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立场声明:无任何利益相关,个人拥有N1、M1、M+等通勤工具,此文只为分享
对于生活在魔都的伙伴来说,日常的通勤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如同地狱般的存在,平均每天接近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能够磨灭任何一个人的意志,这个时候,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在早晨的车流中,望着堵到天边的机动车道,骑着心爱的小牛,穿梭在马路上,这种乐趣,让通勤本身,也变得乐趣十足。工作十年来,我试过各种交通工具,包括、电动车、汽车、独轮车、电动,一圈下来,发现电动车相对其它几种更合适我,因此我在去年就买了辆小牛的M1,作为日常通勤所需,骑了有2000公里后,我对这辆车的操控性、加速性可以说非常满意,这个时候,我就把眼光放到M1的大哥——M+身上
其实在M+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对其非常有兴趣,但是当时看中的sport版本的M+价格昂贵,也几乎买不到二手货,在看了不少帖子后,我觉得M+作为M1的升级版,提升点不多,而且为了增加更多空间,拉长了轴距,牺牲了操控性,着实有点不划算(主要还是穷),因此最终花了5000多买了一台二手的M1 顶配(这个故事下次有机会再说),现在被M1香的不行,目光又转到M+身上,当然,买新的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自从有了闲鱼,我就彻底抛弃了淘宝。淘宝上的任何一个产品,几乎都可以在闲鱼上找到二手的,而且品质非常不错,只需勤快点,经常刷一下,总能找到性价比高的,所以M+我也打算继续在闲鱼上收
这个时候就要提到去年的事件了,新国标后的电动车对其重量、速度有着非常多的限制,如果有选择,基本没人会买老国标,而小牛M+,可以说是踩着老国标的尾巴,在最后一刻上了牌,随着今年新国标的全面推开,市场上上了牌的M+成了最后的绝唱,可以说卖一台少一台,自然而然的也就水涨船高,当初原价9999的顶配版M+(全国版应该是8999),现在全上海统一价16000,涨价幅度超过60%,可以说电动车界的理财产品,二手的M+也自然是同步涨价,一辆成色不错、历程3、4千的M+,没有五位数,根本买不到,即时是低一级的sport版,根据成色不同,也要7000到9000不等,而且很多还是不可过户的车(这个不可过户的水很深,有些确实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不方便,有些就纯粹是套牌车),连老版本的M1也涨了不少,断断续续看了闲鱼有几个月,我觉得想要捡便宜买一台M+好像并不现实,觉得可以退而求其次,看看其他品牌的电动车,但是不得不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骑过小牛的车(之前还有辆N1),已经不太可能再骑回其它牌子的车,光颜值这关就过不了,因此虽然便宜很多,但我还是一直犹豫没有下手。直到上周,我在日常刷闲鱼的时候居然看到一辆M+ pro显示价格是5900,2900的公里数,带上海牌,这个价格简直了,第一时间我联系卖家,之后沟通了有两三天,最终顺利的提车回家(中间的故事也相当复杂)
这辆M+ pro的里程非常少,只有2900,再加上卖家有轻微的洁癖,每次骑完车都要搞卫生工作,从外观上来看,和新车没任何区别
骑了有一周左右,我觉得M+作为M1的后续版本,并不是新瓶灌老酒那么简单,如果说M1是一辆乐趣十足,适合个人日常通勤的小钢炮,那M+就是一辆做工精良,设计考究、让你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的艺术品,首先,做工精良指的是M+的每一处设计,在延续了M1优点的同时,也对其一些问题做了改善,举例来说,M1和M+的车身中间都有一块缺口,是用于安装曲柄脚踏的,在上了牌之后,大部分人会将其拆卸,并用一个塑料件堵住,M1上的这个塑料件与车外壳之间有着明显的缝隙,但是到了M+,这道缝隙已经几乎看不见了,从图片中,我们很难或者说几乎看不到有这道缝隙的存在,这对于外观党来说,实在是一件很爽的事,除了这个地方之外,M+其他地方的公差都非常的小,M1的后避震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