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贵出贱取之道,(https://xueqiu.com/7083498723/160836766)
一、历史溯源
说到【刀】,首先会想到的往往是《三国演义》里的关云长手持的青龙偃月刀大杀四方的场景。因此,我们在兵器谱的第四位就来谈谈【刀】这种武器。
【刀】是单面长刃的兵器,“杀者如刀,君子如剑”,刀就是作为杀人武器出现的,所谓“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汉代的环首刀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近身冷兵器,这种刀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而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却是小说加工后的产物。
到了唐代,在汉环首刀的基础上,发展出两种质量更优的刀:横刀和陌刀。其中横刀直接演化自环首刀,是唐军中装备比率最高的武器,也是日本武士刀的前身。
陌刀则属于大型刀,柄长刃长,杀伤力惊人,往往由身强力壮的士兵穿上重甲,手持陌刀,以步对骑都能够把敌人杀得“人马俱裂”。
二、回报预测
【刀】的特点是:威力巨大且人人会用,用的好的可以以一敌百,用的不好则只能做个配角、打个酱酒。看《三国演义》里,用刀的武将既有关羽、黄忠之类的名将,也有一出现就被斩于马下、甚至来不及通名报姓的龙套。
在投资领域,主动型股票基金投资也象刀一样,每个投资者基本上都买过主动型股票基金,但通过主动型基金能够赚到大钱的却是寥寥无几。
考虑到主动型基金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投资品,内容完全可以写一本书,因此想在一篇文章中说清楚一些事情,还是需要有侧重点。
在这里我主要想聊几个问题:投资主动型基金能赚到钱吗?主动型基金真的不如指数基金吗?主动型基金应该如何投资?真存在江湖传闻的十年十倍基吗?
(一)首先我们来聊聊第一个问题:投资者通过投资主动型股票基金为何鲜有赚到大钱的?
这个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两个角度来看:
① 站在基金公司角度,他们认为投资者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炒,频繁地买进卖出,而不是一直长期持有,因此当市场在估值底部时,明明应该多买基金的,投资者却往往被情绪所左右而选择赎回基金,这样的神操作是很难赚到大钱的。
②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他们认为明明指数是上涨的,但自己买的基金却是不涨,或者指数虽然下跌,但自己的基金下跌得更多,这个时候难道不应该赎回持有的基金换成业绩更好的基金吗?
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虽然说是站在本位主义上来考虑问题的,但其实也恰恰道出了主动型基金的软肋。跟指数基金相比,主动型基金有以下几个不足:
① 投资标的不透明:投资者看到的都是基金上个季度的投资标的,但这段时间内有没有换仓、主要投资的理念和方向是什么,却是个黑盒子。虽然基金的招募说明书里有介绍,但很多主动型基金投资方向往往会跟名称及招募说明不一样,如易方达中小盘(110011)是最近连续多年的明星基金,从基金名称上看明明是个中小盘基金,却在2017年至今大比例投资、等大盘白酒股而获得很好的业绩。
② 业绩太依赖基金经理:这会导致当一只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时,基金整体业绩就没有保障,而明星基金经理跳槽或投奔私募是相当常见的,这对公募的主动型基金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以前的公募一哥、基金经理王亚伟离职去做私募了,导致华夏大盘基金业绩大幅下降。
③ 投资费用过高:除申购、赎回费用比指数基金高之外,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费、托管费加起来往往一年接近2%,而指数基金这块的管托费相加一般是0.6%/年,两者每年会差1.4个点。
④ 主动型基金没有估值信息可以参考:指数基金可以明确地计算出对应的PE、PB及相应百分位,更容易看出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这是低风险投资的航标灯,而主动型基金却没有这个估值“锚”,因此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指数基金。
⑤ 主动型基金数量已经超过股票数量,基金选择越来越困难:截止到2020年9月底,从天天基金网上的数据可以看到,基金总数达到6560只,其中主动型股票基金1268只,混合基金3288只,合计超过4500只,已经超过主板、、科创板的股票之和,因此主动型基金选择越来越难了。
⑥ 大部分主动型基金长期看跑不赢指数,投资者要选择长期跑赢基准的主动型基金很困难:按照成熟市场(如美股)的情况,超额收益越来越难,大部分主动型基金都跑不赢指数,尤其是众所周知的巴菲特与门徒合伙企业对冲基金的10年对赌,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指数基金投资,而减少了主动型基金选择。
上述这些观点中,除了第6点我并不完全认可,其它的都是主动型基金实实在在的问题。
(二)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是否绝大多数的主动型基金都无法跑赢指数基金?
