文广先生在全国首次开始招收武术理论与方法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本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开端,武术学科建设雏形显现。正当本学科起步发展时却遭遇了“文革”,导致学科发展停滞不前,民族形式的体育甚至还被扣上“封建主义”的帽子。“文革”结束后,民族传统体育开始被重新重视,从赛事举办到民间体育项目的系统挖整,民族传统体育再次恢复了发展活力。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我国学位制度的确立,此后全国各高校也掀起了学位授权点的建设浪潮。1984年之后,全国各大体育院校武术理论与方法的硕士学位授予点相继获批,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成立,1996年,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我国第1个武术理论与方法博士学位授权点,这标志着武术学科的建设逐步走向完善。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调整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后,我国本土民族形式的体育在原有武术学科(武术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拓展命名为“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正式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1.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现状自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正式成立后,一些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展开了系列研究。1)在学科建设研究上,早期有倪依克(2003)、赵苏喆(2005)、武冬(2006)等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性质[4]、学科体系构建[5-6]和学科基础理论问题[7-8]等进行了专门论述,后期有白晋湘(2018)、邱丕相(2020)、郝家春(2020)等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回顾与发展[9-11]、建设模式与体系优化[12]、核心竞争力[13]、交叉融合[14]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还有朱瑞琪(2005)、徐伟军(2004)、石爱桥(2014)等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15-16]、课程设置[17-18]、人才培养[19-20]等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立,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专著与教材成果也相继出版,如崔乐泉(2018)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刘少英(2011)的《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征(2009)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专著,以及周伟良(2003)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邱丕相(2008)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等教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3)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传承与保护研究上,以胡小明、白晋湘、王岗、韦晓康、陈小蓉等为代表的学者从人类学、民族学、文化学等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区域体育文化[21-22]等方面做了专门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把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4)在武术学科研究上,该领域长期以来研究队伍相对稳定,人才辈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学科拓展也较为广泛,如郭志禹领衔开拓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戴国斌的“武术身体文化”研究,王岗的“武术文化与发展”研究,乔凤杰的“武术哲学”研究、杨祥全的“武术思想史”研究、郭玉成的“武术传播与发展”“武术标准化”研究、李士英的“武术市场化”探索研究、武冬的“武术教学”研究等,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武术学科体系,大力推动了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5)在传统体育养生学领域中,以杨柏龙、石爱桥、虞定海等为代表的学者,为科学化发展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对历代流传的代表性经典功法进行了重新编创[23-25]和实验干预[26-27],以此规范了我国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内容,丰富了传统体育养生功法理论、教学和赛事体系,奠定了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理论基础。6)在民族民间体育研究上,段全伟对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体系进行的构建研究[28],拓宽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架构。1.1.3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存在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一些成果。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责任,这就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存在学科体系不完善,理论体系不具体,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文化传承体系不规范等问题。具体而言,在学科发展方向上,时代观照不明显;在学科内涵式发展上,学科拓展不够,存在单学科发展惯性思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育人特色不足;在文化传承上,有关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文化传播研究不广泛等问题。1.2.1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复合词,而“中华”又是“中国”与“华夏”复合词的简称。《魏书》和《晋书》多有记载,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在四夷之中,且文化发达,后世因此称其地为“中华”。民族,是指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稳定的人民共同体[29]。不过,中国古代汉语“民族”和现代“民族”的观念具有很大差异,现代“民族”的观念起源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中华”与“民族”组成的复合词出现于晚清,是梁启超先生于1902年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30]一文中率先提出的,最初主指汉族。1905年,他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写道:“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通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胄者”。但他同时也认为“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数民族混合而成”[31]。梁启超是最早以“中华民族”概念来阐释中国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这和他早期率先从日本将现代西方“民族”观念引入中国不无关系。从“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至今,其内涵多有争论,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诸多学者以不同视角阐释过“中华民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如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费孝通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格局”、苞谷的“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等。虽然“中华民族”的提出是近代之事,但它的渊源是久远的,其内涵随着历史演进、时代变迁不断丰富,这是大家不辨自明的共识。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代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大一统”的思想传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开宗明义就写到“大一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种“大一统”观念一直延续不断地贯穿于中国历史脉络。1962年,著名考古学家夏鼐于《新中国的考古学》一文中提出,我国“不同兄弟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与汉族的祖先形成了紧密相依的关系,逐渐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32]。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夏鼐也是较早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的学者。不过,周平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的表述除了政策上的某些偏重外,其实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中华民族具有多族聚合体和国民共同体2种属性,前者则是现代民族一般本质的体现,后者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致[33]。1.2.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4],同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5],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6],并将其写入党章。这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条主线,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中华民族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重大深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经历了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养”再到“铸牢”的严谨论述和建构,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行合一。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从实践中抽象和升华出来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和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指人类所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还能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具有能动性。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存在的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有目的、有方向、有预见地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使中华民族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共筑中国梦,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界就已围绕这一重大论断从历史溯源、内涵阐释、路径探究等方面展开了细致的理论探讨。在历史溯源上,一些学者认为“地缘上的多民族统一格局和心理上的统一意识是促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历史前提”[37];中国自秦统一来,各民族在分裂和融合的反复过程中呈螺旋式发展,“天下观”“华夷一统”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源流[38-41];清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的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起点[42];从反帝到抗日的过程中使得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得到提升,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43-44];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等,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到提升和发展[45];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秉承历史,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命运共同体的升华[46-47]。