松动,骑得时候感觉后面哐哐哐的,送到小牛店里,拆开来全部紧一遍,也只能稍微改善,更别提那个坑爹的电池箱,电池在里面可以上下左右的晃动,每次过减速带或者下台阶,都能够感到坐垫下的电池,都有种要跳出来的感觉,相对应的,M+的所有机械件,都有着很好的紧固度,这辆车已经有2900公里了,但是驾驶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非常的安静、稳重,在过每一个颠簸的时候,除了避震器,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抖动震动,压弯的时候,能够感到车架的刚性十足,让你每一个过弯都能够压得够低。设计考究,体现在M+的每一个细节中,骑过M1的人,只要身高大于170,都会有一个烦恼,就是M1上的钥匙,在行驶的过程中很容易顶到膝盖,腿越长,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但是到了M+,通过对钥匙位置的调整,膝盖再也不会压到钥匙了,虽然是个小细节,但是能够确切实际的给骑行体验以提升,然后就是电池箱,M+的电池箱内部增加了橡胶缓冲块,当把电池完全插入电池箱时,这些缓冲块能够360度的夹住电池,不让其移动,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池和坐桶之间的摩擦,而坐桶盖正对电池的上方,也对电池上的电线插口做了形状上的优化,当座桶盖关闭时,电池的前后左右上下,都被固定的紧紧的,骑行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晃动感,这些小细节,足以体现设计者的用心,像这样的小细节,在M+上还有许许多多,我也就不一一列出了。
实际的骑行过程中,M+和M1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M+的长轴距(相对M1)带来的是更加稳定的、有信心的加速感和高速骑行感受,尤其是当时速超过45时,M1已经感觉有点,M+则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转弯时,M+也没有特别的笨重,你只会觉得每一个弯都给人感觉非常稳定,一如其过减速带、高速超车时的表现。受益于前后碟刹的设计,M+的刹车也非常的线性,但是缺点也有,就是力度明显不够,尤其是当速度到了40之后,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得到在M1上相同的制动效果,这算得上是M+最大的遗憾。对于轮胎来说,M+ pro的轮胎性能已经非常不错,不管是摩擦力、阻力、滚动感、减震性都可以说达到一个还不错的水平
小牛系列的车型和其他的电动车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其加速感受,通过控制器、电池、电机的配合,M+带来的是非常细致的、微妙的控制手感,初段的油门,手感柔和,从无到有,不会有突兀的感觉,而一旦你舍得给油,又能立刻感受到博世电机带来的强大推背感,这两者间的切换非常自然,只要稍作熟悉,就能自如的操控
和M1不同,M+使用的是传统的两根式的避震,虽然失去了逼格和外观,但是带来的也是实用性上的提升,原配的避震较M1感受更硬一些,对于路面细小的震动过滤的并不是很好,但是当遇到较大冲击时,这两个避震却能够游刃有余的吸收,带来的是更有弹性、偏运动感的体验、而不是M1那种像大沙发,偏软的感受,这个孰好孰坏就看个人喜欢了,对我而言,还是M+的风格更合适
身边的许多朋友看到了我这辆M+,期初都非常感兴趣,并询问了价格,当我报了原价后,几乎每个人都表示接受不了这个价格,毕竟1w出头,都可以买摩托车了,但是对我而言,M+的使用感受可以说是和摩托车完全不同的风格,并不是简单的孰好孰坏的问题,因此,如果你对电动车的预算也就两三千,只是为了购买一个代步的工具,那小牛并不是你最好的选择,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对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喜欢一步到位、又有着充足预算的人,M+是你的不二之选,而在所有M+的型号中,sport的版本有着最好的性价比,适合喜欢自己折腾的,pro版本更适合那些喜欢极致的、有强迫症的人。这是一辆基本挑不出啥毛病(除了贵)的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