主动型基金跑不赢指数基金的理论,目前已经是国内众多知名财经大V介绍投资策略时的必备观点了,也有一些说得会保守一点,说是目前A股还是有不少韭菜的,因此主动型基金还能够跑赢指数,随着金融开放、外资涌入、市场越来越有效,我们也会象美股那样,出现绝大多数的主动型基金都无法跑赢指数基金的现象。
N年后的情况我们无法预测,但截止到2020年,我们的主动型基金还是能够大幅跑赢指数基金的。
我以晨星网上的数据进行了统计。
筛选条件:成立10年以上的基金总共有659只,对比的业绩时间范围为最近10年(2010-10-1~2020-9-30),对比的基准指数分别是、、。
以为例,最近10年的指数从2010-9-30的2935.57上涨到2020-9-30的4587.4,总共上涨56.27%,再加上每年2%的股息率,合计总投资收益为56.27%+10*2%=76.27%。
类似的,我也计算了最近10年、的指数基金总收益率,如下表。
而对应的基金筛选如上图,我们可找到成立10年以上、最近10年复利年化>5.83%的基金总共有396只。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找到跑赢、的基金数量,最终生成下表:
可以看到,以最近10年的数据来看,有60%的基金可跑赢,78%的可跑赢,而由于最近一年多的大涨,可跑赢的基金较少,仅为21%,但随着创业板指长期高位横盘或调整下跌后,能够跑赢它的基金一定会逐渐增多。
这样的结果,与我们日常所听到的指数基金收益率长期远超主动型基金是不符的。
当然,也会有小伙伴说10年时间太短了,如果把时间拉长到20年、30年甚至更长,能够跑赢的主动型基金会越来越少。这个观点我也是认同的,但首先,A股的基金历史并没那么悠久;其次,我们其实投资基金(不管是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型基金)并不是一直长期持有,而是在超级大牛市时需要进行卖出止盈的,因此这样的长周期对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许,主动型基金能够大概率跑赢指数,这就是中国特色吧!
再回到第一个问题:投资者通过投资主动型股票基金为何鲜有赚到大钱的?
我觉得造成这个问题的核心原因是主动型股票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正确。如果策略正确,是一定可以赚到大钱的。
(三)下面我们来说说主动型基金的投资策略。
就象之前介绍“低风险投资兵器谱之第七位丈八蛇矛(宽基指数)”时提到的,投资策略最核心是要解决灵魂三问。
第1问“买什么”
买什么就是如何在一大堆基金中挑选出自己觉得业绩有潜力、有保障的基金?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只能基于基金经理或基金的历史业绩去推测未来的业绩,而历史业绩优秀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业绩一定优秀。不过,相比新基金或者历史业绩差的基金,大家总倾向于去选择历史业绩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或明星基金。这就好比一个班上,以前成绩好的学生,未来成绩好的概率总比以前成绩差的学生、或者从外校转过来不知道成绩的学生高。因此,这里面引出一个问题:买新基金好还是买老基金好?
我一直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老基金相比新基金有太多的优势了,包括:
(1)有历史业绩作为参考;
(2)新基金大量发行的时间往往是A股牛市高点,很容易去为老基金接盘;
(3)有封闭期的新基金更是会在上市后出现折价;
(4)买新基金就相当于买了个盲盒,到时候是惊喜还是惊吓说不准;
(5)……
相反,新基金相比老基金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前些天客户经理向我来推荐一只新发的基金,我问她我为什么要买新基金?老基金不香吗?