关于内涵阐释,大多学者采用多元的视角进行研究。从文化视角,沈桂萍(2017)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内涵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公民共同体,外延上看其实是中华文化共同体[48];从心理视角,青觉(2018)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3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49],朱碧波(2022)认为它是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知”“情”“意”的心理体验,即文化觉知、情感投射和信念汇聚[50],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属于意识形态建设[51];从认同视角,郎维伟(2018)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由“五个认同”组成,认同是核心要义,其理论内涵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素[52],各民族认同又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前提[53-54],本质上体现为群体共有身份的认同意识[55-56],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57]。在路径研究上,周建标(2022)、孟凡东(2019)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体现在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团结各族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58-59]。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历史溯源、内涵探讨及路径分析各有侧重,然而都没有脱离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阐释的“四个与共”“四个共同”的科学内涵,尤其是围绕“五个认同”来进行展开。“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落脚点,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培育所有公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与路径。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是最高层次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热爱各民族组成的命运共同体为要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内容;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热爱中华文化为焦点,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愿[52,60]。新发展阶段,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赋予了时代使命。民族传统体育是彰显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道路自信的身体文化形式和项目群体。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民族传统体育形态、内涵、文化等方面在理论上的抽象,其学科任务和宗旨在于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和特殊规律,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指导[4]。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产生的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前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最高层次的认同是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一种基于对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有深刻认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殷切盼望,对服务和献身于祖国伟大事业有强烈意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认同。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确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立德是育人之根,爱国是立德之源。人才的培养要以爱国意识为核心,爱国意识是个体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儿女都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61]“爱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新时代其他重要论断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核心内容,这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要重视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培养的人才能对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具有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自觉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当好“成大才”的强国一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为前提,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民族是其组成部分。在民族认同层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民族”属性定位为中华民族,而非民族群体[62],这就要求民族传统体育要立足于“不忘本来”根本基点,以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化传播等方式,展现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共同形象,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2.1 不忘本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在各方面都强起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同样需要进行现代化发展。在组织制度层面,以我国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引领,融入学校教育制度、创新旅游开发制度、强化全民健身制度,响应“体教融合”“体旅融合”“全民健身”等政策,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在文化形式层面,以保持民族传统体育之“魂”为宗旨,借鉴现代体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代化发展;在强化民族运动会竞赛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竞赛制度,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63]。也就是说,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应以“不忘本来”作为基本前提,“吸收外来”体育形式和制度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2.2.2 立足中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化传播已成为国家意愿和民族诉求。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与民族特色,其国际化传播的时代使命在于服务中华民族。1)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民族故事,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2)加强和世界各民族体育的沟通、交流、融合与转化,向世界体育文化提供“中国方案”的同时,吸收外来多元文化和先进经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3)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和实质,展现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包容合作的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和平崛起、造福世界的美好愿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包含2层含义:1)各民族对自我文化的认同;2)各民族之间文化的认同。其中各民族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筑而成,是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纽带。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源泉,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国家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被赋予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使命,这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思想基础。2.3.1 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历史的积淀、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国家文化实力的标志、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体育载体。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淡化和西方体育文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吸收西方体育的训练方式、竞赛规则,在“术”的层面得以创新发展。但只有深入挖掘、提炼和阐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使民族传统体育在“魂”的层面得以传承和弘扬,推动新时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走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增强各族人民的文化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升我国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塑造共有精神家园,才能更大程度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才能更好体现时代赋予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使命。2.3.2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赋予了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引领,以增强文化软实力为目标,以加强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交流为抓手。只有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放与交流,才能不断深化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认知、比较与反思,深化各民族文明、文化的交流互鉴、碰撞交融,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深挖民族传统体育的节庆活动,政府注重各民族文化交流、媒体加强各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的宣传报道,建立以青少年、大学生、成年人为参与对象,以基层组织、商业机构、政府为举办方的多级赛事网[64],吸引更多社会成员关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感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石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65],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源泉。