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土默特地区的移民
土默特地区古称丰州滩,位于长城以北,阴山以南,西起乌拉山东麓,东接察哈尔,地近归化今呼和浩特西郊?土壤、气候条件均属上乘,为广义河套平原的东部。元代便有零星的农业拓垦,但在明朝大多数时间里,这里都是牧地。
明嘉靖以后,内地的移民进入蒙地建立了定居的聚落,称为
“板升”,
开垦土地达万顷之多。后金天聪年间皇太极率军征服漠南蒙古,这些聚落大多在战火中被摧毁,后来清朝收复土默特部后,在该地区推广盟旗制度,并于崇德元年编旗,为直属清廷的都统旗。
1.土默特地区移民历程
清朝最先到来定居的是被打散的农民军和反清将士余部,他们为逃避缉捕,移居到土默特地区,如
“明末鼎革之际,籍隶山陕之官绅,起兵抗拒清军。兵败后无所为,则掣家至塞外避祸。荒山僻野,耕稼其中。或有招捕急而入蒙籍者。迄今绥人尤有能指其后裔者焉。”
光绪末年,清廷在签订
《辛丑条约》,
决定缴纳庚子赔款之后,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奏请,开始派贻谷主持蒙地垦务,招募移民。当时土默特地区的移民估计都不会有较多的增长。其原因,曾国荃在光绪四年年的奏疏中就有所透露
“查山西口外各厅,地多沙啧,并无膏腆沃壤。”
2.土默特地区的回族和满族移民土
默特地区移民的民族构成状况,是以晋、直、陕、甘移居而来的汉民为主,回族和满族次之。这些移民中,汉民和回民主要居住在归化城中,而满族人多是居住在绥远城。
回族:
清朝初年,有在晋、直两省的回族官兵解甲为民,来到土默特地区,在此落籍定居。也有沿途陕、甘、宁、青等地的回民商人,来到这里经商,这些回民甚至左右着内地经由蒙古通达西北的商路和贸易。
满族:
最先到达土默特地区的满族人是康熙年间从东北的流放迁徙而来,这些被称为黑徒的人被分配在喇嘛庙里做劳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四十六年土默特地区召庙中的黑徒有三千五百八十余口。后来清廷按照土默特律令,将每二百丁编为一佐领,总共编了十三佐领。
3.清廷对移民的反应
汉人大量迁入蒙地早在清初就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他担心这些移民
“不互相对阅查明?将来俱为蒙古矣”,
于是在谕旨中说
“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地者,多至十万余,伊等皆联黎庶,既到口外种田生理,若不容留,令伊等何往……嗣后山东民人有到口外种田者,该抚查明年貌、姓名、籍贯,造册移送稽查由口外到山东去者亦查明造册移送该抚对阅稽查,百姓不得任意往返,而事亦得清厘矣。”
光绪十年?清廷最终正式批准民人在土默特地区落籍?移民定居的合法性也得到了确认。经过各种冲突和磨合?此时土默特基层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由
“旗制参佐领催、甲头、会、社以及喇嘛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远非完善和谐?但却是对因移垦引起的日益剧烈的社会变化的有效反应。”
二、清代鄂尔多斯移民及其职业构成
1.清末放垦前的移民
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处于农牧交错带上,黄河三面将其环绕,该地区的移民主要集中在
“沿边”和“靠河”
两大区域,民国时期,南运河工程局编写的
《西北垦殖计划》
中就曾提到
“前套中部砂山连亘,高出黄河水面约一千尺?地势高亢,水分缺乏,沙砾弥漫?蓬篙满目,颇不宜于农产。惟沿黄河一带及长城附近,地稍平坦,土质较佳。
自康熙末年,山陕北部贫民?由土默特渡河而西,私向蒙人租地垦种。而甘省边氓亦复逐渐辟殖。于是伊盟七旗境内,凡近黄河长城处,所在有汉人足迹。”
至道光年间,陕北地区沿边州县在边内与边外人口的分布己经发生明显的变化。从道光十九年年的数据看来,神木县边外村庄个,府谷县441个,怀远县479个,三县边外村庄共有1507个,而三县边内村庄有1926个,边外村庄占三县村庄总和的43.9%。
2.移民的籍贯和职业
从迁入移民的籍贯来看,内地迁移到鄂尔多斯地区的移民多以山西河曲、保德及偏关等地的人为主,他们在康熙年间就开始来到这里,多是从事最初级的农业耕作。
代牧者和兽医晋、陕北部也有到鄂尔多斯给蒙古人畜养牲畜的民人,与农业生产受季节影响不同,这些民人需要长期居住下来,但久而久之,也成为真正的移民,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加入了蒙籍。
蒙人对于所养牲畜,每年都要实行一次病疫预防,夏季时用有碱性之水,为牲畜洗涤一次,或于春末夏初,将牲畜关闭在固定室中或地坑内,燃药熏之这种方法,蒙人认为颇有效果。
“药熏法?须有技能,然若熏时过长,能使牲畜闭死,以及何病何药,不得乱投”