她给我的回答基本是三方面优势:新基金价格便宜,只要1元;新基金认购费用低;新基金的基金经理多牛多牛。
可是这三个优势都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基金未来的业绩,跟当前净值无关。这个问题我原来一直觉得是个简单到没什么好说的问题,但居然发现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包括象已经在股市里玩了20多年的我的父亲,前几天居然也跟我说新基金认购,价格低,问我他是否应该去买一点?基金未来的业绩,跟当前净值无关,取决于在未来的时段里,所持有的股票是否能够取得好的业绩。就象基金的分红,其实就是一个数字游戏,与股票的送股、转股类似,基金分红除了可省却一些赎回手续费外,一点意义都没有。
其次,新基金认购费用低。说这一点的,也只能欺负欺负一些年纪大的老股民了。象我父亲前几天跟我说,我小舅去年在客户经理推荐下认购的一只新基金,业绩很不错,后来又在客户经理的推荐下赎回了,赚了不少。但其实我查了一下,同样的这只基金,认购手续费为1%,而如果通过金融、之类的去买,只要0.12%;而且这只基金居然还是LOF基金,如果通过证券APP在场内买,只要0.03%(取决于证券公司给不同客户的折扣)。因此,新基金费用低这个说法也根本不靠谱。
最后,基金经理是个牛人。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卖点,但这种明星基金经理,往往一个人会管多只基金,我完全可以去找一个他管理的业绩优秀的老基金进行投资,为何要去买一个业绩不确定的新基金的?就象我很难想象盲盒的市场居然有这么多人在玩,我还是更喜欢一些确定性的东西,喜欢白盒化,而不是黑盒子。
回答了买新基金还是老基金的问题,我们来说说如何选择主动型基金。
我的建议是分为这么几步(注:主动型基金的选择并没什么标准答案,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在此只是抛砖引玉,提出一种思路):
(1)挑选出长期年化优秀的基金
考虑到A股基金的历史并不悠久,因此这里面建议的长期最好是10年,或者至少应该走过一轮牛熊周期(一般A股牛熊周期在7~8年左右)。至于年化优秀指的可以是超越其它基金(如在不同时间段时的基金中排名前1/4,说明其相对优秀),也可以是超越一个年化收益率绝对值(说明其绝对优秀)。
很多网站都有这种基金筛选工具,如晨星网、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等。我这儿用的是晨星网的数据(主要是晨星网的基金年化是按照复利计算的,比较准确)。
如上图,我按照成立时间超过10年、10年复利年化和5年复利年化都超过15%为条件进行筛选,共找出29只基金,去除掉其中的分级基金、QDII基金等,总共剩下26只基金。
这里的10年指的是2010-9-30~2020-9-30,5年指的是2015-9-30~2020-9-30,因此,10年和5年的复利年化都超过15%,至少说明基金业绩还是比较稳定的。
晨星网的10年年化、5年年化,全部都是指把基金的分红进行再投资后计算出来的复利年化。以15%的复利年化计算,10000元的初始资金,10年后将会达到40456元,相当于10年增值了三倍,总收益率达到304.56%,如果按照单利计算,单利年化计算可达304.56%/10=30.46%。
而之所以选择15%作为筛选条件,主要是我期望的目标复利年化为15%,小伙伴们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期望目标来设置筛选条件,但可别期望过高,10年复利年化超过20%的基金是一只都没有的(分级基金不算)。因此,如果能够重仓买到长期复利年化在15%以上的基金,已经战胜95%的投资者了。
(2)分析基金前5年的复利年化
假设我们回到了5年前(2015-9-30),如果我们按照这个标准选择了一堆基金,在5年后的今天发现大部分业绩都是OK的,就说明我们的选择没问题。
由于基金筛选工具是以当前时间作为结束点进行年化收益率计算的,因此我只能依赖于之前筛选出的26只基金的最近10年复利年化、最近5年复利年化,去计算出前面5年复利年化(即2010-9-30~2015-9-30)。如果前面5年、最近5年复利年化都比较好,说明这个基金业绩很稳定。
下表是我从晨星网中按照(1)里的条件筛选出的26只主动型基金,计算出前5年的复利年化,并按前5年的复利年化进行降序排列。
可以看到,最近10年、最近5年复利年化超过15%的26只基金中,前5年复利年化超过15%的仅有2只,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主动型基金业绩要长期优秀还是挺难的,更大的可能是一段时间超常发挥、另一段时间均值回归。