2.4.1 加快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66]指导思想下,加快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构建“三大体系”有助于补足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空白短板,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用中华文化阐释民族传统体育实践,用中国方案解决民族传统体育本身遇到的实际问题,用中国标准评价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结果。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中体现中国智慧、推广中国经验、体现中国特色、彰显中国风格、标榜中国气派、发扬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思想 [67-68]。2.4.2 强化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中国逻辑”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我国教育发展坚持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中国逻辑”应成为该学科在顶层设计、学科理论、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探索的重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中国逻辑”是指,要扎根于国家制度、扎根于基本国情,树立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科理念,将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文化交流、院校发展、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要把握民族观、时代观、未来观,换言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要以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化认同为时代坐标,要以交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体育答卷为时代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关键意义。这一时代命题不仅指导着民族工作,而且引领着学科建设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在于增强国家认同,重点在于增强文化认同。党的十九大创新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将给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时代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6]。民族传统体育汇聚着各民族的身心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中的地位有待提升。从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可以发现,中国整体体育发展态势偏向于竞技体育为主导的模式,以奥运为锚,争光为先;以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来带动群众体育、体育产业跟进发展。在规划中,民族传统体育占比并不大,在运动项目推广普及工程板块中,主要以三大球和奥运项目为发展重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类的武术、围棋、龙舟、健身气功项目在其后。同时,就体育学科整体而言,我国高等院校主要围绕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而展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一直处于边缘地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的项目内容也是以竞技武术项目为主,民族民间项目为辅,这与现代西方为主导下的竞技体育项目形成了不对称的关系,也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各方面发展均落后于体育学科中的其他3个二级学科。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要借助于时代发展契机,以增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为发展方向,强化使命担当,体现大道关怀,进一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1)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方向上,始终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以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自身问题为核心,发掘文化内涵,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走中国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道路,向世界阐释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增进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2)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目标上,建构面向世界的、中国自主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应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应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需要、实践探索创新,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的主体性和原创性,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3)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拓展上,要敢于摆脱单学科发展惯性思维,超越学科界限,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知识生产,关注社会公众利益以及人类需求,解决重大战略性问题,促进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69]。学科的基础理论在学科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和引导,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现实困惑也需要基本理论才能解析,许多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问题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才能走向开阔,只有以扎实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才能从原始点放射出巨大的创造性。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打造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基础,是以“中国逻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前提条件,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推进至国际前沿,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是一个超级交叉学科,所依赖的母学科较多,从学科名称上而言,“民族传统体育”这一学术名词涉及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化学、教育学、体育学相关学科;从研究对象上而言,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现象的存在和体育形式的表现,其涉及的内容极其复杂,如1990年,由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共同编修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历时4年收集到全国各民族体育项目就有977项之多,其中少数民族676项,汉民族体育301项,民族传统体育关联着人与体育、民族文化与体育、自然环境与体育等。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需要多学科介入才能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本质、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价值功能及发展规律有较为客观的认识。1)从文化学和人类学角度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学还要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研究上,对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要研究它的文化特质,也要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不同运动方式对人的影响。由于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是靠具体的人所展示和承载的,它的缘起和发展是人为的,同时又是为人的,并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而人所传承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形式和精神更是文化的核心,所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要研究它的客体,也要研究它的主体。2)从历史学与民族学角度而言,要围绕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形成和发展、各民族体育的交流与交往交融的历史,挖掘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以探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一体的“多元”与“一体”的关系。3)从训练学与教育学而言,应该围绕教学、训练方法、运动形态、技术结构、活动规则寻求突破,尤其是关于民间流传的传统武术拳种、健身功法、绝技等进行挖掘整理,科学阐释其运动内涵,对比东西方运动的差异,挖掘自身独特身体运动价值。4)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而言,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武术、围棋、射箭运动是通过历代实践者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汲取先哲思想而孕育出来的,它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蕴含了儒家、道家、佛家、兵家、阴阳家、医家等思想,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在各民族地区传承实践中对项目自身的形成和实践的目的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应深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及其发展同人类对民族传统体育认识的发展关系。5)从自然学科角度而言,要以生理生化、心理、神经认知、脑科学进行对民族传统体育实验干预,深入探寻民族传统体育对人的健康促进效应和训练效应,揭示内在机理与作用机制。从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理论,实现学科内涵式发展。但是,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要把握好2个关键环节:1)加强“提炼”。要将实践问题、现实问题用理论研究、学术思考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理化地呈现出来,而不是简单移植和嫁接。要学会对从实践中调查而来的第一手感性材料提炼甄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关键在于提炼出对实践发展有意义或重大意义的真问题,如武术拳种中所强调“劲”的概念,在实践中它是把“劲”的追求作为技击的目的,还是把“劲”作为训练过程。2)要抓住根本。理论研究必须要彻底,更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深入思考和研究,不能隔靴搔痒,流于表面,更不能人云亦云,标新立异。党中央站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对各领域做出了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性质和特点就已决定了学科建设对接着国家重大战略。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学科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进行知识创新对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主体,也是学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给出自己的答卷。