。由于蒙人不善此道,多请汉人从事,这些为蒙民的牲畜熏病的汉人,在蒙地也形成一种职业人群。
3.赔教地与移民
最先到达口外的天主教移民可以追溯到道光年间,这些遭到禁教迫害的教民,恐于教难,从山西太原、大同等地同汉族民人一起来到后坝地区。现在的海岱川、抢盘山、三合村等地的最早移民就是当时迁过来的,三合村在道光三年即建立了教堂。
“这部分人中首先来的是教民,传教士的到来则是远在其之后,这一点与以往传播的情况有所不同”
。
到了庚子事变后,教会更是借助了蒙古的赔教地,势力得到空前的膨胀,整个河套一带的教堂达十余所,贺兰山东有市镇三道河,是其汇总。
汉族移民不仅有土地可耕?而且能得到教堂的保护。当时教堂势力非常大,
“从事于育婴、医药种种慈善事业?同时对于防御盗匪?维持地方治安,亦能一律认真办理,因此大得教民信仰,蒙汉人民相率入教者,几与日俱增”
。教堂还凭借其政治力量?偏袒教民,包揽词讼,要挟地方官吏,以至于
“蒙汉人民,不知尚有中国官吏,甚至不自知其为中国国民诸如此类,影响边疆政治,实非浅鲜”。
三、后套地区移民来源及移民垦殖
1.后套移民的来源
清初后套移民来源
:一是邻近省份的移民。明清之际,陕西、山西两省边境农民入套耕种始终没有间断,开始也还没有大规模的渠道?只是在河边引水灌溉,春出秋回,当地也没有形成移民村落。
到了康熙三十年,山陕北部发生严重灾,?清廷为缓和社会矛盾和保证清军西征噶尔丹部时的粮草供应,鼓励灾民移居口外发展后套农垦。于是
“在康熙时代,为了军事的目的奖励开垦,由中国本部来的汉族农民进入此地区后套地区”。
再次是公主的随嫁人。
《绥远通志稿》
载,清初
“阿拉善王纳清公主,公主欲治菜园,实时招用汉农辟地数十顷”,
于是吸引了一部分逃荒来的汉族民人来此租垦务农,
“时黄河行北山下?诸分流自北而南,河流狭窄?只能驾小筏行于其中”
,人们依靠这个有利交通条件来往于乌加河的一带。
2.清末放垦前后套地区的移民开发
乾隆年间,汉族民人己经
“越包头而至后套?浚渠耕田道途相属”,
大量移民进入后套开垦蒙地始于道光年间。陕西府谷商人甄玉、魏羊在嘉庆年间开始在后套缠金地叼开设永盛兴、锦永和商号,达拉特旗的王公曾向他们借银五万两,因无力偿还,遂于道光初年奏准将该地开放,以偿还欠债。
即使到了民国七年,按照五原知事王文挥所说,五原全县人口
“固定者约五千户,流动者二倍之。汉民居多,……春间来租地,种植一年或半年,即行他徙,往来无定”
。至于说这里的回民,也就
“数十家”
。毋庸置疑的是,清末放垦前,在河套定居下来的移民数量不大是不争的事实,当时五原厅寄居包头,也反映了后套地区人口的稀少。
3.清末放垦与移民
光绪二十八年,清廷以
“近边西北乌兰察布、伊克昭二盟蒙古十三旗荒地甚多,土脉膏腆,自应及时开垦?以实边储,于旗、民生计均有裨益”为由,派兵部左侍郎贻谷为“钦命督办蒙旗垦务大臣”,
驰赴晋边督办乌兰察布、伊克昭二盟及察哈尔八旗垦务。蒙地放垦自此展开,从此官方势力也进入到整个河套地区。
清廷通过放垦蒙地收取押荒银,为的就是解决
“度支竭撅”
的问题。从清廷在签订
《辛丑条约》
,决定缴纳庚子赔款之后,才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奏请,开始推行放垦蒙地,便是明证。
土地放垦前,渠道多借助于地商以民间力量自行开挖和管理,地商沿着渠道设置公中,对渠道和土地统一管理,回报率极高。放垦开始后,
渠道由官方收回,水利由西蒙垦务总局包办,也曾出现轰轰烈烈的移民现象,但在贻谷被罢免后,由于经费短缺,地商不支持,渠道很快废弃,
迁来的移民因为生活无所依托,大多迁回口内。
可见清末的放垦,不仅没有引起新的移民,而且很大程度上导致移民回流现象,很多己经落户的民人也迁回原籍。
四、结语
从清朝初年开始,山西、陕西北部为主的汉族移民迁居到西口地区定居,他们多从事务农、经商等活动?只是大都春出冬归,所耕种土地也无固定的处所,与蒙人游牧相同。
首先来到这里的是因政治关系逃到口外进行开垦的,这些人多是反抗清廷失败的明室遗民,他们或者避难一时,或者春去秋来,有长远的打算开始的时候常常受到蒙古人的威胁,没有任何起色。从移民的籍贯看来,整个西口地区,除后套地区移民多来自陕西、直隶两省籍之外?其他各地,几全为晋省之民。
这些人多是游手好闲之徒,在原籍地无以谋生,便流寓到此,稍有资本的人,向蒙旗王公包租地段,自号商人,安设牛俱,名曰公中,引黄河水进行灌溉。这些灌溉对于缺雨的后套地区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更促使春去秋来的
“雁行人”
定居下来。
到了清末,西口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汉族村落逐渐增多,移民社会风貌初见端倪,大量土地被开垦,农耕人口成为人口结构中的主体,经过移民的长期开发,西口地区形成独立完整的移民社会,为民国时期的建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