象上表中的这些基金,我目前持仓的有易方达中小盘混合、这类以重仓消费、白酒行业而在最近几年业绩优异的基金,但回过头来一年,2010~2015年时他们的业绩都没超过10%。
另外我还持有的(LOF)A、,这两只基金相对还算均衡,至少前5年也是超过了11%。
(3)分析基金的最大回撤
以前5年年化超过14%、后5年年化超过15%的4只基金为例,分析其最大回撤及业绩比较基准,如下表:
可以看到,的历史回撤最小,次之。而从业绩比较基准中可以看到,交银优势行业混合的股票仓位相比其它3只更低,能够用更低的股票仓位实现更高的10年复利年化,同时前5年也能够保持得不错,实在是个优秀的投资标的。
第2问“何时买”和第3问“何时卖”
之前我在介绍“低风险投资兵器谱之第七位丈八蛇矛(宽基指数)”时提到的,采用策略四“按PB百分位阶梯式买入并止盈”,最近10年的复利年化为11.5%,为19.5%,远高于买入并一直持有。
但是这种策略,对于主动型基金是不生效的,主要原因包括:
(1)投资者无法获知主动型基金所持仓股票的PE或PB估值,因此无法做到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
(2)主动型基金靠的是基金经理的择股和择时的能力,理论可以做到在牛市时跟上指数的涨幅,在熊市里回撤比指数少,从而获取到超额收益。因此,你觉得主动型基金累计净值已经够高了而卖出时,有可能基金净值会在前值的基础上继续创新高。
因此,主动型基金的投资策略里,我把第2问“何时买”、第3问“何时卖”放到一起来说明。
针对前面筛选的26只优秀的基金,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历史最大回撤。上表是按照最差三个月进行升序排列的,看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可以看到(519670)最差三个月回撤达到49.26%,几乎就是被腰斩,而(540006)则只回撤了15.73%,几乎没什么感觉。下图是这2只基金累计净值变化曲线图,左图银河行业混合(519670)最差的三个月发生在2015-06~2015-09,当时大盘从5178点调头向下,最低到2800多点,而该基金却从5元跌到2.5元,几乎是腰斩,比大盘跌得都多,并且到现在还没有出坑;而同时期的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540006)却控制得很好,几乎看不出太大的波动,并且在2016年就已经创新高了。
因此,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我们就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
A策略(不断买入、长期持有):对于象回撤被控制得好的基金(如最差三个月回撤<25%),完全可以佛系投资,买入之后就一直持有着,什么时候手头上又有闲钱了,可以再次追加投资。这种优秀的基金,只要你持有的时间够长,一定会不断地创新高的。
而反过来,对于那些回撤控制不好、甚至跌起来比指数都快的主动型基金,其仍然能够入选10年复利年化>15%的条件,说明虽然它们的回撤控制得不好,但它们涨起来一定是比A策略的基金更快。因此,对于这类基金,需要投资者一直关注着大盘整体的情况,通过各类宽基指数、市场人气、投资者氛围等来判断当前是否已经到了令人疯狂的大牛市了,如果是,则需要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了,如基金净值下跌超过8%就直接清仓、保护前期盈利。这可以称为B策略(不断买入、高位止盈)。
A策略的优点在于省心省力,收益也很不错,缺点是大盘下跌时可能也会跌掉20%、甚至更多,虽然过个一年半载就会涨回来,但对于每天看盘的投资者,可能不一定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B策略的优点在于可以取得更高的回报,相当于你在基金经理专家理财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一个牛熊择时,但如果你被市场的假动作所诱导,没有在牛熊转折点上清仓,那么可能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因此操作难度更大。
(四)关于传说中的“十年十倍基”
最后我想再来说一下传说中的“十年十倍基”。关注主动型基金的小伙伴,一定听说过“十年十倍基”,网上也每年都会有人来评选出“十年十倍基”,比如下面这两则文章:
这些十年十倍的牛基,你造吗?