作为植根于中华大地文化传统、实践于中华各民族身体运动而建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该培养家国情怀浓厚、道德情操高尚、专业素质过硬、基础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应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力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助力全民健身事业的筑基石、践行立德树人的新典范、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的培养具体要落实到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构,对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重视,对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的展开。1)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对人才目标的确定需要回到教育原点的“育人为本”上,将人的成长、发展、完善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回归“人”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立场。首先,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首在涵养道德,完善人格。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会使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心存敬畏,对生命充满真善美,正如《论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次,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立德树人并行。中国自古对任何行业的人才培养都强调德艺双馨、德才兼备,秉持术道并重,正如司马光在他所撰写的《资治通鉴》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要立足新时代发展,标的立德树人,强调文化与技艺双臻、技术与道义共融的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创新领军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又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目前,全球教学改革趋势强调“重视课程”“淡化专业”。因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有利于教师能够从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中选择出最有价值的知识直接纳入到课程中来,然后再把这些课程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对新知识的传授最直接,对人才培养更有效。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主要分为术科和学科2种课程形式,多年来术科与学科课程建设一直存在矛盾。一是课时比例失调,术科课时少和学科课时多;二是术科课程内容与学科课程内容呈分化状态,术科课程本质是通过身体练习来育人的,而学科课程也是以身体运动的技术为基础课程,两者存在反哺不足。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术科教学上,尤其是以武术为主干的课程一直存在“技术竞技化”“动作复杂化”“文化缺失化”现象,以至于多年来缺乏对实际经验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提炼与总结,没能很好地反哺术科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此,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术科与学科比例的调整,尤其是对术科课程内容的重视;在教学方式方法变革方面,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亲身实践,广泛汲取民间流传的优秀体育文化精华,以丰富技能与知识。3)对落实“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全面展开,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三全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我国高校推动“三全育人”教育机制建设,是培养时代新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关键,其中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路径,课程思政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实践。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天然的思政元素,如民族精神、尚武崇德、家国情怀等,这些元素要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课程当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责任,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大地孕育而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022年6月24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优秀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整理、保护、推广和创新,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70]。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本质上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赓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充分认识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不断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推动着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共性与个性关系而言,要充分认识其共性是同属中华文化、同生中华大地、同是一个国家、同具中华精神、同共命运一体、同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同为身体文化,其个性是指在共性范围之内的差异个体,如共性为树之主干,则个性为树之枝叶,两者是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只有充分认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才能共担历史使命,共建共有精神家园。2)多元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受区域条件影响,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都能反映出独特的民族特点和风格。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利于保留民族体育特色,还有利于本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能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能够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对加强少数民族体育创产增收,增进文化交流,消除民族文化隔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作用。3)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保护,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化发展。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要重视具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如运动形式、技术结构特点、活动规则等,要从多学科角度解读,要善于客观保留对民族传统体育具象的原真性,否则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就失去了根本和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的基料。如此,民族传统体育方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才能充分地助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为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基石,只有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才能夯实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基础,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更好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传承与发展,全方位实现其价值功能。同时,对推进各民族体育的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全方位的促进作用。自1997年以武术学科为主干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正式设立以来,在短短25年的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工作者辛勤耕耘贡献了一系列学术成果,逐步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使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第五次会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科学阐释,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时代之问,标志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已成为中华民族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要让中华各民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必须通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铸牢,“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落脚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理论内涵,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1)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进一步培养爱国意识;2)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指明方向和主线,立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根本基点,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和国际化传播;3)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奠定思想基础,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高文化软实力;4)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和动力源泉。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作为思想基础,以时代为观照,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方向;强化学科内涵,以多学科视野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基础理论体系;注重培根铸魂,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人才培养;增强共同体意识,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马学智:提出论文选题、确定论文框架、把握研究方向、撰写论文、修订论文; 胡少辉:撰写论文、修改论文。 略。 引用本文: 马学智,胡少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9):33-46. (MA Xuezhi,HU Shaohui.A Study on Developing the Discipline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 the Context of Shap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22,45(09):33-46.) 文章编号:1007-3612(2022)09-0033-14 收稿日期:2022-08-23 修回日期:2022-09-16 出版日期:2022-09-25 网刊发布日期:2022-11-04 责任编辑:安力戈 责任校对:王晓微 在线投稿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BSU-Journal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排版:郭佳明 校对:毛静旖、徐笑菡、徐子凯 监制:刘天星、王娟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朦丹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