“十年十倍基”扩容至18只!拆解“灵魂投手”的A股大棋局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虽然文章里提到的这些基金都已经创下10倍以上的业绩,但这个业绩基本都不是在10年内完成的,因此说10倍基才是确切的。
而如果真的是“十年十倍基”,就意味着10年复利年化需要达到25.89%,当前A股市场中没有一只基金达到,即使以前或以后会有,也无法长时间地保持,毕竟巴菲特老爷子20%的年化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传奇了,因此小伙伴们一定得有一个认识:1年以内翻番、3年以内翻两番,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但要达到20%以上的10年复利年化却真的是很难的。
说到“十年十倍基”,市面上有一本书叫《定投十年财务自由》,是雪球大V银行螺丝钉所著,这本书我看过,是本很好的指数基金投资教材,但这个名字我觉得起得有点夸张,小白投资者看了可能会被误导,心想我啥也不用干,按照这本书的思路去定投十年,十年后就可以财务自由、享受人生了。
其实定投十年是达不到大家心目中的财务自由的,这一点大家需要明确。比如一个30岁的年轻人每年可结余10万元用于投资(这个前提是年轻人在大城市里有一份年薪20万以上的收入),连续定投10年,假设复利年化收益率为15%(这是战胜99%以上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成绩),则10年后总的金额为233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233万虽然也不少了,但还远达不到财务自由的要求。
不过,如果这位年轻人在此基础上,继续如此操作,则再过10年(50岁时),其财富可达到1178万;再过10年(60岁时),其财富可达到5000万。因此,《定投十年财务自由》告诉大家的是思路和方法,而不是说投资十年就结束了,投资就象人生,是一门长期的课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前进。
回到上面的“十年十倍基”,大家可以看到,15%的长期年化收益率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只有少数的主动型股票基金能够长期做到。大家如果有挑选主动型基金并投资的经历就可以发现,往往按照去年、甚至最近3年挑选出业绩最好的那10只基金投资,然后再过个3年,这10只基金里可能只有3只是跑赢平均收益的,而有4只跑平,另外还有3只是跑输的。因此,主动型股票基金投资最大的难点在于,投资者如何知道哪只基金会是业绩长青树?
三、招式秘笈
【刀】的招式:
【第一招】挑选出历史业绩长期优秀的主动型基金:比如以5年为一个周期,观察多个5年的复利年化优秀的基金,也可以按照相对排名进行筛选,如筛选出最近三年、最近五年、最近十年都排名在前1/4基金,长期能够位列基金排行榜前列,能够说明这只基金业绩相当稳定。
【第二招】只买老基金,不买新发基金。
【第三招】主动型基金的灵魂是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业绩长期稳定的基金都是好基金,比如前面的10倍基中,(LOF)的基金经理朱少醒已经任职近15年,长期业绩回报优秀,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投资标的。
【第四招】对比基金的费率。基金的管理费和托管费是按年收取的,直接在每天的基金净值中扣除;而申购和赎回费,则尽量买场内的,比如那些10倍基里,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LOF)、(LOF)、都是LOF基金,可以在场内交易,手续费跟买股票相同,会比场外更低。
【第五招】对于历史回撤控制得好的主动型基金,只要大盘别太高估,都可以用闲钱来投资。
【第六招】对于多数回撤控制得并不好的主动型基金,还是建议在大盘估值中枢及以下时定投或分批建仓,而不要在大盘大幅超过估值中枢后再去重仓位追击。就当前时点来看,上证指数3000点基本可以算是大盘的估值中枢。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3000点不是静态不变的,再过几年估值中枢一定会上移(尤其是2020年中上证指数的编制规则进行了更改之后),因此只能作为短时间内的参考。
【第七招】优秀的主动型基金,如果发现近期业绩不如预期时,往往可能是这段时间的投资风格与市场风格不匹配,根据均值回归理论,反而是一个值得投资的时点。
【第八招】主动型基金建议还是需要止盈。即使是优秀的主动型基金,在牛转熊的过程中也大多会回撤超过25%以上。
优秀的基金和基金经理,确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在通过历史业绩还是可能捕捉一二。我们对基金经理也不要太苛求,按照我对投资认识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大小盘轮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长期跑赢指数。
第二重:行业轮动。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卓越的基金经理,可以长期、大幅度地跑赢指数,比如象前面选择的10年复利年化>15%的基金经理都可算作此例。
第三重:个股轮动。这基本上是神仙级逆天的基金经理才能长期地做到,而做到这一点,理论上可以赚到全世界的财富了。所以,这一重天估计是很难突破的,大家还是洗洗睡吧。